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明明开始现代化,为什么却走上法西斯之路?
1895年开始,短短几十年的日本,如何狂热扩张,又怎样走向自我毁灭?
看理想最新节目《日本帝国兴亡史:1895-1945》将为你抽丝剥茧,从历史视角解答以上这些问题。节目现已上线看理想App。
复旦大学历史系青年研究员、东京大学博士商兆琦,将从“内政、外交、军事、历史人物”4大关键词出发,一档节目涉及日本的政治史,外交史,军事史和人物史,带你重新理解这50年间日本帝国骤兴骤灭的历史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立刻收听「日本帝国兴亡史」
01.

梁文道:为什么要听这档节目?
100多年来,中国人与日本似乎一直有一种特殊的情意结。
回想以前,在清末的时候,当时中国就有很多的政治家、革命者以及知识分子,对于日本充满了各种各样矛盾的感情。
比如说日俄战争,明明大部分的陆地战争都是在我们中国的土地上进行,造成了生灵涂炭,但是日本战胜了俄罗斯,却让当时很多中国的人非常兴奋,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他们看到原来亚洲的国家、后发的国家,是有可能击败老牌西方殖民帝国的,也就是说,日本算是亚洲兴起的第一个强国,至少在近代如此,这一点让很多中国人觉得看到了希望。
我们看到近代以来,我们有一批一批的留学生,在日本学成归国,我们在日本学回来了很多的革命思想,甚至带回来了最早的马克思主义。
然而,我们今天大家都晓得,日本又带给我们巨大的痛苦。
从甲午战争开始,一直到后来的抗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今天都让很多中国人印象尤深,相关的电视剧、小说、电影,作为题材是屡拍不绝。到现在,很多人一谈起日本,似乎还会咬牙切齿,这到底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有没有试着,从日本的那一面,去考虑这一切背后发生的逻辑?
有没有试过从日本学者的研究,站在日本的历史发展的角度上去重新思索,日本是怎么样一步一步地成为一个当时在世界上面占据了一方角落的霸权?
日本如何可能,自从明治维新之后,迅速崛起成为一个全球强国,在林立世界舞台之上?但是为什么又必然走向后来的扩张之路?
我们说必然,但它真的是必然的吗,还是偶然的?
这段历史,今天重温,不只是因为跟我们中国人息息相关,我们需要了解另一方的故事,更重要的,可能是我们也需要思索——
在大国崛起的过程当中,面对着怎么样的诱惑、面对着怎么样的机会、如何避免以前的人所犯的错误,如何为自己找到一个更清晰、更可行的前路?
这就是我们推出这一档节目《日本帝国兴亡史》的基本立意。
如果你想了解日本的近现代史,如果你想了解,日本侵华战争背后种种深沉的历史原因,这是唯一的选择。
02.

商兆琦:这档节目将帮助你了解什么?
成功的经验往往可以复制,但是失败的教训总是被遗忘。
因为人类不愿意吸取教训,所以历史经常上演重蹈覆辙的悲剧。了解日本的失败,或许能让这段失败的教训遗忘得慢一点。
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近代化,经历了很多曲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最终失败了。因为明治时代结束后仅仅20多年,日本就异变为了一个“天皇法西斯主义”国家,成为亚洲人民和世界文明的大敌。
关于日本在近现代异化的故事,在之前我的节目《明治维新10讲》开了个头,这次的节目可以好好说一说异化的具体过程。
这个节目的标题《日本帝国兴亡史》,之所以取这样一个名字,是因为我想围绕下面这个问题,展开这段讲述,这个问题就是,日本是如何对外扩张的,又是如何自我毁灭的?
