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U,取自苏联物理学家列夫 · 朗道(Lev Davidovich Landau)名字最后三个字母,而它无疑是 2020 年柏林电影节中一个耸人听闻的代号。这部电影本意展示这位天才物理学家的一生与国家的关系,但在三年多的拍摄中,却由人物传记片上升至一场牵涉 3 万多人的社会实验。观看本身,已经是一场不由自主的参与。
列夫 · 朗道被称为「世界上最后一个全能的物理学家」,在 1962 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影片聚焦于他生活的 1930 年至 1968 年,在此期间,真实的苏联发生着巨大的裂变。斯大林的统治下,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工业生产总值曾跃居世界第二;1932 年至 1933 年间,乌克兰大饥荒爆发,造成了至少约 250 万人死亡;1937 年至 1938 年是苏联的「大清洗」时期,不少军界、经济、科学和艺术界人士被肃清,列夫 · 朗道也在当时被捕入狱,直到 1940 年才被释放。
列夫 · 朗道被称为「世界上最后一个全能的物理学家」
我们已经习惯了历史以再造的面貌进入屏幕,但人呢?在更迭的时间里,他们像一个预言者般重复着编排好的命运,允许感知,允许表达,允许利用表演重塑人物,同时还被允许真实地醉酒、做爱、审讯、测试。这种还魂式的表演状态,让所有人都被逼至一个道德边缘,包括观众:我们该如何观看和理解「艺术」,它是否天生拥有豁免权?
在 DAU 的官网上,数据堆砌出了这个庞大项目背后的勃勃野心。392000 次试镜、40000 套服装、12000 平方米的布景,400 位主角与 10000 临时演员,最终输出了 700 小时的 35mm 电影,14 个系列长篇,8000 小时的对话录音。们生活在苏联研究机构的布景中长达三年,可以选择自愿退出,但一旦留下,则需要遵守导演制定的规则:真实地活在这个时代里。
即将上映的 DAU 系列作品:The Comformists
恰恰是这一系列量化的数据,让这部影片一出场就被套上了「神剧」的光环。随后,一个项目,一种实验,一场运动的概念随之释出,为这种沉浸式的拍摄与表演赋予了不同超越影像的理解。DAU 本身已经作为一种符号,它既是讳莫如深的标签,同时又像一颗黑色心脏频频涌出坏血。

2020 年柏林电影节展映的是 DAU 系列的两部作品:《娜塔莎》(Natasha)和《退化》(Degeneration)。无论人物或剧情,都是 DAU 的一个切片,列夫 · 朗道早已成为线团里那个线头,缠绕在其身后的一众影子才是 DAU 的主角。虽然两部影片场刊的综合评分并不高,但影展最后授予了摄影师于尔根 · 俞格斯银熊奖。摄影机一直都在,同时依靠它来传递的暴力、血腥、眩晕的画面。虚构其实是创作的安全距离,某种程度,不断强调 DAU 的真实与沉浸的同时,会为所有当下加上更为残忍的滤镜,因为真实,让这一切的张力发挥至最大。同样的,对于演员而言,表演本身就意味着某种抛弃自我的进入,这种进入伴随着妥协与牺牲,他们可能的确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有着安全的保护,随时可以离开的权利,唯一令人颤栗的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里。规则唯一制造者,无疑就是导演本人。这种极端的权力诱惑从戏内延伸至戏外,同时又呼应着属于故事本身的极权社会。在《退化》这部长达 6 小时的影片最后,描绘的是真实的新纳粹暴力人士进入至这个封闭的国家中,时间超过 1 个月,与剧组的演职人员共同生活。在真实的世界里,这几名新纳粹人士都曾因煽动种族仇恨罪在俄罗斯被判入狱。

2020 年柏林电影节展映的 DAU 系列作品:《娜塔莎》

真实会为谁来指路?巧合的是,与列夫 · 朗道同一时代,在主宰着德国历史的阿道夫 · 希特勒旁,是野心勃勃的女导演莱尼 · 里芬斯塔尔。1934 年,她站在纽伦堡路特波德竞技馆上眺望着集会中的精兵,为了拍摄《意志的胜利》,希特勒赋予了她调用十万名士兵的权力,她成了整个阅兵场上唯一的女性,为心目中的英雄制造最为强大的形象。属于极权意识下的恶其实并不新鲜,它就是往日的罪证,如今被反复显影,搬上荧幕。DAU 导演伊利亚 · 赫扎诺夫斯基身边同样拥有一个始终支持他的寡头投资者 —— 谢尔 · 阿多涅夫,这位神秘但低调的富翁,对他的审美与能力有着绝对的拥护。

