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马耳他整整十天了。上两篇讲述了我们如何在一周内租房租车定学校以及各种生活安顿的细节。当然,除了迫在眉睫的各种事情,我这样天性游荡的人是不会错过任何游玩机会的。
这个地中海小岛国是最受欧洲人青睐的度假胜地之一,不仅仅因为马耳他被地中海牢牢包围四面环海,也不仅仅因为马耳他历史悠久古迹遍地,也不仅仅因为马耳他气候温暖一年中有大半年适合下海,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身为欧盟成员,申根国,欧洲人来往十分方便。对欧洲人来说,这里的消费也相对便宜。
我还远远没有资格介绍马耳他的旅游详情,以我十天的经验,我对马耳他的了解实在粗略的很。尽管如此,还是忍不住把我看到的去过的地方介绍给大家。有些美,是藏不住的。
当然了,别被我的照片和文字迷惑住,马耳他除了首都瓦莱塔与临近城市斯利马,其它地方看起来都像中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城乡结合部,甚至不如。道路设施不算太好,城市绿化少,没有某宝,生活便捷度与包邮区相去甚远,大部分私人建筑因其年代久远而斑驳陆离,土黄色外立面呈现出一副不紧不慢的凋零派头。这在见过世面的中国人看来,都是西方世界没落的象征。当然,真正见过世面洞察世事的人,对于这些问题自然有更深的理解。这是中西方体制根源性的问题,体量太大,也不便探讨。在此带过一笔,只是为了提醒心里种了草的人们,别抱有完美主义幻想。
姆迪娜古城
通常来说,应该先介绍马耳他首都瓦莱塔。我也非常喜欢瓦莱塔,像一位鲜活的历史老人亘古跨越而来,伴随着新兴商业与消遣。但是,整个马耳他岛上,目前为止,我最喜爱的地方,是姆迪娜——一个听得见时间凝固的地方。
姆迪娜,马耳他文L-IMDINA,史前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约公元前8世纪由腓基尼人建城,历经整个中世纪,先后被罗马人,阿拉伯人,西西里人统治,直至1530年医生骑士团进入马耳他前,一直是马耳他岛的首都。后来出于海防需要,骑士团在瓦莱塔建都。城内建筑大多由著名的“马耳他石”建造。马耳他石——软性石灰岩,是本地一种性质独特的石头。石头在地下埋藏时含水量大,性质很软,便于锯刨雕刻定型,后经露天风干后性质变硬,不易变形。马耳他随处可见用这种石头建造的房屋,因此,在马耳他,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是一个色调:土黄色,即使后来新建建筑使用新型材料,也依然沿用这种色调,至少接近。
姆迪娜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城内中世纪至近代建筑保存完好,绝大部分房屋由当时的贵族掌握,一代代世袭至今。中世纪鼎盛时期城内居民约一万人,目前常住人口约三百,即便如今作为马耳他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穿梭在历史的街巷里,依然空空荡荡。因此,居民与游客都戏称姆迪娜为“默城”。
城内部分建筑由主人经营成商店,餐厅,或酒店。重要建筑,如圣保罗大教堂,维尔纳宫等近二十处历史遗迹,则作为景点对外开放。剩余大部分私人房屋,仍居住着姆迪娜居民。我的马耳他朋友理查德告诉我,姆迪娜城内的房屋由于世袭的原因,极少有对外出售的,偶尔有,也会立即被抢购。
姆迪娜作为马耳他的高地,可以远眺整个海岛风光。受理查德邀请,我们在姆迪娜视野最好,也是最大的餐厅共进晚餐。餐厅主人是一位优雅华贵的老太太,精神矍铄,看起来五十出头的样子。这间餐厅,只是她世袭房产的花园部分。偌大的餐厅全部满座,理查德说,老太太已经七十高龄,依然每天投身于餐厅管理工作,并乐此不疲。
姆迪娜古城不大,由城墙围绕,进出有城门。一条主街贯穿城内,左右延伸出许多弯弯曲曲的小巷,连接着各处。巷内常常无人,缓缓漫步,不知会走向哪里。正要出神,突然传来马车叮当声,三俩游客开怀高坐于车上,赶车的大叔殷勤地讲解着历史。历史多舛,此刻也只剩被时间磨合的宁静,轻轻吹拂那些饱经风霜的高墙。
对于姆迪娜的迷恋,几乎从踏进城门的第一秒开始便一发不可收拾。短短十天,我去了两次。白天的姆迪娜变换在光影里,强烈与幽暗对比鲜明,看得清每一片墙上粗糙的纹理,数得清石板路上每一条裂痕。白天让人新奇。夜晚的姆迪娜沉静在昏黄的路灯下,格外柔和。凉风穿过街巷,吹在脸上像来自几百年外的轻吻。夜晚让人沉醉。
如果来到马耳他,如果只能去一个地方,那就去姆迪娜。
首都瓦莱塔
在瓦莱塔的路口,有一块标牌上写着:A Living History(活着的历史)。
瓦莱塔就是这样一座城。一座依然作为首都而运行的古城。
瓦莱塔地处马耳他岛东部沿海,从城中俯瞰,海湾海港几步之遥。瓦莱塔以瓦莱塔城的始建者,圣约翰骑士团的第六位首领拉•瓦莱特的名字命名。瓦莱塔城始建于十六世纪,一场重大战役让当时的马耳他首都及各个要塞损毁严重,为了抵御土耳其人再次入侵,瓦莱特决定在这个居高临下的海湾边建立一座新都。从海边拾级而上,便可进入城中。
