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在越南胡志明市,市民佩戴口罩在超市购物。 (新华社/越通社/图)
全文共1405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 不能排除个别出口国家出现物流停顿的局面,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粮食进口。这种影响首先会体现在价格上,而不是供应缺口。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 关不羽
责任编辑 | 陈斌
路透社援引越南政府声明称,在3月28日前,越南将暂停签署新的大米出口合同,以检查是否有足够的国内供应来应对新冠病毒疫情的暴发。这一新闻在国内快速传播,引发了对我国公众对粮食安全的关注。关注当然是必要的,“民以食为天”,粮食供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没必要过度紧张。
首先,越南暂停出口的决定是出于疫情考虑的紧急措施,目前还在评估阶段,没有理由认为这一措施会持续。迄今为止,没有证据表明疫情对全球粮食产量会产生重大影响。从疫情传播的模式看,主要危害是人口密度高的大城市,农村地区受到的影响较轻。中国疫情最重的是中部重镇武汉,意大利则是北方经济重镇伦巴第大区,美国的纽约和英国的伦敦情况也让人担忧。相对而言,疫情重点国家的农业地区都相对平静。
而且,世界大米出口前三名印度、泰国和越南的主要水稻产区纬度较低,进入夏季较早,疫情的威胁应该会降低。只要生产不受重大影响,爆发粮食危机的可能性有限。
其次,一些自媒体为搏眼球打出了“越南作妖”之类耸人听闻的标题,或明或暗地将事件指向针对我国的阴谋论。这是一种明显不负责任的态度。从我国粮食进口的结构看,虽然从越南进口的大米数量排名第一,但是总量不过区区47.7万吨。与我国上一年度还对外出口的277万吨相比,只是个零头。加之从越南进口的主要是碎米、低端大米的工业原料为主,缺口补上并不难。我国大米进口总体上是结构补充,而不是数量补缺。越南进口进入低端市场、泰国进口针对高端市场,大米基本需求的对外依存度并不高。因此,越南或其他国家不会为了为难针对中国禁止出口粮食,因为那只会为难他们自己。
其三,国际粮食贸易总体上供大于求,主要粮食出口国还有很大增产空间。比如我国进口小麦的主要来源地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都有大面积的休耕土地、闲置土地,生产能力是有充分保障的。站在其国内政治角度分析,这些发达国家的政府不可能做出无端禁止粮食出口的决策,也很难去冒着失去农业人口的“大票仓”搞所谓“粮食战争”。
看起来,越南此举更多是为了回应国内对自身粮食安全的忧虑,而不是针对我国。越南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期,其对外汇的需求程度堪与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阶段相比。如果长时间停止粮食出口,对越南的经济发展也绝无好处。
疫情之下,中国进口粮食渠道的安全威胁不是供应国断供,而是疫情导致全球物流体系瘫痪。也就是说,买不到粮食不太可能,买到粮食运不回家才是问题。全球物流体系庞大、环节众多,出口国的国内物流、口岸运行受疫情干扰的可能性远大于疫情导致粮食减产。不能排除个别出口国家出现物流停顿的局面,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粮食进口。这种影响首先会体现在价格上,而不是供应缺口。
至于疫情冲击下的粮食供应安全,我们没有必要过度担忧。但是,越南的禁止出口令确实是个不祥之兆,这次疫情确实对全球经济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最为严重的就是,大众恐慌情绪让政府更多干预市场经济活动。这种形势如果发展下去,将会影响国际贸易体系的正常运行,引发国际关系的紧张程度加剧。作为国际贸易体系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中国应该对此有所警惕。我们不希望看到以邻为壑的举动,而是与邻为善、尊重国际贸易体系。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