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耳他歌曲)
前几篇分别提到了在马耳他安顿下来的一些大大小小的事,主要以大事为主。解决了住房,用车和学校之后,仍然有许多小事需要熟悉。有时,一些在国内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在这个人生地不熟又规则不同的国家,都变得为难起来,常常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马耳他仍然使用煤气罐,当地人说,可能是因为马耳他地下几乎都是石头,不方便排管道。姑且听之。那么,使用煤气罐的问题就是:用完一罐气之后怎么更换?
问过房东,房东说每周都会有送煤气的卡车过来,看到就直接换。可是他说不清每周几,也说不清几点。“哦,你会看到的。”他说。
搬进来一周,始终没在家门口见过装着煤气罐的卡车,倒是开车出去办事,在路上碰到过。再说了,谁没事天天在阳台趴着看卡车啊!
好吧,只能自己想办法确认了。谷歌搜“马耳他送煤气”,跳出来一个公司名称,检查过现有煤气罐,发现就是这个公司,似乎全马耳他都是这一个公司送煤气。网站可以输入地名自动检索每条街道的煤气送货时间。可是我输入街道名称后系统未能检测出答案。于是,通过网站的邮箱地址给煤气公司发邮件,告知具体问题。
本来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很快就接到了回复电话,询问我具体地址以及需要更换煤气的时间。那么,事实上可以打电话给煤气公司预约送气时间,也可以查询街道例行送气时间,到时间在家等着卡车来。
在这里住惯了的居民,通常每家备两罐气,用完一罐就等着送气卡车来时更换,极少打电话叫送气的。当然,打电话叫送气也是免费送,只是,想要跟国内一样马上叫马上到,是没有的。煤气瓶需要收押金,退瓶时退还。
前阵子新闻报道马耳他政府今年九月起要把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都纳入其免费校车接送计划,也就是说,女儿即将上学的爱德华学校也可以有校车免费接送了。可是具体怎么实施着实是个谜。
新闻出台后不久,学校发了一封邮件提醒家长在学校官网上填报校车接送表,我按要求提交后,至今也没有收到进一步的信息确认。到底能不能接送,接送时刻,上下车地点,一无所知。好在自己租了车,问题并不紧迫。女儿上学后,自然问题也会了解清楚。
本来依着我的性子,一时三刻没有答案,必定跑去学校询问确认去了。可是,这半个月下来,终于找回一点当初在英国生活的节奏感。万事不要太着急,不要太着急,通常按程序走完一步后,需要做的就是等。
当初租这个房子,除了考虑离学校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个房子在我正式拿到绿卡后是可以免租的。通常移民分几步,第一步先拿到同意移民的批复,第二步才拿到绿卡(或居留),第三步可以换护照(如果需要的话)。这个话题不展开,内容既专业又复杂。也就是说,我目前租的房子,大概半年以后,就可以免费提供给我继续居住。(这与我移民时的一些优惠政策有关)
之所以提到这点,就是为了说明白我为什么要换家具。
通常,在马耳他租房,都是精装全配的。当然根据地理位置不同,内部装修设施档次不同,租金差距非常大。一般来说,租的房子都可以拎包入住,简单添置一些小零碎即可。我看过几套其它地方的租房,有些室内装修很不错,带着地中海文艺气息,一应用品齐全又精致。虽然心动,但一来租金颇高,二来不在日后免租范畴内,只得放弃。
我租的房子也可以说是精装全配拎包入住,只是缺点儿鞋架毛巾架书架之类的非必需品。但是,客厅里的沙发和餐桌椅已老旧,想着要天天在这里生活起居,沙发的使用频率比床还高,又趴又躺又坐,心里嫌弃房东配置的老沙发,加上如我这般酷爱自己下厨,没有一张舒服的餐桌,怎么能配得上我家传的厨艺呢?因此,跟房东商量后,我决定添置新的沙发茶几和餐桌椅。
铺垫了这么多,只是为了讲从买家具到安装家具的过程。
马耳他没有宜家,但有一个类似宜家的商场,叫The Atrium。在Atrium看中后,下订单,付定金,然后回家等电话,等商场安排送货和安装。安装是另外收费的。我看了看自己买的东西,一套组合沙发,一个木茶几,一张一米七长的木餐桌和四把餐椅,想着自己再汉子,没有成套的工具,也搞不定这些大型玩具。而买一套工具,不比安装费便宜。商场会询问房子的楼层,并询问是否需要Lifter,一种架在卡车上的电梯装置,用来往高层运输重物或大体积物体。我租的房子在二楼,有阳台,楼梯很小,沙发肯定抬不上去,只能租Lifter。Lifter的租金另付。
