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 我是春回盏老板娘大毛🌸

昨天有个妈妈来问我孩子老爱咳嗽
一直有呼吸道的问题
吃什么药都不见大好
尤其是一到八九点钟 就爱夜咳

妈妈看着揪心 不知所措
我太明白这种感受了

因为本人从小就是一个
资深小夜咳
而我妈也一样 操碎了心

小时候吃饭我一点都不用操心的
从来不用妈妈端着饭碗追着跑

只要把我一放在吃饭椅上坐好

比我脸盘儿还大的一碗粥

奶奶喂我一勺 我就 啊嗯 吃一勺

一天三顿 肉糜粥 吃精光

但是唯独就是不长肉 瘦得跟猴似的
害我妈老觉得我肚子里有蛔虫
每次去儿童医院体检
就让医生给我开打虫糖

就是那种跟宝塔一样的小黄糖
也不知道我吃了多少 也没见着虫
本来我妈想着
瘦不要紧 胖也无所谓
健康就好
结果我一点也不让她不省心

三天两头 感冒发烧喉咙痛 咳咳咳
白天还好些 一到晚上就是噩梦

本来四岁开始我就是一个人睡的

结果来回反复地咳嗽
偶然晚上还发烧
实在是全家都怕了

只能我妈陪着我一块儿睡
可是我这个咳嗽啊
虽然算不上百日咳 也八九不离十了
每次断断续续咳一个月

好不了几天 刮个风 吃个凉的
又像沙尘暴一样卷土重来

小孩咳嗽是真难受
那么小的气管 千丝万缕连着肺

连着咳到第三声就开始疼

夸张点说 真的肺都要咳出来了
气管也是寒风贯彻的冷

嗓子眼都是一股凉腥味

而且只要咳了一下 就停不下来了
容易变成一套组合咳
我为了晚上睡着觉

就不断地深呼吸 因为大口吸气
可以暂且缓和嗓子痒痒
那会儿一咳嗽家里人就带我去看中医
毕竟西医除了消炎药和双黄连口服液
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缓解反复的咳嗽
小时候一直看的老中医
在二十年前就80高龄了

医馆就开在立交桥边上一个巷子里
如果不是因为门口人永远很多
走过路过 都发现不了有个医馆
那个老中医特别牛气

每天只看诊100个病人
早上6点开始按顺序排队取号
排到7点就没号了
8点到12点  1点到6点
看完就关门回家吃饭拜拜了您
那会儿就是 我爸早上去拿号
拿完了打电话告诉奶奶大概多少
让奶奶准备着 提前到幼儿园请假
妈妈开车回家接我俩去医所看诊

中药是真的苦啊 都苦出经验来了
颜色深的通常还好 能喝出个回甘

土色还浑了吧唧 喝前要加粉的

就能苦出个人生百难 要流泪那种
差不多有两年我都忘了白萝卜什么味
不敢让我吃 因为一直喝中药
可白萝卜解药性🤷‍♀️
那会儿老中医就跟我家说
我这个底子弱 邪气宜入体

说白了就是免疫力低下 容易生病
除了吃中药调理 还得一直补
但不能强补 小小人 受不了的
只能用性平温的材料 缓缓地补 
于是奶奶变着法子给我煲汤
顺气的 润肺的 止咳的 解肺热的

而我妈呢 就坚持每周给我炖东西

三燕一胶一虫草
我还记得 小时候一到周末
我妈就在厨房用大大小小的碗
把燕盏泡在水里 弯着腰弓着背
仔仔细细地挑毛 滤水 来回几个小时
花胶先泡水 再蒸 再泡水 又是几个小时

都弄好了就分成好几份放保鲜盒
全部放到冰箱里头
等到下一周工作日
下班八九点回到家

在灶台上 拿出一份放进小炖盅
小炖盅再放进大砂煲里
隔着水 小炖盅口封上蜡纸
文火炖上半个多小时

就喊我在餐桌上等着
趁热吃掉 再去睡觉
那是我一天最喜欢的时光之一

因为妈妈一边看着我吃

一边问我今天都学了个什么新成语
跟小朋友玩弹珠谁赢得多
动画片演到路飞去哪个岛打架
虽然别的小朋友小时候都在吃

薯片巧克力冰淇淋太妃糖
可是我一点都不羡慕(假的
虽然是因为我身体弱
每天要吃这些看不懂的炖品
但起码每晚睡觉前
我都有妈妈陪着我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