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曾说,“没有食物,一个人会死去。然而没有艺术同样也不能活,只是离开世界的速度有快有慢而已。”绘画、摄影、装置、VR艺术,众多领域的当代艺术家们都爱以美食为素材或灵感,创造出一件件打通感官的艺术作品,联结起食物与艺术,这两样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存在。

小说餐桌
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里,都曾出现过令人难以忘怀的美食:《追忆似水年华》里已成为文学经典之味的玛德莲小蛋糕;《天才雷普利》边吃热腾腾的意大利面边酝酿杀人;《纳尼亚传奇》的白女巫拿出让爱德蒙变成小间谍的土耳其软糖;《彼得兔的故事》里小兔生病时,兔妈妈会喂它一汤勺甘菊茶、一把黑莓;《跳房子》中身在巴黎的主人公,只能通过喝一杯充满南美风情的马黛茶来慰藉乡愁……
《龙文身的女孩》中不断出现的三明治

50餐经典小说中的美食都被还原成真,并以餐桌造型的场景图与原文本同步呈现,将文学、美食、摄影超时空完美结合,这场文学爱好者的饕餮盛宴,就是美国作家、平面设计师、艺术指导黛娜•弗莱德(Dinah Fried)跨界创意的作品《小说餐桌》。这本书用味觉来复原与现实化书中故事里食物的味道,用味觉化的阅读体验陪伴小说爱好者品尝美食,也将美食爱好者带入迷人的文学世界。
《小说餐桌》插图
真实美味×视觉幻象
说到吃一顿“VR大餐”,让人想到的是大概没有实际的食物,但在一场未来主义VR大餐中,却可以真实吃到主厨亲手现做的11道美味,但戴着VR眼镜看到的一道道佳肴,和吃到的食物已是完全不同的形态,真实美味与虚幻视觉的有趣相遇,就是意大利艺术家马蒂亚·卡萨莱尼奥(Mattia Casalegno)与来自阿姆斯特丹的厨师弗拉维奥·吉尼奥尼·卡蕾斯蒂亚(Flavio Ghignoni Carestia)合作,曾在上海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呈现的实验性感官表演《航空宴会RMX》(The Aerobanquets RMX)。
艺术家马蒂亚·卡萨莱尼奥设计出每道菜所搭配的场景时,除了从菲利普· 马里内蒂(Filippo Marinetti)1932年所著的《未来主义食谱》(The Futurist Cookbook)书中所描述的虚构性“宴会”汲取了灵感,他还取材于很多自己个人记忆中的场景,比如童年印象,和亲友共享的时光,海边度过的假日。食物的部分则是和主厨沟通,用未来主义感的视觉呈现出食材给人的感觉,比如像辣味会有放射性的直线来体现。
生物塑料奇想
英国艺术家乔安娜 施米尔(Johanna Schmeer)创作出了一组她想象当中的50年之后的食物,这些作品虽然色彩鲜艳,但看着却让人没什么食欲。这组名为“生物塑料奇想”(Bioplastic Fantastic)的作品,包括七种产品,理论上能够提供人类生活所需的七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水、纤维、糖、维生素和矿物质。它们的形状仿自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几种细菌,看上去有些奇形怪状,有的像融化的雪人,有的像石化了的柠檬。
乔安娜解释说,她的创作灵感源自于当今生物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很快将能够制造活体细胞,可用于人造食物,最终将有利于缓解世界范围内的食物短缺,不过这些科技产物可能和我们习惯的食物外形截然不同,这些食物作品的美学诉求,是要表现一种“更具感官冲击力,少一些科技和工业的味道”的概念。
食物搭建的小人国
在五花肉上冲浪,坐法国面包火车,来到花椰菜之森探险?在充满无穷幻想力的网红摄影设计师、日本微缩艺术达人田中达也眼里,看见的东西都不是现实中的实物,而是持续创造的素材或食材。

田中达也从小就喜欢收集各种立体小人、微型玩偶,这成为了他创作的起点;现在每天日常生活中,他随时随地都在思考各种创意,努力超越自己的创造极限。正如田中本人所言,只要视角改变,就可以发现生活中的有趣之处,或许你也可以令生活用品或者常见食材化身为艺术作品创作素材,来记录你每一天的日常。
甜点波普
生于1920年的美国画家伟恩•第伯(Wayne Thiebaud) ,以画小蛋糕出名,也因此被写入艺术史。伟恩·第伯不是糕点师,也从没有经营过蛋糕店,但是他是个挚爱甜点的狂热分子,他的“甜美”作品被称为“最美味的波普艺术”。

第伯画中的糕点橱窗透露出一种安静、美好的感觉,他喜欢色彩柔和、灰度偏高的颜色组合。艺术家把自己画作中的审美归功于在好莱坞从事设计时所积累的视觉经验。糕点橱窗、棒棒糖、冰淇淋是他绘画的主题,也投射出第伯所亲身经历的美国商品文化、消费文化开始大行其道的年代。
想象力月食
“月食”得名于“每月一食”,是 “想象力学实验室”中的一个长期艺术项目,由艺术家耿建翌发起。自2013年9月开启第一期后每月20日举办,每次邀请两组艺术家、创作者,由他们担当主厨创作16道菜品,饭局人数为20人。活动不仅限于艺术圈,一切与创意、创作相关的人士均可成为主厨,如建筑师、诗人、音乐爱好者。
徐震作品《蜂窝配酒》

UFO媒体实验室作品《USB》
将食材当做艺术去创作,无规则限制。仅有两条基本的原则:第一,所做的需要是没听说过的没有见过的没有吃过的;第二,不能对人造成伤害。它是在固定的时间、空间,发生的一期一会的集体经验,将想象力发挥到极致,连接食物与艺术。
张如愚作品《D._._》
火腿也有表情
在超市打工跑腿的时候,Karsten Wegene、Silke Baltruschat 和Raik Holst偶然地在冷藏柜的一块包装火腿中发现了一张“脸”。火腿的形状,鸡蛋、黄瓜、胡萝卜的排列完美,一看就想到爱德华•蒙克的《呐喊》。
这个香肠版的《呐喊》给了他们灵感,他们决定利用可食用性的介质去创造一些知名的作品,利用一些熟食像香肠、鸡蛋、泡菜等等去去创造艺术,娱乐一些名作。

编辑 - S
撰文-FSD
图片- 来源于网络
以上内容来自:
《周末画报》
美食&美酒公众平台“iTaste”
(微信公众号ID:mwicity)
   mwicity        
   iTaste周末画报
☝长按二维码或微信搜索“iTaste周末画报”关注我
懂品味 & 很美味 · 全球美食行动读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