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为一名留学生,这几天社交媒体转的很火的有一篇题为被殴打的23岁中国女留学生与被歧视的中国人的文章。
文章总结了最近在世界各地的中国留学生因为新型冠状病毒而被歧视的一些例子,也由此引出对很多人以偏概全,比如用高犯罪率去攻击黑人的行为的反思,最后很鸡汤的鼓励大家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不要让歧视和仇恨蔓延。
很正的一篇文章,是在最近肺炎蔓延的大背景下难得的没怼点什么的“好文”。
虽然如此,文章却仍然是“标题党”,而且99%的篇幅都在罗列全世界范围内中国人被歧视的例子,至少我快看到最后的时候已经累积起了一定的仇恨。
这个时候,如果文章再适时的抛出一些激进的结论,那估计可以直接带走相当一部分人,播种仇恨就成功了。
这篇文章没有这么做,但是很多10万+的文章都是这样的。
不可否认,你的社交媒体在很多时候正在逼着你站队,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的撕裂。
2. 
这是经济学里的前沿研究问题之一 - 斯坦福大学经济系教授Matt Genzkow就在研究“人们的观点到底是不是比以前极端了”。
一个比较流行的解释是:社交媒体的锅。
这个锅分为两部分,一是社交媒体本身为了吸引你(用户)而应用的算法(只给你推送你喜欢的内容),二是用户(比如博主大V)为了吸引粉丝而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更激进的内容。
对于第一点,社交媒体导致大家可以“订制”/“订阅”信息 - 比如脸书(Facebook)会根据你的“喜好”给你推送让你“赏心悦目”的新闻。所以如果你X,你就只会看到X的信息,越来越X(自行把X替换为你两只手的位置) - 人逐渐就只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了。
这也叫同温层效应你只会跟与你相似的人交流,接到的都是正反馈。
而对于第二点,我要引入一个概念:网络言论自由成本。
在任何地方、任何场合、以任何方式发表言论,都是有成本的。
比如你如果当着一个人的面说ta的坏话,那你最直接的成本就是可能被揍。
严重的包括面临道德的谴责甚至法律的制裁等等。
一般来讲,你的言论传播越广,你的言论成本就越高。很简单,你只针对一个人说了一句坏话你觉得只有一个人过来揍你,结果你的成千上万听众中有数十个人都觉得不爽然后都过来揍你。
但是在所有的言论发表方式中,发表网络言论是成本最低的传播范围最广的方式。
在互联网世界,你可以“畅所欲言”,没有人会过来揍你,没有人会当面和你对峙争吵,最多被封号被禁用,那大不了老子再注册一个就行了。
无论你的言论多偏激,你总能找到自己的小团体,形成自己的“同温层”。而发布这些言论的代价基本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计。
这就会导致一个结果,人们都倾向于和那些距离自己观点最近的人结盟。比如我今天刚刚因为新冠病毒被歧视,心中颇为不爽,这时我看到一篇告诉我要保持理智将心比心的文章,我会觉得同意其中的观点但是心里仍然堵个疙瘩;接着我看到另外一篇大骂歧视中国人的外国人并且言辞激烈的文章,刚好一吐我心中恶气,我大概率会立刻点赞关注甚至转发。
先不要急着批判这样的想法,换位思考一下(比如你就是纽约地铁遭到人身攻击的女孩子),很多人都有可能这样做。
这就导致“中庸之道”不好用了,毕竟现在大家鸡汤喝的都够多了,想来些猛料了。
在社交媒体网络世界,“键盘侠”“喷子”们的肆无忌惮会让比较中立的内容受到两方的攻击,而比较极端的内容最多只会受到来自另外一方的攻击。
他们很多时候更直接:“别和稀泥装老好人了,来吧站队吧。
毕竟众所周知,理性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是大众最欠缺的。
特别是当这些问题被打上“爱国”“民族主义”“阴谋论”的标签,那更是似乎不得不站队了。
比如前有所谓“中国科学家隐瞒数据结果为去国外英文期刊发论文而不全力投入抗击疫情”的胡诌八扯,后有“新冠肺炎病毒有插入HIV基因是(外国势力)人为制造的”阴谋论。
流量是我的信不信由你,你要是发表中庸论调不站队支持一方自有宣传机器喷子水军等候着“不爱国”“太天真”的你。
那些网上喷的最凶的,拉出来看看真人保准现实生活中一个比一个怂。
3. 
所以朋友们,一个人如果想变得客观并且保持一个理性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就不能光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沆瀣一气”,也要认真听取和你相悖的意见。
不要只依赖单一源头就得出结论,在生活中多培养自己理性和逻辑思考的能力。

但其实我个人并不是特别担心这个问题,因为我觉得人们对任何事物都会有厌倦的情绪,时间久了自然会寻找一些新的不一样的事物。
毕竟天天喷也挺累的吧老刺激一个地方还能总高潮嘛?
就像我之前主要看各种健身up主的视频,导致我的油管推荐全是这样的视频,满屏的大肌肉棒子+大胸长腿蜜桃臀小蛮腰让我开始审美疲劳甚至厌烦抵触,现在有时反而看看宋东野高晓松的大腹便便还挺舒服的。
这个不去健身的借口真是妙极了。
----


上一篇文章: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