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签署第一阶段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世界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争端暂时“休战”,中美两国迎来较好的经济发展预期。但此后一场未曾预料的严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疫情带来的进口需求疲软、国际物流渠道不畅、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大、美国企业出口交货能力受损等问题极大增加了协议的实际执行难度,我国短期内农产品、能源、制成品、服务产品的采购均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同时,加之全球疫情形势逐渐恶化,全球化矛盾更加尖锐、供需失衡局面更加凸显、保护主义更为猖獗,中美经贸关系和中美关系或迎来新的变局。
一、 疫情对中美第一阶段
经贸协议的影响
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涵盖知识产权保护与执行、结束强制技术转让、美国产品采购等多方面内容。其中,产品采购部分受此次疫情影响最为突出。美国农业部于2月20日发布《2020年农业展望报告》表示,鉴于新型冠状病毒带来的极大不确定性,目前美国对华出口前景受到遏制,疫情或将影响中国在2020年根据第一阶段协议进行采购的时间。
根据协议,我国应在两年内采购524亿美元美国能源、320亿美元农产品、777亿美元制造业产品和379亿美元的服务。但上述总价值2000亿美元的进口商品将由中国企业和消费者根据市场原则自愿购买,具体采购合同将由企业根据商业需要和价格优势择选供应商签订。因此,虽然中美双方政府目前均表态将切实履行承诺,但相关企业受疫情影响仍面临进口需求疲软、国际物流渠道不畅、资金链断裂风险加大、美国企业出口交货能力受损等问题,短期内农产品、能源、制成品、服务产品的采购均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协议的实际执行客观上存在难度。
(一)农产品采购方面
当前全球疫情呈失控之势,全球粮食生产和需求已受到全面冲击。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高级经济学家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各国民众和政府恐慌性囤积食品,食品通胀可能即将来临,一场全球性的粮食危机可能一触即发。目前全球农产品市场预期持续恶化,形成各国抢购、限卖及物流不畅的叠加恐慌效应,导致国际粮价飙升。近期大豆、燕麦和小麦等期货商品价格持续走高,作为全球基准的芝加哥小麦期货价格3月上涨9%以上,美国牛肉批发价格本周飙升至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鸡蛋价格也有所上涨,农产品价格的通胀压力进一步增强。
此外,恐慌情绪正在进一步发酵,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多个国家限制农产品出口,并着手增加战略储备。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面粉出口国之一,该国目前禁止了小麦粉、胡萝卜、糖和土豆等产品的出口;塞尔维亚、越南、埃及等国也相继停止了葵花籽油、大米、豆类等多种农产品的出口;印尼和菲律宾两国宣布粮仓告急,称储存的粮食最多只能维持3个月。在此背景下,美国农产品出口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强,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履行农业采购协议的难度。
具体来看,我国是全球多种农产品的关键消费市场,是美国大豆最大的进口国。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1694.36万吨,占进口总量8850.99万吨的19%,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签订后,2020年中国的美豆进口量预计突破3000万吨。但此次疫情将在短期内降低我国大豆的进口需求,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的大豆采购进程。
