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承认凭借COO一己之力造假22亿人民币后,大家纷纷掏出小本本,在今年见证的历史上写下了这一笔。不过,见过大风大浪的胡建管理层显然是没得怕的,告诉大家今天更要元气满满哦。
今天瑞幸的小伙伴们确实得元气满满,因为无数还有瑞幸优惠券的小伙伴们纷纷赶来,瑞幸的门店几乎迎来了快要可以堪比喜茶的人流量,第一次见到咖啡挤兑coffee run。
果不其然,下午时候,瑞幸的服务器就没有抵抗住来势汹汹的订单,再次证明,关键时候跑得快才是最重要的。
一想到每杯优惠券的使用,都会让瑞幸亏更多,真是替股东们感到心酸啊。根据路透截止2020年3月30日瑞幸的股东名册,前25大股东放眼望去,大多数都以为自己在抄底押注中国好赛道。
肉眼可见唯一的中国股东是瑞幸的老朋友,愉悦资本的刘二海。作为瑞幸发展上市的重要推手,当年秀成绩有多高调,现在被大家翻出来就有多快。从读者提供愉悦资本对LP的信件中可见:
愉悦资本强调自己和所有人一样,对COO一己之力做出22亿假账一事深表震惊!不管有多晚,深夜就和律师开会,商讨要怎么维权了。毕竟Joy II基金瑞幸咖啡持股约3300万美元,成本价6.68美元,占基金规模约10.3%;Joy Opportunity基金瑞幸咖啡持股约4900万美元,成本价11.75美元,占基金规模约15%。
现在两只基金一夜回到解放前,Joy II的book value是95.7%,Joy Opportunity只剩54.5%。心疼收到信件的LP们。
瑞幸从创立到美股上市,仅花了18个月,创下了最快的中国企业记录。同样的陆总,刘二海和黎辉,7年前曾想通过神州租车完成在美股上市,但未能成功。七年间是什么发生了什么元气满满的变化,让瑞幸成为外国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
先说神州租车(这个故事蜗牛妹写美图时候研究过),2012年1月,神州租车开始冲刺纳斯达克上市的申请,计划融资3亿美元;结果碰到中概股危机(我们懂,不是神州的问题,是美国投资者不懂中国公司),导致融资额不得不被腰斩至1.58亿美元,发行价也从6.82美元被砍到3.125美元;最终公司在4月25日突然宣布暂停美股IPO(同期在美股不受待见的还有唯品会啊,人家最后还是在美国上市了)。
2014年神州来到香港冲刺IPO了,2011-2013年都是亏损,所以盈利测试这条是搭不上了。如果不是联想不断给神州融资的话,现金流可能更难看。
所以,比老乡美图更早使用市值/收入测试上市的是神州租车,而且人家的故事很好听的:
美股IPO失败后冲刺港股IPO的两年时间里,神州租车的资产规模从38亿攀升到了66亿,布局“全产业链”战略,从融资租赁到二手车销售到汽车维修、再到汽车租赁都有呢;
并且人家也有互联网概念的,通过云战略把以上产业链一网打尽,想象空间多么滴大啊;
况且说规模,人家的车队规模在2014年3月底达到了55403辆,在短租市场的占有率为31.2%,是第二名的一嗨租车的近4倍,2011-2013年收入的复合增长率达到81.6%,并且2014年一季度都扭亏为盈了呢!
带了这么多光环的中国汽车租赁第一股,公开发售超购逾160倍,冻资580亿港元,招股价8.5元(上限定价),集资36亿港币(See,香港投资者比那帮不懂中国公司的美国投资者识货多了),首日挂牌收报10.96元,大升28.9%。上市第一个月的表现还算hold住了。
但之后的股价呢,尽管管理层多次回购,但神州租车的估值只有11倍,他曾经的大股东赫兹租车估值18倍;过完港股大时代之后,股价就歇菜了。
为啥呢?怎么不问为啥两年时间里,基本面没啥变化,就能在港股火了呢?
重温华尔街style:怎么把一盘卖不出去的烂水果高价卖出去?切片包装再卖就好了啊!美国上市失败后:
神州引入了赫兹租车冲淡其竞争对手的负面影响;
再说说云战略,给投资者个念想;
再给华平发个优先股降低负债。
由此,烂水果切片包装成功!