或开着车经过战争纪念碑,经过骑士团首领宫(现总统办公楼)前的广场,不知不觉进入这座古城。古城内街道狭窄,可通车的路不多,坡地建城,更有不少台阶。刚刚从外面的柏油四车道马路疾驰而来,忽然闯进几百年前的狭小街区,除了吃惊,更是惶恐,生怕自己的车轮不小心碾碎了墙角的历史。可是这条古老的街,就这样活生生躺在那里,怡然自得面对现实,仿佛看透了时光变迁,马车也好,汽车也罢,处变不惊。
然而这座首都之城是需要用脚步来丈量的。瓦莱塔城很小,如果你想象着北京的样子,那就大错特错了;即便想象着故宫的规模,也高估了这个袖珍国家的权利中心。从瓦莱塔城的一头步行到另一头,大概只需十五分钟,或者二十分钟。
城中心位于圣约翰大教堂附近,短短一条步行街商铺林立,这里可谓是马耳他最繁华的商业地段。这是带着揶揄味的,马耳他的整体商业还透着朴素的气息,全国上下找不出一个类似银泰的购物城,更不用说嘉里中心或太古里。目前为止我见到的唯一一个像样的商场在斯利马,规模大概抵得上三分之一个嘉里中心。也不要想象着上海南京西路商业街的样子,或任何类似纽约第五大道的情形,在马耳他,一切都是古老的袖珍的模样。
体量虽然袖珍,内容并不匮乏。伴随古老街区下透射出的勃勃生机,让这座活着的历史古城更加名副其实。
城内环伺着许多古迹,最有名的当属圣约翰大教堂——一座金碧辉煌的文艺复兴晚期建筑,这里被认为是瓦莱塔的象征。教堂建于1573-1578年,巴洛克风格,部分仿哥特式。内部装饰穷尽华丽,各种大理石雕刻精美且极为罕见,教堂穹顶是一副巨大的艺术作品,还有部分米开朗基罗的作品收于堂内。除了叹为观止,竟也找不出更确切的词语。
当然,在这座城里,随便走走,一不小心就会错过一段历史,一不小心也会走进一段历史。每个沉默着不起眼的地方,都可能悄然诉说着悲沧。马耳他岛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战争史诗。
城内许多餐厅与咖啡吧,把桌椅摆在街边,甚至上下台阶上。游客或居民随处休憩,一切井然。看风景的人坐在路边喝着咖啡,把自己也坐成了风景嵌入这流动的历史中。
什么是市容市貌?——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此处省略一万字)
总统府旁边的Upper Barrakka Garden是俯瞰马耳他港的最佳位置,这儿是马耳他最大的海港,地中海深邃宁静的蓝与港口的繁忙和谐共处,看不出一点破绽。

三个海湾
目前为止,除了马耳他港所在的海湾,我打过卡的还有三个海湾区域。一个位于圣朱利安斯希尔顿酒店旁的Portomaso码头附近,一个位于我所居住的城市Marsaskala沿海,另一个在南部滨海城市Marsaxlokk的渔港附近。
希尔顿旁的港湾内停泊着许多私家游艇,有些十分豪华。酒店依海湾而建,好几家餐厅正对港湾,环境都不错。这个海湾显然比其它两个看起来富贵一些,高级餐厅,高级酒店,赌场,应有尽有。沿着码头边沿海人行道往里走,可以走到伸入海湾的堤坝上去,那儿是海港的出口,连接着无垠的蓝。
在这个海湾边住了四晚,每晚我都和女儿走到堤坝上散步。那儿没有人,视眼开阔且安静,只有海浪扑打的声音。当然,那些美貌亮眼的游艇也十分迷人。
Marsaskala旁的海湾是我最熟悉的,我们租的房子离海湾步行仅需一两分钟。每天晚餐后,女儿与我都会去海边散步。
沿着海湾有很宽的人行道,人行道设施非常好,有许多供行人休息的座椅,棕榈树与高高的路灯相间隔,灯火通明。海湾边一条长约一公里的美食街,桌椅临街摆放,品尝海鲜的同时,欣赏海湾美景。
这里同样停着不少船只,以小型快艇为主,也有不少手摇小船。海湾人行道长约四公里,有不少可以下海游泳的区域,都安装了下海的扶梯,好像游泳池里的一样。
人们大多集中在美食街附近,三三俩俩散步或闲坐着聊天,像是一个茶余饭后街坊邻居唠唠家长里短的所在。往外延伸的人行道则安静了许多,那里视野更开阔,可以望见远远的海平面,伴着风吹拍岸的节奏。这里的海面相对平静,海边还有一大片晒盐的礁石。
我喜欢在这片海湾散步,因为人少,因为道宽,因为棕榈树高高竖起的叶子在轻风里沙沙作响,也因为心里某种温暖的挂念。
Marsaxlokk旁的渔港同样热闹,海边同样食肆林立。这里以新鲜海产闻名,总有些渔船停泊于此。这个海湾附近,开着几家鱼店,出售新鲜捕捞上来的鱼虾。本地人喜欢晚上来此品尝海鲜,配着美酒,坐在习习海风里享受人生。
中国人习惯评价欧洲人慵懒,确实,他们把该享受的时刻都用在了享受上,这对他们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哪一种生活才是更好的生活,没有人可以定义。
补充:
马耳他旅游,还有一个不得不去的地方,戈佐岛。从马耳他岛去戈佐岛必须通过轮渡。戈佐岛人烟稀少,风光旖旎,是各种海上运动的天堂。我还没去过戈佐岛,不过很快就会去。所以,暂且把戈佐岛保留起来,以后再写。
往期回顾
更多历史文章请关注公号后查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