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稀少,只有1%的人才吃过的,中华秭归血橙来啦!和一般的橙子截然不同,血橙的果肉无比细腻、爽口。
当你切开一个血橙时,你会看到它天然红色的果肉,晶莹剔透,粒粒分明,一颗颗艳丽的红宝石紧密排列着,宛如少女娇艳欲滴的红唇,叫你忍不住想咬上一口~
新年的第一场雪正是赶上了秭归血橙下树的时候,一般的橙子为了避免冻伤,会在下雪前就摘下。
但是今年的中华秭归血橙,可是在树上过冬的!历霜冻的血橙,果肉更红,肉质更鲜嫩,味道更绝美~
捧起血橙,一口下去,感觉满嘴都是果肉,完全不会有渣!
咬破果肉的时候,果汁瞬间迸出来,和着果肉一起下肚,你仿佛在将一壶清酒入喉,绵柔悠长的果汁顺着你的喉咙蜿蜒而下,这种滋味也只有吃过血橙的人才能体会了。
珍稀血橙 漫长生长
虽然普通脐橙很多在11月就开始上市了。但种植血橙的果农并不着急采摘,因此这批血橙比普通脐橙在树上多呆了60天,让糖分和芳香烃充分累积沉淀,才拥有了这样天然的好味道~
在别的橙子已经摆上果盘的时候,它还悠闲地在树上积累营养和糖分。现在,正是吃血橙的最好时候!

秭归中华红血橙,现外滩十六铺有售

两种规格可供选择:
4.5斤装,销售价45.9元

9斤装,销售价84.8元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血红果肉 爆炸出汁
血橙的果汁多到什么程度?吃完一个,你会发现满手都是它的果汁,就像用橙汁洗了手一样。
八分甜二分酸,榨汁率高达75%,拿一个切开,你会看到,橙黄色的果皮下,包裹着一颗红橙橙的果肉。
这种红,是纯天然的红。有点像是西柚果肉的红色,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果肉粒粒分明,晶莹剔透,看起来就像一颗红宝石,馋得小伙伴们直流口水。在口感上,粒粒鲜嫩更是将血橙美妙发挥到了极致。
带着8分的甜润与2分天然果酸味,酸甜比例完美融合,是大自然给予血橙的厚爱与馈赠。酸甜可口,正好适合冬天开胃、解腻。
你别看它个头一般,果汁却非常惊人。榨汁率高达75%,用一个就能榨出满满一杯橙黄色果汁。
正宗血橙 只在秭归
中国产血橙的地方有好几个,但并不是所有地方的血橙都好吃。
只有海拔300米以下、阳光充足、土壤营养、水质纯净的河谷地区,才能孕育出鲜嫩美味的血橙。
血橙属稀有品种,种植环境要求极为严格。秭归地处北纬36度最佳脐橙带,被誉为中国脐橙之乡。
天地间最好的树与果,生来就偏爱这个依山傍水的地方,垂直海拔从200米攀升到1800米,在此吸收峡江精华。
这里冬暖夏凉,年均气温20℃,土壤有机成分20%以上,年平均日照时间超过2500小时,非常适合血橙积累糖分和营养。
只有种植在海拔3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阳光立体照射,长江弯道沉淀的土壤营养和纯净的水质,才孕育出肉质鲜嫩的血橙。

秭归中华红血橙,现外滩十六铺有售

两种规格可供选择:
4.5斤装,销售价45.9元

9斤装,销售价84.8元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果农用心 鲜果有情
世代住在这里的人,非常珍惜这片自然恩赐的好土地,他们坚持人工种植,施用农家肥,不打农药,用粘虫板、诱蛾灯等物理方法灭虫。
为了让每一颗血橙都能充分吸收阳光和水分,这里的人会不断优化种植技术和方法,并定期给果树剪枝。
这里的每一颗血橙都坚持树上熟、不打蜡、不打甜蜜素,最大程度保留它的自然风味。
比普通橙子营养高3-5倍,还能抗氧化!

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贫血的补血良品;
②含促进血液循环的最佳精油,有效改善人体的贫血状况;
③能温润补血,改善手脚冰冷现象;
④改善肤色,促进皮肤细胞再生;
⑤具清新的香味,能振奋思考及情绪。
PS:血橙因其含有维生素C高,能促进青少年正常发育,故被写入2019年广东省地理会考试题。
血橙富含番茄红素和花青素,营养含量是普通橙子的3-5倍,被誉为“橙中皇后”。
大家都知道,花青素是一种很好的抗氧化剂。而血橙天然的红色,使得它的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C的20倍,维生素E的50倍。
血橙号称作水果界的“暖男”,不仅可以抗氧化,还能促进细胞再生,改善肤色,让皮肤变得更光滑。深受女性朋友的青睐~
血橙还是一种富硒水果,其含硒量是食用菌的100倍,大蒜的400倍。多吃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还能抗癌。
血橙中含有的20%左右的果糖和葡萄糖,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老人、小孩和孕妇都能吃。
另外,血橙还富含β胡萝卜素、花青素苷等成分,常吃不仅能帮助保护视力,还能温润补血。
都说应季的水果最好吃,现在,树上自然成熟、饱满多汁的应季血橙来了。

不管是直接吃、榨果汁,还是送亲朋好友,这颗血橙都能满足你~

秭归中华红血橙,现外滩十六铺有售

两种规格可供选择:
4.5斤装,销售价45.9元

9斤装,销售价84.8元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十六铺生活家爱买好物
(点击图片查看)
电商合作
电话:15601754903、021-52993166

邮箱:[email protected](请将产品详情及合作意向一同发往邮箱)
关注微信公众号:【外滩TheBund】the-Bund,查看更多好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