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发射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北斗全球组网即将收官
4月4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第五十五颗北斗卫星)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这标志着北斗全球星座组网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
这颗卫星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开展测试、总装、加注等工作,计划于5月份发射。待到这颗卫星发射成功之后,北斗导航系统将实现全球覆盖,更多基于北斗技术的产品也会陆续问世。
尽管目前为止北斗还未完成全球组网,但北斗系统早已进入我们的生活。在业务方面,超过70%的中国智能手机已经在使用该系统。截止到2019年,全球用户已超过4亿,超过30多个国家在使用该系统。
https://c.m.163.com/news/a/F9MBE9FV0515QDKD.html?spss=wap_refluxdl_2018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印尼卫星失利
4月9日19时46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枚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负责将印尼PALAPA-N1卫星送到预定轨道。但是在几分钟之后传来了噩耗,火箭一、二级飞行状态正常,但是三级火箭工作发生异常,火箭三级及卫星残骸随后坠毁,官方宣布卫星发射失利。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近一个月之内,中国航天出现的第二次发射失利事件。3月16日21时34分,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长征七号改中型运载火箭的任务同样以失败告终。
据了解,PALAPA-N1卫星起飞重量5550公斤,在轨服务寿命15年。这是印度尼西亚向中国采购的第1颗商业通信卫星,将在轨接替PALAPA-D卫星,主要为印度尼西亚及中东地区提供广播通信、企业服务、个人移动通信等业务服务。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4/09/c_1125834989.htm
加压测试成SpaceX难关,“星船”SN3测试失败
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星船”下一代运载器的一枚原型试验箭SN3在加压试验时被毁,据了解,在将400多吨液氮装入30米高的飞船推进剂储罐后,储罐突然坍塌皱缩,在重力作用下几乎解体。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星船”原型箭在不到5个月里第三次毁于这项试验。
近日,SpaceX发布了“星船”的第一版用户手册。SpaceX称,借助在轨推进剂转输,“星船”能把超过100吨重的货物送到月球或火星表面。此外,“星船”的载人型号能乘坐多达100人,设有“私人舱室、宽大的公共区域、集中储物间、太阳暴庇护所和观景廊”。不过,手册并未给出启动此类任务的时间表,也未给出估计价位。
https://tech.sina.com.cn/roll/2020-04-04/doc-iimxxsth3573511.shtml
NASA计划在月球环形山上建造射电望远镜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一项计划,即在月球另一侧的陨石坑内建造直径1公里的大型射电望远镜(目前全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是位于我国贵州省的FAST,直径500米)。
该射电望远镜计划利用月球表面的大型陨石坑作为自然的射电抛物面天线来放大信号,其能够测量从地球上无法探测到的波长和频率,不受电离层或地球周围其他各种无线电噪声的干扰。
根据NIAC(NASA下属的“高级创新概念”项目组)表示,月球建造射电望远镜计划只是NASA众多项目中的其中一个,目前,NIAC只投入了12.5万美元用于该项目,初期实施时间大约为9个月。如果初期完成和预想一致的话,会继续实施该计划,但时间或许会长达10年。
http://news.sina.com.cn/c/2020-04-09/doc-iircuyvh6769830.shtml
SpaceX“龙”号飞船成功返航,圆满完成最后一次任务
美国东部时间4月7日上午9点左右,SpaceX公司的 "龙 "CRS-20号飞船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完成和国际空间站机械臂的分离工作。不久后,这艘携带数十项美国国家实验室科研项目成果的飞船落在加州附近海域,这标志着该版本的 "龙 "号货运飞船已经执行完最后一次补给任务。
返回地球后,SpaceX 宣布初代龙式货运飞船已正式退役。此前,该版本的航天器已多次往返国际空间站,为宇航员们运送了许多重要的物资和实验器材。如果一切顺利,作为初代继任者的龙式2号飞船(Dragon 2)将于 2020 年 10 月首次携带货物飞向太空。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science/964939.htm
俄罗斯今年首次发射载人飞船,将3名航天员送入空间站
4月9日,载有“联盟MS-16”载人飞船及3名俄美航天员的“联盟-2.1a”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据报道,火箭于阿斯塔纳时间14时05分(北京时间16时05分)点火起飞,约9分钟后船箭分离。飞船采用快速对接模式,于起飞后6小时10分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飞船将停留约半年,充当国际空间站人员的救生艇。
由于此次发射处于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为此,工作人员也对此次载人发射做了大量预防措施。首先,参与发射工作的俄罗斯航天集团人员所有员工(总共270人)在前往哈萨克斯坦之前均要通过新冠病毒测试。其次,飞行乘员的亲友和媒体人员也不允许前往发射场,发射前的新闻发布会也被改为网上发布会。
http://cn.dailyeconomic.com/tech/2020/04/09/6736.html
-END-
图文整理自网络

戳下方图片,跳转对应推文

大地量子与NASA、欧空局等全球主流卫星数据供应商均建立了高效的数据获取通道,整合了近百种卫星数据、无人机数据、传感器数据,利用自主创新算法对数据进行网格化管理,可以满足不同空间大数据产品开发的需要。
凭借着海量多样的数据、快速及时的处理以及充满想象力的算法,大地量子帮助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国土规划、环保、金融等行业实现数据驱动的业务升级,为行业用户提供高价值的数据,打造出一个关于地球的数据百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