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对世界的好奇心也会日渐加强,这时各学科入门普及读物就会成为家里必不可少的书籍种类。好的知识普及作品是最好的课外老师,让孩子一生受益。
给孩子的知识普及类读物中,科普类的有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十万个为什么》,历史类的有小学生必读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哲学类的有世界级畅销书《苏菲的世界》……
但我们会发现,很少有将科学知识与人文历史贯通起来叙述的文明史科普读物。
人类是怎样诞生?曾经怎样克服自然的折磨,怎样学习工作和思想,怎样征服了火和铁,又是怎样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丰富了科学领域?孩子们对人类的起源与发展一定充满了好奇!
关于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读物,相信很多父母的书架上都有一本《人类简史》。而今天我们要推荐的这套《人怎样变成巨人》,堪称“给孩子的《人类简史》”,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人类文明的故事,作者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米·伊林!
这套书可以给谁看?
这套书虽说是伊林为孩子量身打造,但它的受众会比大家想得要广,只是不同的年龄的阅读方式是不一样的。
在具体介绍这套书之前,我们先给大家一些阅读建议:
1、10岁以下的孩子需要家长陪读。
2、10岁及以上的孩子可以自主阅读。
3、这是一套大人也会感兴趣的书,文明史、科学史爱好者也可以阅读。
世界优秀科普作家中的典范
《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米·伊林
旧版《十万个为什么》中的伊林肖像
米·伊林是前苏联一位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同时,他也是俄罗斯“科学文艺”的创始人之一,是全世界青少年都熟悉的科普作家。
这位文理兼备的作者从小就酷爱读书,喜爱大自然,喜欢科学实验。童年时他常常观察和研究蚂蚁的习性,观测天空和星象。
此外,伊林喜爱俄国大诗人普希金,9岁开始就写了很多有关火星、热带森林、美洲豹和鳄鱼的诗歌。
他的代表作《十万个为什么》惠泽几代人,而《天气陛下》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大自然的文字》入选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仅苏联时期,伊林的作品在全世界就有译本近200种,语言44种,印数多达5亿册。
《人怎样变成巨人》由伊林和他的夫人谢加尔合著,40余万字,倾注了他们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孩子的爱。
长按二维码购买
风靡世界的故事版《人类简史》
01
全书共三册,展现了从远古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丰富图景
这套《人怎样成为巨人》一共三册,讲述了从远古时代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历程,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
从目录中就可以窥见,作者不仅理性地讲解科学知识,也感性地探讨社会分工、时间观念、思想困境……
这套书的时间跨度极大,从距今约170万年前的远古时代叙述到18世纪工业革命之前;
涉及的知识领域很广阔,几乎囊括了所有从小学到高中的课程,还可以细化到地理、建筑、语言学、人类学……
总而言之,作者将科学知识与人文历史贯通,为孩子多角度展示人类文明史和科学史,十分难得。
而且,这些知识都有完整的线索,绝非蜻蜓点水。
如前所说,这套书一共三册,四十余万字,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作者的讲故事线索:
第一册:
《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一部
——远古时代的自然与人类社会
第一部中,作者引导孩子探索自然的奥秘,人类的诞生。
为了使小读者能更好地理解生物的进化,作者选择了“分层”的策略描述大自然,森林从高处到低处分部了哪些不同的动物呢?它们在气候的改变中又是如何倔强生长?
随后,在人类与猿的对照中,人类进化的轨迹就一一铺开在眼前。
第二册:
《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二部
——从古埃及文明到罗马帝国的崩溃
第二部简直就是人类古文明的大型展览会
埃及人很高傲,只把自己看作“人”;

腓尼基商人一次次出海,世界越来越辽阔;

懂圆周率的巴比伦人,在建筑上取得辉煌成就;

古希腊自由的土壤孕育了十几位了不起的哲人

……
在具体描绘不同文明发展的过程中,作者着重写的是人们的心灵和智慧
第三册:
《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三部
——从封建社会到前工业社会
成吉思汗怎样踏上征服世界之路
东西方文化是怎样交汇,丝绸之路又产生了什么影响?
哥伦布、麦哲伦开启的大航海时代如何颠覆了世界?