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报告显示,2月20日止当周,美国对中国大豆出口销售依然疲软,中国仅采购71,684吨,未知买家取消总计176,400吨的大豆购买。此外,就物流因素而言,航程较长、运载量较大的航运和海运受疫情影响存在一定程度中断,进口大豆的运输因此受阻。美国农业部2月13日数据表明,在截至2月6日当周,出口商仅向中国付运了69,009吨大豆,约一艘船货的量。这是美国出口商在截至2019年4月18日当周付运67,113吨大豆以来的最低水平。
(二)能源采购方面
一是我国短期的能源进口需求因疫情影响有所降低。根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所统计数据,由于需求下降,2月中国的原油进口量预计同比下降600-800万吨,降幅为15-20%;中国石油消费下降明显,2月我国石油消费量约450-550万吨,同比下降40%-50%左右。同时,天然气市场也有明显下降,中国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经营中国将近一半接收液化天然气的码头,该公司已利用“不可抗力”条款与至少3个供应商中止了合同。
二是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能源采购部分的履约难度本身较大,疫情因素只是雪上加霜。根据第一阶段协议,我国将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购买185亿美元和34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这意味着相较于2017年,我国需在2020年增加275%的能源采购,在2021年增加500%。《路透社》分析称,中国若想按规定履行协议,需要在未来两年的每个月自美国进口较先前纪录高点增加超过一倍的原油、液化天然气及煤炭等产品。然而,如此巨额采购面临诸多问题。若中国进口美国原油提高至超过100万桶/日,美国墨西哥湾到中国的运输将成为一大挑战。
超大型油轮(VLCC)可装运大约200万桶原油,为满足运量要求,每月需15艘超大型油轮运送1次,而美国原油出口码头能否保证足够的船只,以及空船返美的潜在成本都尚不可知。此外,由于超大型油轮体积巨大,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必须选择绕过非洲南端的更远航程,成本因此进一步增加;若使用能通过巴拿马运河的较小油轮,则经济性存在问题。小型船只只能装运约60万桶原油,且必须支付相对较高的运河通行费。
三是国际石油能源价格大幅大跌,我国履约难度进一步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石油需求锐减,叠加沙特与俄罗斯的“价格战”,导致国际油价大崩盘。截至3月28日收盘,布伦特原油期货跌至28.14美元/桶;WTI原油期货跌至21.75美元/桶。3月18日,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与俄罗斯的联合减产协议正式到期,全球原油市场的“价格战”开始进入实战阶段。根据协议,中国进口美国原油以WTI价格为基准价,双方再谈判出一个升贴水幅度,两者相加即为进口价。就当前市价来看,我国进口美国原油显然不如进口沙特和俄罗斯原油存在价格优势。
此外,油价暴跌让美国页岩油行业面临严峻考验,影响美国能源出口的能力。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13日表示,已指示美国能源部购买至多7700万桶原油用于战略石油储备,以支援岌岌可危的美国页岩油气行业。由于美国页岩油气行业长期处在一个不健康的状况,大量企业到期债务飙高,现金流长期为负,整体破产风险极高。
此次沙特和俄罗斯“价格战”引发国际油价大跳水,令美国页岩油处境雪上加霜,不仅冲击页岩油气公司的股价,也冲击着以页岩油气公司为发债主体的BBB级债和垃圾债市场。叠加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走低,短短数天之内,多家BBB级公司债与美国同期国债的利差已扩大至6个百分点以上,超过1000亿美元的垃圾债的利差更是超过10个百分点,利差持续扩大或将使美国页岩油企业债违约风险激增。
目前,多家美国油气企业已纷纷公布削减开支计划,预计到2020年夏季,美国页岩油产量将下降100万桶/日。美国最大的页岩油生产商之一西方石油公司(OXY.US)3月9日宣布无法按期支付28亿美元股息,也无法在不增加额外债务的情况下继续投资以维持现有产量。疫情暴发后,中美尚未针对原油贸易开展新协商,但就目前形势来看,中美双方均面临较大的履约压力。
(三)制成品采购方面