日本的对外扩张和自我毁灭,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像吹气球,气球吹得越大就越危险,越接近破裂。
当日本把版图从区区四岛,疯狂扩张到半个亚太地区的时候,也就是它即将破裂成碎片的时候。可以说,日本的对外扩张和自我毁灭,是并列前行、交互作用的一个过程。
这个节目,我不光会介绍这样一个历史进程,还会和你一起分析,这个进程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具体来说,就是希望帮助你了解:
第一,究竟是怎样的内部结构,支撑了日本的对外扩张,又导致了日本的自我毁灭;
第二,在这样的历史过程里,日本的天皇、政治家、官僚、军事精英和普遍民众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
第三,作为这一进程外部背景存在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期,世界局势的演变。
关于这50年的日本史,你在中学的历史课上多少都学过了一些。无论是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和后来的太平洋战争。关于这些历史事件,就算不能讲出个来龙去脉,也有个大致的印象。
不过,促使这些历史事件形成和发生的背景、事态发展的具体过程、主要人物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他们的动机和构想,包括他们推动事态发展时采用的伎俩,关于这些你可能就不太了解了。
而且,如果要进一步追究,这些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动因和发生机制,比如说政治制度作用,社会的变迁和国际秩序的演变,那就需要更加专业的研究和分析。
为了弄清楚日本为什么对外侵略,以及是怎么对外侵略扩张的问题,我们就必须深入到日本当时历史脉络中去,从国家制度,权力构造,从政治精英和军事精英的构想,从国际环境的变迁中找寻答案。
03.
听完这档节目,希望你能收获什么?
介绍这样一段历史,就如同在迷雾中攀登一座大山。为了不迷失方向,需要遵循一些线索,来指导我们的旅程。
我为你准备了“四条线索”:内政,外交,战争和历史人物。
简单来说,内政,是国内的体制和政策;外交,是对国际体系的适应和应对;战争是有组织的暴力冲突。
战争又可以分为内战和外战。内战是为了改变国内的体制和政策,外战是为了改变他国的体制和政策,进而影响国际秩序。
日本在这50年间经历过数次外战,但没有打过内战。不过,如果我们把军事政变,比如说五一五事变和二二六事变等看作内战的话,那么日本的内战一点也不少。
最后是历史人物。社会是一拨又一拨的人进行角色扮演的舞台。各种角色之间不断的、无数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历史。
所以说,没有人物就没有历史。
这个节目会涉及日本的政治史,外交史,军事史和人物史
我会努力把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编织串联起来,构成一幅比较完整和立体的画面,呈现给你。
说完了四条线索。接下来说一说我们节目的态度和立场。
日本这50年的历史,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那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这段历史呢?
坦白来讲,我们很难心平气和,置身事外来讨论这段历史。这首先是因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之深,带给中国的苦难之重,是无论如何都不能被遗忘的。
其次还有一些右翼份子和不负责任的政治家,屡屡想要正当化这段罪恶的历史,模糊日本的罪责。
对此,我们首先要明确的一个立场是:侵略就是侵略,罪行就是罪行。
日本犯下过滔天罪行,是责无旁贷的加害者。不管提出多少借口,都不能否认这一点。坚决谴责残害生命的罪恶,是对历史的尊重,是对人类道德的维护,也是我们讲述这段历史的底线。
节目的第二个立场是,“论据在前,观点在后”,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来展现这段历史。
虽然我们对日本的侵略保持义愤,但是我们不能让“态度”取代“事实”,不能让“观点”大过“论据”。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文章,总是先确定了自己的观点,然后再找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种“观点在前,论据在后”是无法揭示出历史的纷繁复杂的面貌,也做不到对历史的真正反省。
所以,这个节目首先不是要抨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滔天罪行,批评日本右翼对历史的篡改。而是想要客观,准确地分析和揭示出日本帝国的形成,发展和崩溃的历史轨迹。
或许有的朋友会担心,如果也把日本的视角引入进来,来理解了这段历史的前因和后果,是不是意味着对日本的罪行进行辩护呢?
我想,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就像科学家研究一种病毒,研究它的发生机理,这不是要为它们进行辩解,而是为了要从根本上克服它们。
历史研究,归根究底是为了理解过去,为了搞明白人类究竟是个什么存在,这个最根本的问题。
最后,这个节目的目标只有两个:
第一,做一座桥梁
把学术界的成果尽量通俗易懂地介绍给你。
第二,做一把梯子
帮助你从已经习惯了的视野中解放出来,看看不一样的历史面貌。
至于这两个目标能否实现,只有请各位听众朋友来判定了。 
节 目 主 讲 人
节 目 详 情
🗻点击阅读原文,即刻进入节目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