教科书上简化的知识这本书会为孩子还原更多细节和视角

作者在书中还向孩子们介绍了那些坚持真理的科学家们:哥白尼、布鲁诺……
他们是真正的巨人。
长按二维码购买
02
以故事的形式,把人类历史娓娓道来
一百多万年的人类史恢弘复杂,如何轻巧地传达给孩子呢?伊林的方法是:讲故事
人类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人类自身的进化、文明的演进本就是一场激动人心的冒险。
大家都听过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和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故事,但讲述这个故事可没那么简单!
作者还原了当时威尼斯商人在码头打探消息的情形:他们打听去印度的新路、外乡商人带来的香料……
“他慌慌忙忙地向朋友和敌人们打招呼,现在顾不上算旧账了。 
大家有共同的灾难,共同的忧虑。 
“有什么新闻吗?”这个商人问每一个人。
“不好!”一个人说,“还是没有人要丁香。”
“肉豆蔻的销路也不比它强,”另外一个人接上去说,
“大家都担心从卡利卡特来的货物。” 
“领地的使节呢?难道他没有信来吗?” 
“正是因为他来信了,大家才担心。在那些信里,只有坏消息……” 
深夜,被白天的挫折和焦虑弄得意气消沉的商人点起蜡烛,拿出厚厚的笔记簿,
写着:”
《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三册
是什么让威尼斯的商人如此焦心?

原来,15世纪末期,葡萄牙人率先抵达印度,成为第一个到达印度的欧洲大国,他们从香料贸易中获取了丰厚的收入,还试图垄断印度洋上的香料交易。
这样一来威尼斯的经济就倍受打击,欧洲内部对新大陆和航海权的争夺愈演愈烈。
没有填鸭式地介绍,但是航海带来的贸易之争已经跃然纸上!
除了精心讲述的人类冒险故事,书中还会穿插许多哲理小故事
下面这个故事会让我们想起曾经的SARS病毒,和如今的新冠病毒。
原始人深陷对传染病的恐慌之中,但却缺乏对世界规律的了解,因而深陷恐慌之中。
伊林告诉我们:“无知引起恐惧,知识给予信念。”
能够流传下去的经典科普读物往往潜移默化地传递着知识与信念。
长按二维码购买
03
语言温情又富有美感,
培养孩子对文字的鉴赏力
伊林的语言才能在这本书里也发挥得淋漓尽致。
精妙的比喻往往会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发散孩子的思维。
地理老师会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地层,但不会这样介绍土地:“土地像一本大书,放在我们的脚底下。每一层地壳、每一层地层—都是这本书的一页。”
再来看看作者精心挑选的语言学例子,幽默风趣地应用了象声词。
在埃维人的语言里不光简单地说:“走”, 而是说:走着着”—迈着很稳健的步子走;走波霍波霍”——像胖子走路似的迈着沉重的步子走;走步拉步拉”——急不择路,仓仓皇皇地走;走劈丫劈丫”——迈小步子走;“走勾伏勾伏”——向前低着头,微跛着走。”
《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一册
可以和孩子一起模仿埃维人的语言哦!
“走——着——着”;“走波~霍~波~霍~”;“走步拉!步拉!”;“走劈丫,劈丫”;“走勾伏\勾伏\”。
04
互动性强,模拟研究过程
带领孩子发现问题,进行逻辑推理
读一本好书就是认识了一个新的老师。
那么,伊林和他的妻子是怎么和孩子互动的呢?
其实,好的互动就是让孩子自己在线索中找到答案
如果你本是一个猎人,却遇到了一片湖,想要捕鱼,此时你要怎么做?
伊林有自己的引导方法。
他引导孩子去推测:猎人是如何变成渔夫的?
于是孩子会设身处地以猎人的视角去思考问题。
这样一来,考古学家发现的各种奇怪工具就是是何种用途,也就有了答案。
这套书便是以这样设问—推理—揭晓答案的方式,结合着趣味故事讲述人类史。
装帧精美,收藏之选
这套16开,将近1000页,包含了精美图集的故事版人类简史,定价只要298元,现在特惠价199元。
 “学好语数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还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的家长out啦。
课程的安排从小学到高中是一个精细化的过程,最后演变成: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通用技术。
但是,知识的萌芽却来源于那些幼稚却很难解释的提问。
作为世界经典科普读物,这套书最大的优势在于作者独一无二的叙述,
选择这套书,让我们的孩子站在知识巨人的肩膀上。
长按二维码购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