根据协议,中国需从美国进口工业机械、电气装备、药品、飞机、汽车等制成品。但由于我国是全球供应链的关键一环,美国的汽车工业约有15%的零部件依赖于中国供应商;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依赖比例在50%或以上;其成品药生产所使用的原料药80%都来自中国,胰岛素、抗抑郁药、血液稀释剂等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中国供应链。疫情通过影响我国向美国出口的中间产品,使美国部分产品的生产过程出现中断,导致美国企业的出口交货能力受到影响。
汽车采购方面,全球80%以上的汽车零部件与中国制造相关,此次疫情的重灾区湖北更是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和运输中心,聚集了大量汽车产业链配套供应商,仅武汉市就有多达650多家的零部件厂商。中国汽车供应链的紧张不断辐射到韩国、日本等近邻,进一步蔓延美国本土。通用汽车位于密歇根和得克萨斯的两家工厂表示,它们正在耗尽多用途车和卡车的某些零部件,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大面积的停产。由此可见,疫情所导致的劳动力不足、材料短缺、交付延迟、物流停滞等要素,通过全球产业链的传导影响美方的出口交货能力,对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履行造成客观障碍。
飞机采购方面,航空业在此次疫情中遭到重创,客流量和航班大幅减少,航空公司的谋划状况和资金链将受到影响。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估算,预计2020年亚太地区航空公司年客运需求或将下降13%,损失278亿美元收入,其中中国国内客运市场的损失或将达128亿美元。由于目前疫情发展仍存在不确定性,飞机采购或存在问题。
(四)服务贸易方面
在服务贸易方面,我国2020年自美采购和进口规模应不少于128亿美元,2021年不得少于251亿美元。根据协议,服务贸易主要由知识产权使用费、商务旅行和旅游,以及金融服务和保险三部分组成。其中,商务旅行和旅游受疫情冲击最大。目前,疫情已导致中美间商务旅行和旅游断崖式下降,达美航空、美联航、美国航空等航空公司均已停止飞往中国的所有航班。
据悉,美国旅游业相关工作岗位共约800万个,旅游业产值约占美国2018年经济总产值的9%左右,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87万亿美元。《洛杉矶时报》数据显示,赴美中国游客减少大约160万人次,2020年中国游客客流量将下降28%,美国旅游业将因此损失103亿美元,占2020年中国游客消费预期收入的一半以上。同时,旅游业还将影响保险等相关金融服务。综合来看,协议中有关服务业采购承诺的履约难度大大上升。
二、美国经济遭受疫情重创,
中美贸易关系或生变局
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之初,特朗普政府为了大选需要,竭力掩盖、淡化。且美国防疫体系严重滞后,错过了我国抗疫提供的关键窗口期。截至3月27日,美国已超过意大利,成为全球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受此冲击,美国金融市场巨幅动荡,美股一个月内创下历史性五次熔断,市场遭遇流动性枯竭。据桥水基金估计,美国将在疫情中损失4万亿美元,美联储预计二季度GDP或暴跌50%,其损失程度已经远远超过2008年第四季度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的萎缩程度。在此危机之下,中美经贸关系受其影响或将迎来新的变局。
(一)中美关系在疫情期间有恶化趋势,疫情后贸易摩擦可能升级
种种迹象表明,新冠肺炎疫情之后贸易摩擦可能升级。
第一,美国在政治和战略上需要保持贸易高压。第一阶段协议达成后,美方腾出手来,集中在政治和高科技方面升级反华和对我封锁施压。例如,美国提出了阻止通用电气LEAP-1C涡轮发动机供应中国C919商用飞机;美参院通过《美国安全和可信网络通信法案》,禁止用联邦资金从具有国家安全的华为公司购买通信网络设备;加入《瓦森纳协议》的42个国家扩大了管制对象,增加计算光刻软件和大硅片技术出口管制;特朗普签署总统令,阻止北京中长基收购美国从事旅游管理的云系统信息科技公司等等。这些充分暴露了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的本质。
第二,疫情导致经济衰退需要“甩锅”。疫情导致美国经济衰退已成定局,只是衰退程度存在差异。若像2008年金融危机,经济增速可能降低3/4。2008-2012经济平均增速0.74%,而危机之前2003-2007年平均增速为2.98%;若相当于“911”事件,经济持续衰退,19年美国GDP占世界比重下降6.9个百分点;若像1928年金融危机,经济可能下降40%左右,11年才能恢复。美国经济衰退必然要转移国内矛盾,在国际上找替罪羊“甩锅”,会导致贸易摩擦升级。