当陆正耀、刘二海、黎辉三人为瑞幸咖啡再聚首时,按照刘二海的话“瑞幸咖啡其实不是一个典型的VC案例”,而是成熟团队的二次创业,起点高,出手快,不会走一般创业者的路。
在36Kr采访中可见,从华平单飞的黎辉科不仅仅是瑞幸咖啡简单的财务投资者,而是瑞幸咖啡最早的创始团队成员,对公司的战略和融资策略做了清晰的时间表。花了一年半时间见证着几百个工程师团队搭建起瑞幸咖啡底层技术平台。
让人不禁感慨,几百人的团队竟然无法应付今天的coffee run,并无法监测COO的22亿惊天造假大案!
现在特别调查委员会已经组建,COO造假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如果上市前就已经发生,那么这一条船上的人,可就要麻烦了。
从黎辉为瑞幸打call的采访中,他反正是不止一次提到了自己在公司发展阶段远超于财务投资者的角色:瑞幸所有重要的决定,都有我们的参与。
在瑞幸经营中可以扮演这么重要的角色,这与黎辉跟陆正耀的关系肯定分不开。比如有投资人就说他是真正唯一一个和陆正耀走得近的投资人。
他是陆总最重要的朋友,毕竟神州租车一战,虽然投资机构是华平,但项目领头羊是黎辉啊。
即使后来离开华平,黎辉的第一个动向,也是来到神州系企业,感受投资中不同的角色。
这跟铁三角中刘二海的经历差不多,任职君联资本时候投资了神州租车,从此与陆总成为拜把兄弟。单干后必须站台支持瑞幸!
就像以前大家担心某银国际保荐加某勤审计的IPO一样,今天大家也赶紧搜陆刘黎三人还有啥overlap。所以,就留下了铁三角第一单,神州租车,今天在港股中凌乱。
根据愉悦资本官网,刘二海本人的投资案例如下:
瑞幸倒下后,被刘二海看好的蔚来汽车又被人盯上:会不会成为第二个瑞幸?Well,蔚来确实是一直告诉投资者我的财务报表很差、现金快不够了,这个角度看,人家可能没有做假账的必要。另一个层面,汽车都有国家上牌数字,可供COO发挥的空间没有瑞幸大。
至于黎辉所在的大钲资本,所投企业如下:
不得不佩服黎辉的地方在于,不同于刘二海还持有瑞幸,根据物联网资本论,黎辉早在瑞幸承认造假前便将2361万ADS全部清仓,应该赚了不少钱。
如黎辉所言,大钲资本果然是一家知进退、明得失、有风险意识的机构。
讲完瑞幸铁三角,让人不得不感慨,中国老板们在七年里变精明了很多,从没法在美国融到钱,变成精准向美国投资者找到钱。
可能除了创始团队们更加精明外,从投行到律所等等也都为他们的“成功”添砖加瓦了吧。比如,创下最快中国公司上市记录时候,参与IPO的律所们应该都很自豪,现在再看一眼名单。
其中代表公司的美国所DPW在美股IPO领域可是数一数二的,看了下负责项目的合伙人经历,果然从神舟租车开始就与铁三角进行合作。只怪世界变坏太快。
当年协助瑞幸上市的投行分别是瑞幸、大摩、中金、海通国际。
昨天说了,中金在浑水的做空报告出来后,发布的力挺报告,现在看起来真是打脸。
CS当时的回应也是呵呵,给了个跑赢大市评级,目标价54.4。
MS相比可能算是稍微多那么点点节操?他只给EW。
不过今天貌似也没有看到以上三家发表啥针对瑞幸承认造假的点评。当年做了deal,昨天敢于出面直面惨淡现状的是海通国际,表示瑞幸丢的是全中国企业的脸,这格局!
不过我觉得投行们也不用太担心,毕竟承认造假是从2019年二季度开始,投行的工作都是在此之前完成的,可见COO不仅造假技术高,而且大局观极强,坚决不给各中介机构添麻烦。
不管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大家记住还是要以元气满满的态度面对一切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