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过于变态,Sir不愿意再重复了。
昨日被《南风窗》揭露。

看过的人大概会愤怒到说不出话来。

兽行无疑要受谴责。

但我们同时还疑惑的是——

性侵受害者报案,怎么就那么难?
你看看有多难。

受害人星星(化名)被性侵长达三年,但事实上,仅在第一次侵害后不久的2016年,她就曾向警方求助,但却没能停止噩梦……

先后三次报警,两次立案侦查,一次撤案,直到现在仍未结案。
烟台芝罘区警方发出通报:
“目前侦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而在报道中,光是看到几句话,就能够想象到受害者的心理阴影——

“他是怎么掐你脖子的?”(手上用力捏住星星的脖子)
“我这个态度有什么问题。”
“别老是强暴强暴的,我们不管,好不好。”
失望,耻辱,煎熬。
在正义的审判还没有来临前,受害者在心里已经接受了无数次的“审判”——
我被强暴了吗?

我有证据吗?
有人能相信我吗?
以至于,星星对于真真切切的罪恶,也产生了恍惚——

这是犯罪吗?
△ 来源《南风窗》:涉嫌性侵未成年女儿三年,揭开这位总裁父亲的“画皮”
难以置信是不是。
为什么受害者求助于法律的时候。
得到的不是帮助,反而是二次伤害呢?

今天Sir不想说别的。

只想揭开那些被我们有意或无意隐藏起来的伤害。

一部值得一看再看,反复检视的剧。

从名字到剧情,都在颠覆我们的认知——

《难以置信》
真实事件改编。
多荒唐呢?
一个老练的强奸犯,熟练掌握反侦察技能,蒙头、戴套、避开监控,作案几乎不留下痕迹。
她名叫玛丽。
2008年8月11日,她被入室强奸了。
于是她到警察局报案,经过警察的询问、调查和搜证。
一个月后,玛丽终于向法庭……
主动认罪。
喂喂喂警察,你们有没有搞错?
但整个事情的细思恐极就在于。

没有包庇,没有枉法。

一切都是按照正常程序在走。
结果却走到了荒唐的境地。

到底是哪一步错了?

Sir想说,问题绝不只出现在玛丽的一桩案子中,甚至也不仅仅只是司法的懒惰。

首先。

轻视。
对很多警探(的潜意识)来说,强奸只是一种小犯罪。
尤其是当受害者没有受重伤,也没有损失重要的东西时,他们倾向于认为,这不值得他们花时间,“更严重的案子”比比皆是。

但是你认识多少警官

愿意花时间填写一份
超级完整的案情报告
这也看情况的,谋杀案也许

有一半时候会这么做
但是强奸案呢?

几乎没有任何调查叙述,没有细节
对于一桩强奸案的报案。
比起寻根究底。
警察对于存在疑惑的地方,更倾向于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最后像下午茶的谈资一样说:
咳,根本没这一回事。

但强奸真的是“小案”吗?

玛丽在走出警察局后。

来到河边,准备要跳下去……

同样。
星星的轻生,也是在离开派出所后。
△ 来源《南风窗》:涉嫌性侵未成年女儿三年,揭开这位总裁父亲的“画皮”
多么残酷,多么讽刺的“巧合”。

她们没有被罪犯击垮,却在惩治罪犯的门前绝望了。
就像玛丽说的——

如果这世界这么糟

我还想活在这世上吗?
她们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

但那根稻草,怎么可以如此脆弱?

以至于成为压垮她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我们是否还在假装看不见。

其次。
冷漠。
《难以置信》
女孩被强奸之后报警。

但,当警察来到现场之后,到后来的调查、笔录,伤害在机械性地重复。
“讲述一下全部过程。”

“过程中都发生了什么?”

“他为什么这样做?”

面对陌生的、男性警官。
说自己被性侵的事情,就已经不下3次,并且还得手写一份自己的证词。

女孩的确能想起来一些遗落的细节,但在回顾的过程里,她从求助心理,慢慢变成麻木。
注意一个细节。

从女孩的家,再到警局。
画面的色彩,慢慢变得冰冷。
在医院里。

本该是治疗、抚慰病人的医院,也与冰冷的警局一般。
毫无生气。

冰冷,惨白。

而她的噩梦也还没有结束。
一次次的询问,有什么不对?
这就是办案过程。

这也是流程问题。
在里面的警察并不觉得这些不妥。
但对于受害者来说,这种机械式的操作,流程化的破案程序,只会让其感受到。
她们只是破案过程里的一片拼图、一条线索,而非一个有着真正感情的人。 
这不是程序,这就是冷漠。
在纪录片《日本之耻》里,诗织遇到的事情也如出一辙。
日本警察的调查取证,比无止境的盘问,更让人心碎。
在取证环节,伊藤躺在了一片蓝色软垫上。
她身边的三名男警员,分工明确。

