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10时,为了阻断新冠病毒向外扩散,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关闭离汉通道,按下了“暂停键”。4月8日0时,离汉通道管制措施解除——武汉解封。
4月8日凌晨,在武汉北高速收费站,工作人员移除围栏。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正式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复对外交通。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在多国公民与外交人员陆续从武汉撤离时,原本在法国休病假的法国驻武汉总领事贵永华于1月底逆行回汉,与3名自愿留下的法籍同事和远程办公的中方员工一直维持着领馆的运行。“我心系武汉,在艰难的时刻,毫无疑问我的位置就在这里。”贵永华在接受《参考消息》记者采访时说。
4月7日一大早,同样来自法国的志愿者福雷德里克·多梅克和他的朋友们一同前往武汉血液中心,献出了300毫升血。就在前一天晚上,多梅克所在的豹变志愿车队队员们,收到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发送的短信:“在疫情防控期间,武汉采血量大幅下降,临床用血面临极大压力,全市血液紧缺、血库告急!”他说:“现在武汉血液紧缺,我身体健康能够捐血,就捐一点!我在现场看见不少人,这非常鼓舞人心!”
76天来,不少像贵永华、多梅克这样的法国公民选择了留下,他们中有人奔走于大街小巷照护外国籍病人,有人加入志愿车队运送医护物资,有人留守在家中,耐心等待着战“疫”的最终胜利,与这座城市共同进退。
医生克莱因:“留在这里更能发挥我的作用”
上世纪90年代,法国在华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神龙汽车落户武汉,开启了武汉的汽车产业时代。近年来,中法合资的东风雷诺工厂在武汉投产、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将其中国及东南亚区运营总部迁至武汉,法国汽车巨头的扎堆投资,让汽车产业成为这座城市的重要经济支柱,也将大批法国公民吸引至武汉就业、生活。
菲利普·克莱因就是其中一员。6年前,克莱因来到武汉,为其所在的法资企业的外国雇员看病。去年,他拿到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成为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国际门诊部的一名全科医生,为外籍人士提供医疗服务。
1月26日,法国政府宣布将从武汉撤离法国侨民。收到这条消息后,克莱因在一刻钟内作出了决定:妻子和孩子离开,他留下。“治病救人是我的职责所在,留在武汉更能发挥我的作用。”
疫情发生后,为减少病人聚集、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克莱因开始逐户上门为病人看诊。每次出诊前,他会在车里准备充足的防护用品: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手套。
2月11日,为进一步控制传染源扩散,武汉社区开始实行封闭管理,作为医生的克莱因拿到了出行资格。“现在身体突发不适的、有慢性疾病的或需要心理疏导的外国人会用微信或电话联系我,如有必要,我会上门为他们看诊、开药。”
行驶在路上,看着以往熙熙攘攘的城市停滞了,克莱因深受震动。“武汉是座美丽的城市,我看见道路上少了生机,也看见了所有武汉人民团结一致抗击疫情,和他们作出的巨大牺牲。”
“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几百万人牺牲自己(的自由),在家中隔离了这么多个星期,来保护全世界。”克莱因说,“从中国政府与人民的战‘疫’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经验。”
听闻武汉解封的消息,克莱因十分激动。
“我对留下来这个决定从来没后悔过。”克莱因说,中国医护人员也让他印象深刻。“我对在武汉战斗的中国医生同行和护士们感到非常自豪,他们展现了无畏的气概。”
菲利普·克莱因(左一)与同事在国际门诊部合影(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志愿者多梅克:为医院送餐奔波1500公里
“前方路口请直行,走右侧两车道,14公里后到达目的地。”福雷德里克·多梅克听着手机导航的中文播报,发动了自己的红色小车。3月3日,多梅克所在的豹变志愿者车队准备为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的医护人员改善伙食,而他负责去超市采购相关食材并去医院送餐。
多梅克8年前随爱人来到武汉,曾是武汉理工大学的一名法语老师。“我的妻女和妈妈都在武汉,我没有理由回法国。”
1月26日,朋友询问他是否愿意加入志愿车队为医院与社区运输物资,曾是一名军人的多梅克说,自己习惯处理那些比较复杂危险的情况,所以爽快地答应了,成为豹变志愿车队的一员。
黄色防护服、蓝色橡胶手套、黑框护目镜与两层医用口罩是多梅克工作时的常用装束。由于语言不通,多梅克时刻将手机拿在手中,与人沟通时,就打开翻译软件,输入法语转换为中文。
截至3月底,多梅克开着自己的车给医院送去消毒水、橡胶手套、防护服、饭菜、零食等,还帮社区运输蔬菜、日常生活用品等,跑了近1500公里。
车队队员王治翔说,车队支持了将近500家医院。车队队员万斌说,多梅克做事非常踏实,而且极其认真,他给我们的影响很大。
“武汉有很多志愿服务团队,我们的车队就有7组人,此外还有很多市民志愿者积极行动去支援需要帮助的人群。”多梅克说,“大家都在为医护人员运送防护用品、医疗物资和食物。医护人员不是独自在奋战,他们背后是所有的中国人。武汉的士气很高昂。”
4月7日,福雷德里克·多梅克(左三)与车队志愿者一同前往武汉血液中心献血。(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咖啡店老板西蒙:“我早已是一个武汉人”
武汉汉口江滩“洞庭门”的正对面,是条被誉为“街头博物馆”的背街小路:黎黄陂路。郁郁葱葱的法国梧桐树下,一栋栋欧式旧建筑与教堂如陈列品般沿街伫立。
在武汉生活了10年,法国人福雷德里克·西蒙和他的武汉太太在这条路上经营着一家咖啡店、一家服装店和一个设计工作室。
去年底,西蒙从网上了解到“不明原因”肺炎后,开始觉得情况不妙。1月20日,西蒙提前关闭了三家门店。
1月23日,武汉关闭离汉通道之际,西蒙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段视频——穿着红色皮鞋的男子踩着欢快的音乐鼓点向前走去。“我还要穿上我的红皮鞋,我还要跳舞,我还要活着,我还是个武汉人!”西蒙用中文写道。谈及留守在武汉的理由,西蒙说:“我早已是一个武汉人,没有想过离开,也无法离开。”
隔离初期,西蒙每天坚持工作:戴好口罩、手套,骑自行车去工作室做设计,但不再与他人接触。随着社区实行封闭管理,西蒙也不再出门。
为满足居民的购物需求,社区建立了微信团购群。西蒙说:“有一次,我们想买鸡蛋,但错过了团购的时间。令我感动的是,群里马上有人为我们协调了70余个鸡蛋。他们说‘你家里还有一个宝宝’。”
4月4日上午10时整,窗外响起防空警报,举国默哀。西蒙站在窗边点燃了一支蜡烛,低头肃立。烛台旁,Y型支架上挂起的中国与法国国旗随风微微摇晃。
“当疫情在中国集中暴发时,中国的危机管理显然更加迅速、有效。现在欧美的局面尤其让人担心。我已经告诉了在法国的家人,要按照规定隔离,这既是为自己,也是为他人着想。”西蒙告诉记者。
随着武汉解封,西蒙和雇员们做好了复工的准备。心里难免有些紧张,西蒙为雇员和顾客们添置了一批防护用品。“我还在耐心等待这场战‘疫’的最终胜利。”
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正式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全市景观照明开启(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武汉保卫战,他们见证——

文章编辑 | 贾元熙
微信编辑 | 张馨午

微信审核 | 杨斯涵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