第三,疫情引发民粹升级需要“安慰”。美国总统不停高喊“中国病毒”,煽风点火,民粹蹿升。《拉斯穆森报告》民调显示:54%的共和党议员、42%的美国选民表示中国应为新冠病毒损失赔款,28%的选民甚至选择与中国开战,新冠肺炎疫情已演变成一场“准生物战”,美国安慰民粹主义的反华情绪,可能会使贸易摩擦升级。
(二)美方正寻求手段加大与中国“部分脱钩”,从而转向“内循环经济模式”
面对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美国联邦参议员里克·斯科特、约翰·科顿、麦克·加拉格尔均在不同场合呼吁与中国“脱钩”,美国企业研究所常驻研究员马克·蒂森指出“中国政府的行为导致冠状病毒大流行,中国关于病毒的谎言使我们陷入衰退,现在该使我们的经济和国家安全摆脱对欺骗政府的依赖”。在全球供应链上,美方推动的是乘机与中国“部分脱钩”,把供应链一些关键节点迁回美国,减少对我国的依赖,而不是加强与我国的合作。其具体举措包括:
一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转移。当前中国生产了全世界所使用的大部分青霉素、抗生素和止痛药,以及医用口罩和医疗设备。中国制药公司向美国供应了90%以上的抗生素、维生素C、布洛芬和氢化可的松,70%的乙酰氨基酚和40%-45%的肝素。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共和党参议员卢比奥等人积极推动收紧“购买美国产品”法,要求联邦机构购买美国制造的药品和医疗设备以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二是积极寻找更多的进口替代。2019年美国从中国进口计算机及电子产品减少874.33亿美元,从其他来源进口增加了450.67亿美元;电气设备和电器从中国进口减少73.63亿美元,从其他来源进口增加了64.69亿美元;从中国进口机械减少58.0亿美元,从其他来源进口增加70.37亿美元;从中国进口服装减少29.16亿美元,从其他来源进口增加23.86亿美元。
三是通过“国有化企业”强化对产业控制。美国各行各业向政府的救助请求,包括以直接赠款、贷款、贷款担保和税收减免等形式,超过2万亿美元。特朗普表示将支持政府在某些公司中入股,包括航空业、游轮业,以及可能酒店业。此举使美国政府与私营企业之间的关系,将发生重大转变,部分行业或会被国有化。
三、疫情对中美经贸关系的长远影响
(一)中美两国将继续合作寻求稳定的经贸合作关系
中美两国的经济结构以及彼此的经贸结构决定了两国关系是长期的竞争与合作。此外,由于2020年是美国大选之年,保持经济的稳健增长是特朗普政府今年施政的重中之重,这也是影响今年11月美国总统大选的最关键因素。对于我国,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决胜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因此2020年确保本国经济稳定发展对中美双方都至关重要,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稳定。
对于美方而言,衰退大趋势已不可避免。摩根大通在对美国疫情防控措施和经济刺激措施进行评估后,大幅下调美国第一和第二季度经济增长预测。预期其第一季度GDP折合年率萎缩10%(之前预期为萎缩4%),预计第二季度将出现25%的历史性萎缩(之前预期为萎缩14%)。且迄今为止,美国救市政策基本上能够平息金融市场上的流动性短缺,避免因为流动性不足而造成的恐慌性抛售资产。但美欧等西方国家政策工具稍显不足、空间狭窄必将导致边际效应递减、后遗症加大。
同时,美国失业率接连创下新高。3月26日止当周,美国新申领失业救济金人数上周猛增1000%以上,达到近330万,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单周增幅。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3月18日也明确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蔓延可能导致美国失业率升高至20%。该数字比2007-2009年经济危机时美国10%的失业率高出一倍,20%的失业率意味着将有3200万美国人失业,加剧了人们对美国经济崩溃的担忧。
由此可见,对美国经济过度乐观的预期并不可取,稳定的中美经贸关系对于美国经济仍至关重要。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拉里·库德洛明确表示,预计新冠肺炎疫情对中美第一阶段协议造成的影响是延缓,而不是破坏。美国期待从这份协议中获得经济刺激,不过中国任何延迟采购的做法都可以通过后期加大采购力度来弥补。同时,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定中包括“美国应确保采取适当举措,以便有足够的美国商品和服务供中国采购和进口”“在特定年份,市场状况可能会影响采购的时点,尤其是在农产品采购方面”等条款,疫情适用的“不可抗力”条款提供了双方商榷的客观可能性。