额外提一句,马耳他的楼层表述与英国一样,一楼不叫一楼,而是The Ground Floor,也就是地面层,电梯里通常会用“0”或“G”表示。二楼叫The First Floor(一楼),电梯里用“1”表示。以此类推。这一个小小的差异,有时也会造成思维混乱,在跟对方电话确认地址楼层时,搞不好会出错。
等了两天,商场打来电话,告诉我下周一送货,周二安装。为什么不能送货当天安装?因为送货的只负责送货,安装是另一个部门的事。
到了周二,一个白发苍苍的大爷来安装家具了。他拆开家具的包装纸箱后,把大纸箱一片片裁开,然后叠整齐,压严实,统一装到较小的纸箱里。他告诉我,周二是收纸箱的日子,正好把所有包装垃圾整理起来,统一放到楼下大门口,会有垃圾车来收。
搬过来后没几天,我就发现人们通常用黑色大垃圾袋把垃圾装起来并封口,然后放到房子楼下的路边,垃圾车定时会过来收。但我不知道居然还规定了每周几收什么类型的垃圾。大爷告诉我,通常周二收纸箱,至于其它垃圾的收取时间,每个城市不一样,每个市的市政府都有相关规章供市民免费取阅。
马耳他天气还是热的,不知道七八月份如何,九月至今都是热的。当地人说,七八月份气温与九月类似,但九月感觉更热,原因是九月空气湿度高一些,潮热,容易出汗,而七八月份比较干燥。这半个月来,白天气温通常在三十三度左右,夜晚二十三度左右。不知道是不是开始进入秋季了,这两天明显比前阵子凉爽了些。
其实这种温度对于一个从小在杭州长大的人来说并不算什么,江南人耐寒耐暑的性能天生比别处的好一些。只是我这个江南人在大理客居了七年,备受大理四季如春的熏陶,现在抗不得冷也扛不得热。说到这不得不佩服那些金发碧眼的白人妹子,大热天穿着吊带热裤在烈日下暴晒着,并且看上去一律晒得很享受的样子。朋友的老公雷特说,很多北欧人来马耳他度假,他们那几乎没有夏天,秋天开始日照时间很短,九月有些地方已经冷得穿羽绒服了,到了马耳他这样一个充满阳光又温暖的地方,不晒一晒多可惜。嗯,道理也是有的,但他们对“温暖”这个词怕是有什么误解,这明明就是热!
我租的房子主卧有一台空调,客厅餐厅没有。房子的餐厅客厅厨房都连在一起没有间隔,面积五十平左右,想装个空调,咨询了一下,需要功能在24000btu至30000btu之间的空调才够用。嗯,你们一定也在抓耳挠腮24000btu是个什么鬼!当热情的销售员告诉我You need at least twenty-four thousand btu(你至少需要24000btu)时,我也一脸懵逼。btu是英国热能单位,这里的空调功率不讲几匹,也不讲几千瓦,而是用btu表述。其实我们说匹是不准确的,空调讲的是制冷量。为了这个btu的问题,我差点把物理又学了一遍。大概齐24000btu约等于三匹的空调吧。
空调的品牌倒也不少,有LG,有大金,也有格力和海尔。功率越大价格越贵。海尔12000btu的大约四五百欧,格力24000btu的则需要1000欧左右。LG和大金的更贵些。从踏足马耳他那天起,各种费用已经刷爆了我两张白金卡,眼看天气转凉,买不买空调着实纠结。问了本地人,有些表示冬天很温暖不需要暖气,有些表示冬天会下雨,雨天还是冷的。或者我的纠结留到入冬时再了结吧。
在马耳他的道路上开着车狂奔了十天后,我终于慢慢开始适应左侧通行,但仍有许多习惯性操作一时半会儿改不过来。
基本上,车由岔路开到主路时,必须停车查看主路的通车情况,确认主路无车,才可继续通行。如果主路不远处有车过来,那么岔路的车必须停车等待。这一点,欧美国家基本如此。想跟在中国一样随时插车,是很危险的。一般主路上行驶的车辆习惯性默认自己的优先通车权,很少会顾及岔路是否有车出来。另外,由于小路岔路众多,大部分路口没有红绿灯设置,大家遵循岔路让主路的原则。那么如何知道自己是否需要停车查看路况?岔路的路口地面都会有白漆写着的STOP标志,看到标志就刹车看路。
另外,马耳他环岛众多。所有车辆进环岛时遵循一个规则:进入环岛前停车查看环岛上是否有车顺时针方向过来。如果环岛主路有车过来,则还没进入环岛的车辆在入口处停车等候,等环岛主路空档时再驶入。这样的好处是,需要驶出环岛的车无需顾忌侧面是否有车斜插上来,进出环岛的所有车辆都保持着安全距离。
听起来没什么,唯一的问题就是:方向不同!
