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以后看不到我们:
请务必点击上方蓝字【电影天堂】→右上角菜单【···】→设为星标★

本文由电影天堂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最近有一部西班牙的小众片变得不小众了。
豆瓣四万多人评价。

各种版本的视频推荐让更多人知道它的存在。
大多数观众因为猎奇被这个小语种片吸引——

《饥饿站台》
电影的设定到底有多么猎奇呢?
总的来说,就是《心慌方》+《下一层》+垂直版《雪国列车》。
《心慌方》中的立体密闭空间
01
故事发生在一个叫做
监狱坑
的地方。

一个垂直的监狱,几百个牢房堆叠在一起,从上往下看,就像一个深坑。

人们可以自愿进入这个地方,并且选择带一样物品。
这个坑有多深?

一眼望不到头。
每一层的房间住着两个人,房间内只有两张床、马桶和水池。
那他们怎么吃饭呢?
每个房间的中心是镂空的正方形,贯穿整个监狱坑。
会有平台自上而下穿行,用于传送每天的食物。
毫不知情的
格伦
自愿进入监狱坑。

想要在这里戒烟并读完《堂吉诃德》。
他把这里误认为一个可以锻炼自制力的隔离场所,他选择带进来的是一本书。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在48层。

自己的室友是一个老人,因为杀人被捕,在这里已经待了一年。
已经熟悉这里的他,向格伦讲着这里的规则。
新来的格伦也发现,这里的生活和自己原本想象的完全不同。

虽然每天都有食物,但是食物并不是平均分配。

食物一层层的传递,每层只待几分钟。
随着层数的增加,食物也在快速减少......
顶层的人可以吃到摆盘精致、干净的大餐。

到了中层,只有残羹剩饭。
那么再往下呢?
盘子都被上面的人舔的干干净净。
只有四种选择,要么自杀,要么被杀,要么吃掉室友,要么饿死。
短短几分钟的进食时间,没有挑拣食物的机会。

那我可不可以把食物储存起来慢慢吃呢?
不可以,一旦有食物留在这一层,房间温度会升高把人热死,或者降低把人冻死。

上层的人们可以对食物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吐口水,撒尿。

因为不管怎样,下层的人都会为了活命吃掉。
02
很明显,每一层都对应着现实社会的各阶层。

影片一开始也说了,世界上有三种人,上层人、下层人、掉落的人。
它比《寄生虫》更加赤裸地把阶层对立这一事实摆出来。

食物代表的或是金钱,或是权力,或是其他社会资源。
不管是哪个阶层都在为争夺这些资源斗争。

上层的人们有着天然优势,手握丰富资源。
下层的人们也还不错,资源不丰厚,但也可以生存。
掉落的人呢,活命就已经很难。

初来乍到的格伦还暂时不能接受。
看着老人大快朵颐的吃着不知沾了多少人口水的食物,他表示无法理解。

自己身处48层,那么就相当于吃上面94个人的剩饭,这怎么可以忍受?

刚开始,他选择不吃。

没过多久,被饥饿打败。
这是幸运的48层,虽然是剩饭,但好过于饿肚子。

两人在这一层相处的很是愉快,刮胡子、锻炼身体、聊天。

相处模式可以称得上是朋友。

格伦也尝试过劝说上面的人给楼下的人留下食物。

又有谁会听呢,人们只不过会把他当做疯子。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穷人冲到一个富人家里,对他说:把你的钱分我一些。

富人会照做么?
03
其中有意思的设定是。
现实社会中的阶层很难更改,但是电影中,楼层每个月都会随机更换
也就是说,这个月你可能在高层吃的很好,下个月就有可能分配到没有食物的底层。
这又是对人性的一大考验。
如果你在底层已经经历过非人的生活,那么有朝一日有机会到达顶层,你会省下资源给下层的人吗?
很难。

他们始终抱着这样的心思:
“我也是从底层过来的,当时的我没有饭吃,没人会帮我,为什么我到了高层就要帮别人? ”
在底层他们抱怨高层的剥削和掠夺,轮到自己身处其位,只会变本加厉。

保住命就已经很难了,谁会在乎不相关的其他人的生死呢?

他们在监狱坑时间过久,已经麻木于这里的规则。
自发性的改革是不可行的。
格伦也深谙这一点。

他经历了177层、33层、202层的地狱折磨 。
失去两个室友后最终幸运的活了下来。

(究竟经历了什么,电影中这一段也很精彩,不做剧透)

第五个月他幸运地到了第6层。

过了这个月,再熬一个月,如果还活着,他就可以出去了。
但他没有选择安然度过这难得的一个月。
身居高层的格伦意识到,自己处于高层,就掌握了分配资源的权力。

自上而下的改革可以从自己这一层开始。
如果合理分配食物,那么下层的人也可以活下去。

在这一层,他的室友是一个黑人。

他决定两人一起,坐在平台上跟随平台下降。
为每一层分配好食物。
如果他们不听怎么办?

劝说不行,那就用暴力解决。
用暴力镇压来换平均分配,又何尝不是讽刺?
两人最终能否成功?

结局不做剧透。
04
这个小成本的西班牙电影,导演和演员都并不出名。

独特的世界观设定和血腥暴力的场面吸引了不少路人。
灾难末日电影中总是会面临这一问题:
人在死亡面前会如何选择

这一命题一直被讨论。
《饥饿站台》最主要表达的就是阶层差异和人性 。

除去这两个,导演想要借电影表达的有很多。
底层人是没有资源和能力去改变的,即使有想法,没有人会听他们的声音。

如果高层改革,温情的劝说是没有用的,想要实施 ,就必须采用强制的方法。
即使平均分配,但是资源有限,很难顾全所有人,绝对的公平只是理想。

电影表达出的让人感到绝望。
现状真的永远无法改变么?
没有人能给出肯定的答案。

但是电影的结尾又给了人们希望。
不论现实多么残酷,总是存在着像格伦和黑人一样的改革者。

他们是如堂吉诃德般的骑士。
不满足于现状,敢于打破陈规。
他们的存在唤醒了麻木的大多数。

也许绝对的公平永远只是幻想,但是也要朝着相对公平不断迈进。

/END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