一位负责操纵一只假人,在她身上比划。
一位负责拍照。
一位负责询问:是不是这样的?
种种情形,让她感觉在司法机关面前,重新受到了一次侵犯。

“是不是这样?”
这句话,今天让我们多么耳熟。
看看吓哭的星星,经历了什么——
当所有笔录程序完成,鲍某坐在了星星的旁边,同一张沙发上,慢慢地向他挨过来。

她望向对面的警察,求救。
这,我们是否还在假装看不见。


最后一点。


怀疑。
在强奸案件里。

总会有这样的一句话——
“为什么是你。”
在《难以置信》里,女孩的养母通知警察说,这件性侵案并不简单。
只是因为,女孩在被性侵后,表现得“太冷漠了”。

你太平静,你没有以泪洗面,你不够像受害者。

警察在走访了几个人之后。

发现玛丽对描述强奸的经过。
和她对男友说的版本,存在细节上的出入。
没有考虑到受害者因为心理创伤,回避回忆案发情形造成的叙述混乱,警察开始怀疑——

“你是不是博关注,骗同情?”
“是否真的有强奸犯?”

“为什么要编造一个强奸犯?”
但他们没有注意到的是。

这个女孩的应激反应——
在警察打电话给她的时候要求再见一面时,她说“我有麻烦了吗?”

她害怕。
并不是害怕被强暴的事,被暴露出来。

而是,她害怕那些冷冰冰的审讯,又要再来一次。

转眼间。
她从受害者,变成犯罪嫌疑人——


我就只能逮捕你 ,把你关进监狱
报假警被定为罪犯有原因的

这妨碍了我们的工作,也就是保护公众
一个人被强奸了,首先要证明自己真的被强奸了……

否则就可能因为报假案而受审。
但她报案,不就是向警察求助,去找到证据,找到凶手的吗?
就像星星欲辩无言地重复自己被侵害了。

换来的,也是一句“别说”……
别老是强暴强暴的。
你有证据吗?


在《难以置信》的豆瓣页面,也能看到有人对于女主的质疑——

因为女主在警察面前,表现得不够模范。

因为她的性格,比较任性。
因为她欲言又止,没有坚持说出真相……
但在经历过巨大的创伤后,你如何要求她表现得完美呢?
又是谁,让她不愿、不敢继续说下去呢?
这,我们是否还在假装看不见。
怀疑。
这,是性侵害受害者,面对的最恐怖的场面。
撕开过去的痛苦。
原本是为了正义,为了公道,为了未来。
但总有一些不自觉的声音,要让她们首先自证清白。
网上已经有很多声音,开始质问星星的母亲。
坦白说,Sir也疑惑。

但这是否急了一些。
摆在眼前的,更需要解决的,难道不是两次逃脱制裁的嫌犯,和必须曝光能走向正义的二次伤害?

《日本之耻》的作者,伊藤诗织做客“一席”演讲。
作为疫情的受害者,她忍受着自己的痛苦,也背负着同行人的期待,走到了大众媒体之前。

但她登台时的第一句话。
让Sir咂摸了许久——
“好亮啊,我都看不清你们的脸。”
这一次,被照亮的是星星。
而我们,仍在黑暗中注视着。

只有曝光,才有正义?

Sir当然相信,愿意站出来曝光,面对公众的女性,是十分勇敢的。

但那些不愿意站出来的呢?
是否法律就放弃了她们。

也放过了罪犯。
我们需要法律,正是因为,当强者欺压弱者,无助者没有能力自救时,仍然有公义的保障,为他们托住坠入深渊的身躯。

难道一个人不强大,不勇敢。

就不配享受正义的阳光了吗?
Sir想。

那不仅是受害者的悲剧。
也是我们所有人的悲剧。
在昨天爆出的案件中,最细思恐极的,其实是这一张图——

△ 2018年的照片上显示,在当年2月18日,鲍某明连续访问了近数名“送养”“送养小孩”“送养女宝宝”的用户空间
到底还有多少个“送养”的联系人?

当初介绍把星星“送养”来的人,还介绍了多少个没被发现的孩子?
不得不再说一句——

难以置信。

我们时常以为,法律已经够完善了。

以为我们对于强奸的防范,对于受害者的保护已经足够。

然而。
那束光是那么微弱。
它花了三年时间,才照到星星身上。
今天它照到了星星身上。

还要花多久,才能照亮那些躲在黑暗里的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小田不让切、破坏之王阿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