马耳他与英国一样,车辆靠左行驶,驾驶室在车辆右侧。常常开到路口,第一反应习惯性往左看,又提醒自己马耳他方向相反,赶紧向右看。就这样有时停在岔路口左看右看,看到左右两侧来车,还要做个心算之后,才敢起步。有时与对面来车狭路相逢,紧急之下习惯性往右侧靠,发现不对又赶紧靠左。有时开在分岔路口需要提前变换车道,大转弯和小转弯正好与国内相反,也是有些反应迟钝。
不仅开在路上容易出错,有时停车也会判断失误。习惯了坐在左边驾驶室判断右侧的停车车距,忽然改成坐在右边判断左侧的停车车距还真不习惯,常常倒车角度大了或小了,停车技术明显低了两级。女儿说,你终于不得瑟了,以前在国内开车,见个车就能超上去,见个缝就能钻过去,见个空位就能停进去,现在终于老实了。
马耳他停车有自己的规矩。路边白色虚线格内可以随便停,黄色格内禁止停车,绿色格内只允许当地居民停车,而蓝色格内则是限制时间停车。限制时间停车的意思是三个小时内可停,超过三个小时会收到罚单。然而马耳他的蓝色停车线上下并没有停车计时器,无卡可打。每台车的前挡玻璃左侧会有一张时间卡,司机停车后自己将时间卡调至停车时间。巡逻警察查看停车卡时间计算时长,超时即贴罚单,如果发现司机未调整停车卡时间,也将收到罚单。
头一次开着车去首都瓦莱塔,理查德提醒我瓦莱塔停车很难,给我在地图上划了两个城边的停车场,示意我宁可付费停车,以免被罚。可是在快进城的时候开错了路,不小心直捣城内。城内道路狭小,只能硬着头皮瞎开,结果真的在维多利亚大门外的路边找到了白色停车位。高高兴兴背着包逛首都,正逛着,发现微信马耳他移民群正在聊瓦莱塔停车的事,我得瑟了一下自己刚找到了免费车位,有老华侨让我赶紧去路的两头检查一下有没有告示。他说,有时白色停车线两端也会有标志,对停车时间有限制,超时或未调整时间卡就会收罚单。吓得我赶紧跑回头查看,没有任何标志。仍不放心,正好遇见本地人来开车,又询问了一遍,确实没有,才敢安心走开。
而这几天最轻松的时刻,莫过于晚饭后去海湾边散步。我住的城市叫Marsaskala,马耳他东南沿海的一个小城,是马耳他最最普通的一个小城,只有一万多人口。这里没什么历史遗迹,没什么富人区,没什么中心绿地,环境不算优美,也不那么精致。但这里很适合生活。步行两三分钟,就能到达超市,杂货店,肉菜铺等地方,几条小街几家店,很清净。步行一两分钟,就能走到海边。海边一长溜餐厅酒吧,热闹得很,其中还有四五家中餐厅。我租的房子附近住着一家中国人,在附近开着一家中餐厅。还没去尝过味道,也没打过交道。住在隔壁和对面的本地马耳他人都很热情,看我和女儿进进出出,经常打招呼问好。
最喜欢海边宽敞的人行道,沿着整个海湾铺展,长约四公里。黄昏时分,气温凉爽,沿着海湾散步或跑步,都是极享受的。
海湾边还有好几块盐田,自然晾晒海盐。马耳他的超市里海盐是最常见的食盐,大颗粒小颗粒的都有,价格也很便宜。说来也奇怪,在Marsaskala住了十多天,在马耳他全国各个地方吃了十几二十家餐厅,竟未去自家门口的海边餐饮街吃过饭。今天中午在离餐饮街一公里左右的地方找到了一家Marsaskala排名第一的餐厅,确实味道不错。不过有关吃,等我集够了素材再介绍,此文略过。
在首都瓦莱塔,有一个中国文化中心。可能正好接近中秋与国庆的缘故,微信群里收到了不少华人活动的广告。比如中秋晚会,国庆庆典活动等。本想去看场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中秋晚会,增加一些社交活动,上周去领票的时候,告知票已发完。正惆怅着,理查德给我发来了另一个华人中秋活动广告,在我附近的渔港城市Marsaxlokk。
