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两天,中美专家先后发布联名公开信,呼吁共同努力、挽救生命。
美国已成为新冠肺炎确诊数最多的国家。截至4月6日9时,该国累计确诊33.7余万例,死亡9618例。
白宫医疗专家预测,这场疫情可能导致10万-24万美国民众病逝。总统特朗普称:“极糟的时刻即将到来。我们可能从未见过如此的(死亡)数字……将会有很多死亡。”
图片来源于@数据化管理
在抗疫紧要时刻,4月3日,美国90余名前政府高级官员和知名学者,发布联名公开信《拯救美国、中国和全世界的生命》(以下简称《拯救生命》)。该信虽对中国前期抗疫的数据公布等有所微词,但主体上肯定中国抗疫的巨大成效,并呼吁中美合作,共同应对新冠病毒带来的全球性危机。
“我们希望,鼓励全球共同努力……应对新冠状病毒的挑战。这关乎挽救生命——美国人的以及世界其他地方人的生命。”《拯救生命》公开信的发起人之一、美国前任国家安全顾问斯蒂芬·哈德利(Stephen Hadley)如此解释撰写公开信的目的。
“没有中美合作,抗疫不会成功”
《拯救生命》公开信由美国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和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全球政策与战略学院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联合发布。
公开信称,世界正深陷于一场百年不遇的全球性疫情大暴发中。此次新冠病毒跨越国界、不分民族,在发明疫苗之前,任何一国的小规模疫情暴发,都将危及世界人民的健康和安全。鉴于这个原因,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在这个罕见的时刻密切关联……除了改变(美国)自身的缺陷之外,美国必须与盟友合作,共同应对冠状病毒的挑战。“没有美国和中国之间一定程度上的合作,抗击新冠病毒的任何努力都不会成功,无论是挽救美国人的生命还是在国际上抗击新冠都是如此。”
《拯救生命》肯定了中国的抗疫经验和能力。比如,中国工厂可以制造抵抗病毒所需的防护装备和药品;其医务人员可以分享他们在治疗中取得的宝贵临床经验;中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可以共同开发迫切需要的疫苗。
此外,公开信还确定一系列适用的中美合作领域,包括通过二十国集团这样的论坛,制定一个全球性的框架来对抗新冠病毒,各国能够共同分享相关科学数据;比较最佳医疗实践;提高医疗用品的生产和分配;协调用于疫苗和治疗的研究、测试、生产和分配的资金和临床试验。
公开信的联合署名者达90余名。包括前任国家安全顾问苏珊•莱斯、斯蒂芬•哈得利,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前国防部长哈格尔,前财政部长萨默斯,前卫生部长迈克•莱维特,前国土安全部长切托夫等。以及傅高义、约瑟夫•奈、格雷厄姆•阿里森、弗朗西斯•福山、葛来仪等知名学者。
《拯救生命》联名公开信/Asia Society
中美合作 才能有全球解决方案
《拯救生命》指出,美中两国在利益和价值观方面,存在分歧。但它认为,美国仍可以在应对新冠疫情大流行病方面,与中国进行合作。信中还以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共同努力为世界接种天花疫苗为例,试图说明合作的可行性。
公开信的4位发起人之一、美国智库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主任夏伟(Orville Schell)认为,新冠疫情应该成为美中之间合作、和解的一个契机。无论中美双边关系处于何种状态,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全球挑战迫使我们竭尽所能,通过合作来共同寻求挽救生命的方法。
前美国副助理国务卿、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教授谢淑丽(Susan Shirk)也是发起人之一。她说:“全球挑战需要全球解决方案,必须涉及世界上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协调。我们将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大规模的国际努力,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这一流行病。开发疫苗,然后为数十亿人接种疫苗。除非其他国家确信美国和中国一起合作,否则他们将不愿采取任何行动。”
《拯救生命》发布同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在其官方网站上,刊发美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文章,感谢中国对美国的支持。亦呼吁中美两国“向前同行,继续找出共同合作的方法”。
有评论称,在当前美国疫情持续快速暴发的情况下,《拯救生命》表达出美国两党希望推动中美合作防疫的务实意愿。美方能意识到这一点,并公开呼吁,是务实的、全世界乐见的。