(二)疫情可转化为相助契机,促成中美双边关系的稳定势头
疫情对中美第一阶段协议的影响客观存在,中国进口进度可能不及预期,大概使特朗普政府在美国国内面对更大的舆论压力,激化双边关系紧张气氛,加大第二阶段谈判难度。为此,可以基于疫情打击的实际环境,优先落实医疗用品等相关协议内容的实行,并在保证我方正常权益的环境下,推动两边在延伸范畴的技能相助和交流,将疫情转化为双边的相助契机,积极扩展双边相助范畴。
在艰难的抗疫形势下,中美双方此次在疫情信息、防控措施、物资互助等多方面进行了协调合作。未来中美在全球层面的广泛领域仍然有共同利益,或可长长结合,共同应对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挑战。在一些新兴领域,双方竞争关系的发展也不能掩盖协调合作的必要性和潜力,比如在网络安全、太空治理、人工智能研发应用规则制订方面。这样的合作在补充双边关系基础的同时,更具宽广的人类价值。
(三)疫情难以改变中美双方的长期竞合关系
中美双方虽然在抗疫过程中展现出良好的合作,一定程度上给中美缓和紧张关系、建立更大互信带来新的机遇,但也应看到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指责和干涉没有停止。一方面,美国政府带头启动撤侨、缩减航班、入境审查、限制签证和限制旅行,渲染恐慌情绪;另一方面,美国主流媒体“抹黑中伤”,丑化中国形象。美国政府官员捕风捉影、借机推销“中美脱钩”论、“中国发起生物战”的阴谋论,并助长种族歧视和排华情绪。
此外,第一阶段协议涵盖的是中美贸易摩擦中比较容易解决的部分,难点和更深层次矛盾仍未解决,例如美国针对我国相关企业制裁的频度和强度没有伴随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签署而和缓,仍竭力限制华为在全球5G基础建设中发挥作用。特朗普政府目前正在考虑制定针对华为公司的贸易新限制,欲试图切断华为的半导体供应。由此可见,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并没有改变中美战略上的紧张关系,中美关系总格局依然没有变,斗争一面和合作一面仍同时存在。
参考资料:
《警惕新冠疫情引发贸易摩擦升级》王宏广
《油价暴跌,中美能源贸易协定如何落地》李斯洋
《又一国家禁止粮食出口,疫情之下全球粮食危机可能一触即发》曹泽熙
本文转载自“全球技术地图(drc_iite)”,原标题《技经观察 | 疫情危机下的中美经贸关系》,作者丨刘霏霏 张宇麒
为分享前沿资讯及有价值的观点,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转载此文,并经过编辑。
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
如文中图片或文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扫码阅读电子杂志
期期精彩·不容错过
· 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ID:satnetdy)团队
编辑:林紫、娜娜
主笔记者:李刚、张雪松、乐瑜、朝天椒、黑法丝、刀子
策划部:孙国锋、杨艳
视觉总监:董宁
专业摄影:冯小京、宋炜
设计部:顾锰、潘希峎、杨小明
行政部:张萌、姜河
业务部:记军、王锦熙、瑾怡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媒体合作等事宜,敬请加微信:Juice0212
投稿请发邮箱[email protected]
展览展厅设计、企业VI/CI及室内设计、企业文化建设及品牌推广;企业口碑传播及整体营销传播等,请加微信:a13810322995
· 呼风唤雨各分部:
成都分部负责人:沈淮
长沙分部负责人:宾鸿浦
西安分部负责人:郭朝晖
青岛分部负责人:江伟
· 呼风唤雨总部负责人:农燕
· 联盟负责人(惠新东桥分部):肖均
· 大会负责人:周雷
· 投融资及战略层面合作:刘雨霏
· 本平台签约设计公司:一画开天(北京)文化创意设计有限公司
· 航天加(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负责人:杨艳
微信公众号太多不好找到我们?
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解决,
置顶,或星标公众号“卫星与网络”
遇见你真好,希望能一直陪着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