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dang归网”,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大社老记有话说

作者:顾万明
本文已经作者授权转载
  作者简历
顾万明
顾万明,上海市人,1969年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下乡,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77级},1982年毕业到新华社黑龙江分社当记者,1989年调到新华社广东分社,2011年退休。
原题

狭隘的爱国观撕裂同学群

(《老记日记》3月27日)

作者:顾万明
昨天,我们大学班上的美国同学在同学群发了美国疫情的新闻,无非是讲美国两万亿美元怎么花,当前疫情如何,将采取哪些措施,却被一个国内同学碰了一鼻子灰。那国内同学怼她说:“如果不够权威就不要发这样的新闻”,对美国疫情严重了,反而讽刺说“美国特别岁月静好”。
事端的挑起者那话语是上海话加网络语,说得好像蛮时髦的,似乎还有点同学的味道,老是"亲、亲"的,好像蛮热乎的,骨子里却是暗藏冷箭,就是不准美国同学在群里讲美国的疫情。中国的疫情缓解了,美国的疫情飞飙,许多人关心疫情在美国会发展得什么样。而这同学却不以为然,觉得在同学群里发美国疫情是多余的,浪费时间。
那个被怼的女同学觉得好冤枉,她明明是应国内一个同学的要求发的。老记当然看不过去了,直言同学群大家都有转发的自由。狭隘的爱国观使一些人觉得没有必要关心它国的疫情,甚至用看笑话的心态来对待别国的疫情。难道们忘了中国在年初疫情爆发时,有多少美国私人公司给中国捐了物资,多少架美国飞机都是飞来中国时一个客人都没有,装的都是给中国的医用物资;多少华人把美国的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都买空了,寄到中国来了。做人没有这样白眼狼的,自己好了,见到别人倒霉了,暗自高兴。
当然同学群大部分人是不会这样说话的。他们有自己的观点,但不愿意得罪任何一个同学,不会露面为任何一个同学说话。只有我这样的直性子,看不得同学被欺负,干预别人在群里的讲话,忍不住要放炮。我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知道有的人非常讨厌我。
我们大家读的是在全国大学榜上永远排老三的大学,清华、北大年年都在争谁是老大,而我们大学不用争,每年牢牢地霸住了老三的地位。大家就知道我们读的是什么大学了。同学从大学毕业有40年了,大家都是邓小平恢复高考考上的第一届大学生,又经过了40年的社会实践,按理应该都是社会的中坚,有独立思考能力。但同学间现在渐行渐远,变得大家仿佛都不认识一般。
我们这个同学群有50多人,还是一位美国同学当群主建起来的,有几年的历史了。开初,在日本当记者的一个同学,常常把自己在当地华人报上发表的文章转发来群里,大多是对比国内外的,当然是讲中国问题的多。有的同学就看不过去了,说他"日本怎么怎么好,中国怎么怎么不好","月亮也是日本的圆",后来就不准日本同学讲话,他一露面就遭封杀。
话不投机半句多
有少数几个人以国内外来划分同学,她们以为既然有的同学去了美国,他们就是站在美国利益的立场上讲话的,不可能为中国讲话。极少数人格变态的,对美国、对美国同学充满仇恨,一看到美国同学在群里发言,就怒气冲冲的。她们认为美国同学只会爱美国,不会爱中国,离开了故乡——中国,就忘了本。
别看这样的同学人数很少,但她们的能量不小。因为大部分同学在群里是不说话的,常常在群里活跃的也就是那么几个人,她们常常在群里表演,刷自己的存在感。这样她们就慢慢地霸占了同学群的话语权,其他同学就只能躲着、让着她们,她们就愈发猖狂起来。
由于同学群有这样极左的人存在,群的生态环境变得十分糟糕。她们霸占的话题水平非常低下,谈不出什么有水平的观点,一点都不像名牌大学毕业了40年的水平。有的同学只要一谈起自己独立思考的观点,她们就死缠烂打,没有理也要辩出三分理来。
由于她们常常对有的同学无理硬怼,伤了他们的感情,我们同学群前几年就有几个人忿忿地退群了,发誓再也不来了。有的同学也是对她们非常不满,但由于怀恋同学之情,怕退了同学群再没有联络感情的地方。
如今,同学群由于这些极左同学的存在,被狭隘的爱国观割裂成了两半,一大半是国内同学,一小半是国外同学。国内外的同学间很难有共同的思想观点,话很难说到一起。由于国外的同学少,在群里不成气候,他们常常说话被打压,不少人长期在群里潜水,只看不说话。
我是中国国籍,但常常来美探亲,所以我是双重身份,我一只脚踏在中国,另一只脚踏在美国。我这样的身份比较好讲话些,当我为美国同学讲话时,那些极左的人无法骂我是"美帝走狗",因为我是中国人。有的同学说:她们把国内同学看成自己人,国外同学就是外面人,而我是“吃里扒外”的自己人。
那种思想极左的同学的爱国观念、民族观念十分狭隘,是以地域划分的,以为只有在国内的人才爱国、爱中华民族,国外的人不可能爱国、爱中华民族。她们不懂历史上的海外华人为中国的革命与建设作出过很大的贡献。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华人回国投资办企业、办教育,没有华人的回国投资,改革开放的大门不可能打开得这么快。归国留学生也对国家建设有很大贡献。就是继续留在海外的华人,他们在世界上发生包括新冠肺炎这样的大事时,都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国家分忧排难,为祖国寄去了大量的医用物资。这连老美都嫉妒。
有的同学对海外同学另眼相看,是由于对成功在海外定居的同学有一定的嫉妒心。他们中有人曾经想留学或移民的,后来没有成功,看到有同学在海外工作、生活得很好,心理非常嫉妒,行动上就有所表现出来。有的人是出国时,海外同学没有招待好,他们有了意见。我认为,海外同学如果对我招待好,我感激不尽,在他们回国时我尽量回报;如果他们万一招待不周,人家也没有欠我的,我也没有什么好挑剔的。海外与国内不同,海外同学要立足不容易,许多人上班很忙,不像国内请假容易,也有公款消费,要多多体谅人家。
自从有了微信,同学大家互相聊天、交流、办事都有了方便的工具,但也带来一些不良影响。过去没有微信,大家交流不到思想,不会因为"三观"不同而吵架。大家过去离开得几千、上万公里远,吵不了架。最多几年一次聚会,见面点点头,说几句客气话就过去了。现在由于"三观"不同,许多同学群、朋友圈吵得一塌糊涂,有的最后连同学、朋友都没得做了。这是新科技给我们带来的一个新烦恼 。
版权暨免责声明:感谢所有支持者。若涉侵权,将第一时间删除。所发图文不代表本号观点。部分标题、图文或有删节或调整。
北京大学
“康养产业领军人才研修班”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主办
着力打造中国康养产业主力部队!
报名咨询
联 系 人:朱老师
电    话:13585958739(微信同号)
更多详情及报名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往期精选 
更多……
关注dang归网
点击“在看”,了解多少朋友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