不管去不去参加活动,地中海上空的中秋月一定是圆的。不过哪里的月亮最圆,恐怕很难回答,在我看来,有莲蓉蛋黄月饼的地方,月亮都圆。而马耳他的亚洲超市确实有莲蓉蛋黄月饼卖,只是价格贵一点。除了月饼,超市还有杭州的豆腐皮与梅干菜,还有海天黄豆酱与温州挂面。只是贵一点。
理查德是我在马耳他认识的第一个朋友,上周五我们一起去姆迪娜古城吃晚饭,很愉快。理查德是基督教徒,他说自己以前也是虔诚的天主教,但是后来慢慢觉得太多规矩需要遵守,又要每周做礼拜,自己坚守不了。而且,他说,心里有上帝,都是一样的,做事的时候在心里衡量着信仰的准则,与人为善,就够了,去不去按时做礼拜又有什么关系呢!网上资料说马耳他95%为天主教,理查德却告诉我,近年来转向基督教的开始多起来,毕竟基督教更自由包容。开始,我只是理查德的客户,因为他性格开朗,为人热情,而我又常常有事请教他,一来二去就熟了。
对我的岛上生活提供热情帮助的,还有一个本地人,叫多米尼克。多米尼克是马耳他通,只要有关马耳他地理情况的问题,他都了如指掌。刚来的三天,多米尼克受公司指派,一直开车带着我们处理各种问题。除了他的份内工作,还常常主动给我额外帮助与指导。理查德与多米尼克总是说大部分马耳他人为人都很热情,也许是真的。
说实话,我能在几天内搞定所有的事,与理查德和多米尼克的帮助分不开。为了感谢他俩,特地邀请他们下周来家里晚餐,我的中国厨艺好歹也有机会展示一下。
除了新结识的马耳他本地朋友,更让人惊喜的,是在马耳他的戈佐岛上,还有我以前在大理认识的朋友。上周末我和女儿去戈佐岛看望他们夫妻俩。马耳他有七个岛,只有马耳他岛和戈佐岛有居民,绝大部分居民集中在马耳他岛上,戈佐岛则清净很多。他俩两年前从大理搬来马耳他定居,而我居然不知道。
从马耳他岛开车去戈佐岛,需要通过渡轮。渡轮在马耳他岛最北部,而我,住在南部。开着车穿过整个大岛,一小时后到达渡轮码头。对,从马耳他岛最南部开车到最北部,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而看地图很容易发现,马耳他南北更长,东西距离只有南北距离的一半。所以总是问我住在哪儿,离首都有多远的朋友们可以安心了,马耳他从哪到哪都不远。
开车到码头倒是快,问题是周末去戈佐岛游玩的车辆非常多,码头上排着长长的车队,车辆上渡轮等了一个半小时。从马耳他岛渡轮去戈佐岛时无需买票付费,从戈佐岛返回时收费。两个人加一辆车,往返二十欧元。
我们在朋友家吃过晚饭才回,去的时候车多,返回的时候更多,回程等渡轮更是等了两个小时,深夜才返家。(下图中的奥代什岛就是戈佐岛)
本想着在马耳他报个语言培训班学习西班牙语,以便于日后有朝一日周游世界时用得上。会英语和西班牙语,基本上周游世界问题不大了吧。
女儿的学校有西班牙语课程,我以为私人的语言学校也会有。可是问了一圈,发现马耳他的英语语言学校特别发达,平均质量高,学费不贵,但是,没有西语培训。只有政府的Lifelong Learning Centre有西语课,并且几乎是免费的。Lifelong Learning Centre(继续教育中心)的运行机制与英国相似,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市民可根据网站给出的课程表进行报名,报满为止。学习内容涉及语言,厨艺,生活等各方面。查看了一下网站给出的西语课时间,正好是女儿放学回家吃晚饭的时间,只能放弃。看了看女儿的西班牙语课本,带着光碟,看来我得自学了!
刚来的这些日子事情繁杂,每天都很忙,慢慢进入轨道后,空闲会越来越多。而我在拿到正式绿卡之前,不可以工作或自营企业,女儿一上学,我便全天候进入发呆模式。害怕一个人在家发呆,趁着空闲,学点儿西语才是正事。当然,进一步深入了解马耳他也是正事。

往期回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