不要污名化、政治化、情绪化
就在《拯救生命》发表的前1天,国际知名期刊《外交学人》刊发百名中国学者联名《致美国人民的公开信》(以下简称《致美国人》)英文版,呼吁美中携同抗疫。
联署学者来自哲学、政治学、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社会学、法学、传播学、军事学、科技等领域。包括多位来自武汉的大学教授。
“如此庞大的中国学者群体试图向美国传达一个统一信息时,美国应对此表示关注。”当被问及为何发表此文时,《外交学人》杂志总编香农·蒂耶兹(Shannon Tiezzi)如是说。
《致美国人》写道:“抗击新冠疫情是一场漫长与艰辛的全球持久战。各国应该团结、合作,而不是相互埋怨、推诿、指责。病毒没有国界,爱也没有国界。中美作为世界上的两个大国,应该用合作去影响世界,在共同的抗疫进程中,尊重科学,珍惜生命,让各国人民免受更大的伤害。”
香农·蒂耶兹称,不能说美方公开信和中方公开信的发表有着直接关系,但两国专家这样做的动机相同,即对新冠肺炎疫情危机中的敌对言论表示担忧。在对抗全球流行疾病时,两国学者敢于站出来积极发声,呼吁两国合作,实际上是在释放十分积极的信号。
《致美国人》联署学者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刁大明告诉媒体,该联名信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发起,于3月25日率先以中文版刊出。公开信的最初构想是“和特朗普喊话”,希望传达的最重要信息之一,是回应新冠疫情被“政治化、污名化、情绪化”的声音。
联署学者之一、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称,疫情已是全球百年不遇的危机,中美两国本是最应合作之时,却不断“口水战”。这无助于两国和全世界共同遏制疫情蔓延,无助于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也无助于中美两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福祉。
此后,考虑到避免成为政治资本,《致美国人》效仿了美国“百人会”,希望“学者解套”,“着眼于和美国人民喊话”,并用世界卫生组织通用的术语。
4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发布会上,回答有关《致美国人》问题时,肯定这封信是正面声音。“现在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理性、冷静、正面、积极的声音。中国同其他出现疫情的国家一样,都是病毒的受害者。”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Twitter截图/Twitter
美国公开信仍存在偏见
《致美国人》发布后,中国官方媒体及推特账号大量转发,反复使用”命运共同体”一词。
截至本文发布,斯洛文尼亚、波黑、埃及、俄罗斯、阿根廷、加拿大、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巴拿马、伊朗等11国政要名流,对《致美国人》作出积极回应。
“美国公开信可以算是对中国学者公开信的侧面回应。但中国学者的站位明显更高一些,引起的国际支持也更多。”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透露,《致美国人》发表前,曾与美国《拯救生命》撰写名单中的两位学者沟通,希望能“中美学者联名呼吁”,但未果。此后,《致美国人》曾想发表在美国两家智库官网,也被婉拒。中方还曾联系欧美几家主流媒体刊发,或被婉拒,或多日不予回应。
但《拯救生命》仍存在一些对中国在疫情防控领域所取得的阶段性成就的负面态度和偏见。比如,《参考消息》指出,公开信毫无根据地说:“中国在应对新冠病毒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回答的问题:最初的掩盖;持续缺乏透明度;未能与美国和国际医疗当局全面合作;中国公然的宣传攻势将危机归咎于美国。未来的揭露可能会引发更多的问题。”
此类指责是在迎合部分美国政客的观点,颠倒黑白,中方已经在多个场合进行驳斥。正是因为美国政客的这种论调,才给中美当前就抗疫展开的合作构成了极大干扰。
目前,一些很多中国学者和读者亦对《拯救生命》持保留态度,认为该信内容透露了高高在上的情结。
资料来源:
1.中国百名学者公开信被主流外媒拒发 这家杂志却刊登. 环球时报
2.11国政要名流、美国百名学者回应中国学者公开信. 环球时报
3.U.S. Foreign-Policy Experts Call for Cooperation With China on Coronaviru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4.Saving Lives in America, China, and Around the World. Asia Society
来源:医学界
作者:燕小六
校对:臧恒佳
责编:徐李燕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