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一首叫《思念》的歌曲红遍大江南北,但我能跟着哼哼的就只有第一句:“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后面唱什么就不再理会。其实,我更想问的是:我从哪里来?
(2007年我们村的祠堂重修,村民欢聚)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问过自己这个问题,但是,找答案不太容易。

过去我们经常要填表,内容一定是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家庭成份、政治面貌等。填表是十分严肃的事情,假如后一次填的和前一次填的有不相同的地方,麻烦可大了,欺骗组织,绝不是小罪。因此要非常谨慎,这是要经得起组织调查的。上面几项其他的不说,籍贯一项就让人头痛。
现在关于籍贯的表述比较科学,问你的是“出生地”。过去面对“籍贯”,真的不知如何是好。我还比较简单,虽然在广州出生,但是我从小填籍贯都是“广东中山”,为什么,因为我的父亲在中山出生。我祖父也在中山出生,所以我父亲的籍贯就是中山。如果我填“广州”,麻烦来了,组织发现后就会怀疑我说假话:为什么父亲和儿子的籍贯不同?有的人祖父和父亲的出生地都不同,那么,以谁的出生地为籍贯呢?生活中我们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形,问一个朋友,你是哪里人?得到的回答可能会比较复杂:“我在武汉出生、广州长大、父亲老家在山东、爷爷闯关东去了东北、父亲在沈阳长大、解放后在河南工作、我妈是武汉人,在武汉生的我。我是哪里人?你说呢?”这绝对不是段子,类似情况多的是。
(祠堂落成,醒狮雄起)
中国人讲孝道,认祖归宗很重要。当我们想起要去寻找祖宗的时候,其实就已在向自己发问:我从哪里来?
广东有三大族群:广府人、潮汕人和客家人,其中“客家”二字,已表明它是一个外来的族群。据专家考证,客家人原来也是中原汉人,由于战乱,从晋代开始,他们集体南迁,历史上经历了数次迁徙大潮,最后遍布南方各地,以广东的梅州地区为最多。这里说的只是一个大概情况,实际上挺复杂的,专家们的意见也不一致,争论不休。但是,“外来”这一点是毋须置疑的。

 有一年我去广东的河源市采访,结束后想干点私活,请当地相关部门派车送我去一趟紫金。紫金属于河源管辖的一个县,那时还比较穷困,路不好走,只有当地派出的越野车才能进到山村里,我也只好硬着头皮“谋私”一次了。紫金有一个村子叫孙屋排,有专家考证,那里才是孙中山的真正故乡。那村子全村人都姓孙,也真有一所土房子,当地人说就是孙中山的老宅。全世界都知道并认同,广东中山翠亨村是孙中山的故居,可是翠亨当地,只有他一家姓孙,所以我才带着好奇心去孙屋排看看。专家对孙中山的“籍贯”有相当多的争论,至今没有统一答案。想世界伟人都不知道从哪里来,何况咱平头百姓呢?
(当年的孙屋排,当地政府也在旧房子里搞了一个纪念馆(下图),但破烂不堪,外界几乎无人知晓。从网上得知,2010年,政府投资760万元兴建孙中山纪念馆,占地3100多平米,三层)
去紫金的另一“私货”是,我还要找一个叫蓝塘的山村,我听说我的祖先来自蓝塘。那村子的人跟我同姓,可是,一个人都不认识,就是去那儿看一眼,带着凭吊名胜古迹一样的心情。不过,我确信那是我祖先南迁时一个曾经的故乡。我的家族谱没有从中原到江西一段历史,但是从江西到广东则有一段记载。当祖先用竹篮子挑着香火行李,从江西起程时,他的长辈叮嘱他说:“篮耳断处止”。意思是,你一直往前走,到哪儿篮耳断了,就不要走下去了。祖先行至一地,篮耳断了,于是就在那儿安顿下来。荒山野岭之地,当时也打听不到那是个什么地方,就叫它“篮断”吧。客家话里,“蓝塘”发音几近“篮断”,据此,蓝塘是我祖先住地无疑。
世上有一传说,客家人有二次葬的风俗。因为客家人在迁徙的过程中,一定不忘带上父母,哪怕是父母的骸骨。到了新的住地,就重新把父母的骸骨安葬一遍,这就有了二次葬。这种说法是对的,是二次葬的原因之一。
 广东人把扫墓叫拜山。“坟墓”在汉语中是一个词,其实,坟和墓是有区别的。人去世了,被埋进土里,拱起一座“坟”。数年之后,把坟挖开,拿出骸骨,放进一叫“金㼜”的瓦坛子,重新埋进土里,并在上面修建一座环型建筑,这叫做“墓”。墓葬形式比较隆重,风水先生和地理先生算好时间地点方位才能进行,也要花费一定的资金,所以,看墓地修建的规模形式就知道后代的经济能力,修墓地也是后人光宗耀祖的表现,挣了面子,也期望祖先保佑能发更大的财。这跟现实生活中买房子一样,有钱的买豪宅,没钱的,想好再说吧。因为讲究避讳,所以广东人不说“上坟”,也不讲“扫墓”,统一口径:拜山。
(清明祭祖,全村齐动)
从语言的角度看,就知道二次葬并不是客家人的“专利”,留意一下广东的其他族群,也多有这种相同的风俗。不过话又说回来,广东三大族群实际上都有南迁的历史。广东的南雄,现在是一个比较出名的旅游之地,每年的银杏树落叶吸引了多少长枪短炮和旗袍丝巾,可是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这里还与江西邻近,两省交界处有一地方叫梅关,广东先人南迁好多都经过梅关古道,在当时,这是一条必经之路。翻山越岭到达广东地界后,停下来休整一下,那地方就是有名的南雄珠玑巷。珠三角的许多广府人都认为自己是珠玑巷的后人。有一年珠玑巷搞了一个什么活动,我去采访,是哪一年我也忘了,记得当时是黎子流当广州市长,他去参加了那个活动,当时还有许多港澳名流也去了,我还记得的就有澳门中华总商会会长马万祺,他还是中国政协副主席,他们都认同自己是珠玑巷后人。广州老城区里还有一条马路叫珠玑路,不知道跟这个有没有关系。都是南迁 “客”,为什么只有客家人被称视为中国的吉普赛人,那是因为其他族群的人到了某地以后就从此安居乐业,而客家人则继续四处奔走,有的是无奈之举,有的则是因为向往更美好的地方。

(父亲退休之后常回老家享受乡村之乐)
我先人来到中山约四百年,我乡下的房子也近一百年了,父母以上十几代在自已的家园里安息着。有比较确凿的消息说,美好家园很快就要被城市规划的蓝图所覆盖,家乡,留下的只是一张模糊的旧底片。我是不是要先做好准备,带上先人继续迁徙。可是往哪去?我不知道。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