👆关注一下~
Thinking of the times that forever are ours
(Reading tip:疫情回家路线图见文末~)
| 我们以为一切都是暂时的
Day 0 Mar 09
夏令时和学校停课通知在同一天到来
下午四点在咖啡馆,店中央的长长木桌围满了人,大家都呼吸平和。

看着朋友同学发来的关于COVID-19的新闻,我想,这会不会是这段时间最后一个在咖啡馆里热腾腾的下午了。
 Day 3 Mar 11
电子菜市场
今天考完了所有的期中考试,朋友圈在转载404的文章。
开始养成刷买菜平台的习惯,格外怀念之前随心所欲逛超市的自由。
Day 5 Mar 13
威廉斯堡的下午
Day 8 Mar 16
纽约关店令
今天周一,是纽约关店令开始的前一天。
出门给家里补充绿植,看到路上一整排关闭的店铺还是忍不住唏嘘。
喜欢的咖啡店也关了门,路过的时候放慢脚步多看了几眼。
可还是买到了喜欢的花,卖花人多送了我一包花食。
说再见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不知道他下一次开店会是什么时候。
Day 12 Mar 20
取消的毕业典礼
今天是情绪管控失败的一天。中午努力调整了一下,但整个人还是气压很低。下午看到取消毕业典礼和成绩改成P/F的邮件时直接崩了。
我在sipa留下很多的遗憾,很多因为过度担忧未来而没有抓住的当下。这封邮件似乎告诉我:
“所有不舍的快乐和不甘的努力,这一次就都到这里。”
最后一次坐地铁去学校
最后一次做pre
最后一次在学校旁吃午餐
最后一次看校园亮灯
当随手拍下这些照片的时候,并不知道它们是许许多多学生生涯的最后一次。
| 欢迎来到陌生的平行空间
Day 18 Mar 26
换轨的生活
日子在平行空间里向前驶去,除了新政策下回国航班要只保留一条航线,一个城市,每周一班。
一直并不急着走,但之前还是订了两班4月的航班来预备环境的变化。
这两班都被取消了。
此时有一种非常微妙的心理变化,与其说是离开的渴望倒不如说是为了寻找某种确定性而努力。
Day 19 Mar 28
新常态
听播客的时候,主持人说,我们还是决定每周准时播节目,来保持生活的一点常态(a sense of normality)。心里一点都不相信,觉得现在哪里有什么常态可言
后来几天我明白了,被改变的就已经被改变,去适应它,建立起新的常态来。
适应不断改变的航班、中转、隔离政策
适应拨打航空公司放免提,自己做该做什么做什么,等有人来了接起
适应研究完一遍中转之后,第二天发现它不可行
适应按时确认物资的充足度,再开始新一天的计划
室友和好朋友都在申请OPT,疫情的到来很可能让人没法在OPT生效前开始实习,会浪费掉宝贵的机会。

一切看起来都没有变,但就像把原来的生活移植到了新的平行空间里一样
Day 25 April 2
什么才是最好的决定
Pro
  • 消除家人的担忧
  • 尽早结束隔离让生活回到正轨

  • 在夏天入职前有更多可支配的个人时间
Cons
  • 经济成本(损失掉的房租,比平时贵的机票)
  • 路上的感染风险
  • 转机的政策风险
从3.29号的民航新政开始,好像每天都会思考一遍列表上的理由。每天晚上和家人打电话时,手机那一端的焦急和担忧都让我不停想:“现在我能做什么”。
隔离的第25天,我在打包完寄掉四个箱子,塞满两只行李箱之后,离开纽约,沿着西半球,take the long way home.
这个航站楼只有我们这一班飞机

空空的肯尼迪机场
等飞机的时候买了最新一期的杂志
在空中上看到日出
快到第一个中转点阿姆斯特丹的时候,在飞机上看到了日出,那一刻感觉好幸福。
回国1/3的路程就要完成了。
| Good Change Comes Along With the Bad
Day 27 April 4 
飞往国内的飞机上
今天是全国默哀日,在飞机上远程的参与了默哀。
机上的空乘们穿了严实的防护服,只能看到眼睛,所以为了互相辨认,他们在白色防护服外面写字。

一个眼睛漂亮的女孩写“漂亮姐姐“。
一个壮实的哥哥背后写“太瘦”。
病毒很可怕,所以坐着飞机上的大家都紧张的一动不动,几乎没有人打开机前的屏幕,也没有人听歌和玩游戏。
在经过了十几二十个小时转机后,大家似乎都盼望着再撑一会儿就可以到家。
工作人员努力营造出安心的氛围,碰到额枪体温高的,会提示“是不是护目镜闷的”,语气温柔的确认道“那你感觉到热吗?”
之前在网上看了很多偏激的声音,一度感觉到压力。亲身经历过后才发现,绝大多数人真的在尽力的表达善意。
收到了team暖心的问候
早上打车去明斯克机场,和司机聊天:
“你觉得COVID带来了什么好的改变吗?
有,人们意识到个体的命运互相联结,更愿意向此刻处于不幸中的人伸出援手。
也许他们只是怕坏的命运发生在自己身上?
也许这就叫做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有一瞬间想落泪,这次是回来,是真的毕业,也是最后一次被当作孩子。我在听death by a thousand cut,这是二月底的时候吹着春风,想着要放进毕业视频里的歌。
两天间穿梭过太多的国家和城市,到了飞机落地时,整个人的知觉都还是麻木的。但高压紧张一路收到的善意,好像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我。
播音里说:“孩子们,欢迎回家。”

✈️✈️✈️
基本冒险的回家路线图:纽约—阿姆斯特丹-明斯克-北京(太原)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