2020 年柏林电影节展映的 DAU 系列作品:《退化》

在放映之后,俄罗斯女权主义网站 kkbbd.com 发表了一篇公开信《三问柏林电影节》,直指以艺术之名带来的暴力与虐待,以及政治的美化。导演伊利亚 · 赫尔扎诺夫斯基则乐观地认为,他这部众人皆知的反体制故事电影可能会引发俄罗斯电影放映方式的巨大变化:「我敢肯定,这部电影一定会在俄罗斯上映,因为它绝对不是关于色情作品或暴力电影,电影里的性或暴力元素不是关键元素,这些只是有关于人类脆弱内容的一部分故事内容。」他也始终表示,所有演员都是自愿的,你需要为参与这个项目的体验自我负责。

即将上映的 DAU 系列作品:Nikita Tanya
「楚门的世界」的前提是不自知,在这一点上,DAU 有着合约与条例,更重要的是,有着镜头的跟随意识。即便每个人都会有忘我的时刻,但镜头本身也强调着你的表演,刻意的疯狂,恰恰是镜头带来的副作用。离大众理解最近的是真人秀表演,从 1999 年荷兰开启的《Big Brother》综艺早已延伸出众多不同主题的系列,取自乔治 · 奥威尔的「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恋爱式、乌托邦式、职场式,无论衍生的系列有多少种,叙事法则仍然是时间、故事、地点。当中的剧情充满混合着直觉与策划,伪善与真恶可能会同时存在。这种表演模糊了现实与虚构的边界,但也很快带来了厌倦,疯狂一旦遭到滥用,它与流行一样平庸。
即将上映的 DAU 系列作品:Katya Tanya
沉浸式空间中的真实反应被导演诠释为「即兴创作」,就和布勒东倡导的「自动书写」(Automatic Writing)一样,认为人的确会在无意识之下,写出意象与意象之间超常规的连缀,这是一种通灵式的伟大。那么这种类型下的表演,是否也不过是一个自以为是的幽灵,四处游荡。
假如这段影片有投资,有导演,有制片,这就必然地需要观众的出现。放映的现场中,每个人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他们与影片的关系有许多种。观看电影带来的体验从最初的杂耍把戏,到后来的造梦机器,甚至进化成升维的体验方式。共鸣来自哪里?街道?田野?祖先?信仰?还是那只伸出的巨臂。行动的人能最先感受到他,在第一批获得观影机会的人,已经在不同网站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即将上映的 DAU 系列作品:The Empire
一般而言,电影理论研究主要考虑观众职能,也热衷于提出观众和影片之间的关系的可变心理学模式。在众多电影评论学者的讨论中,「观看」延展出的行为与欲望集中于利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以此研究「看电影」这一体验。劳拉 · 穆尔维也使用精神分析法,阐释控制各种形象、色情的观看(Looking)方式和奇观(Spectacle)。他们相信,电影式的欲望、社会意识形态,剧场体验都可以塑造出「观者」这一群体。观众始终在面对一个艰难且悠久的问题:风格和内容孰轻孰重?
即将上映的 DAU 系列作品:Nora Mother
伊利亚的老前辈,来自苏联的爱森斯坦是世界电影史上真正的先锋派,他的实验只使用了看似最为简单的方式 —— 蒙太奇,就挑战并改写着世界观看的秩序。在他的论证蒙太奇的许多著作中写道:如果剪辑得当,「蒙太奇能够成为富有创造性的重塑现实最有力的武器。」他同时认为影片可以影响和培养观众,甚至可以改造观众,从而试图「设计」和预测出一定形式的可能效果。 DAU 使用的是沉浸式的「设计」,这个设计耗资庞大,争议非常,但形式带来的意义并没有多强烈,除了提供极权的隐喻与恶的想象,表演退缩至一个牢笼之内,其实成为了另一个电影工作下的一个畸形样板。
即将上映的 DAU 系列作品:Brave People
在 Judith Mayne 的《电影与观看学理论》一书中,将「观者与电影」这一关系的集合称为「Spectatorship」,观看关系的研究中心并不只有看电影这一行为,而是观众观看电影这一方式是否具有快感。观众与电影之间的联系也并不仅仅局限于观看者与电影屏幕之间,同时也应将观众离开影院后的延续关系考虑进去。观看关系将归根于电影运作、电影消费以及具有象征意义的电影神话。
即将上映的 DAU 系列作品:Sasha Valera
除了在影展上放映外, DAU 同时延伸出另一个交互项目,在巴黎夏特雷剧院和城市剧院设置了特别的展映,从 2019 年开始不间断地放映 DAU 系列影片。「给我惊喜。」这成为大部分人进入 DAU 的心理暗示,但事实上,这种沉浸式的交互项目甚至就跟当下的密室逃脱一样的逻辑。一切程序清晰明了,买的不是票而是 VISA,没收象征与外界相连的手机,进入以「欲望」「母性」等关键词命名的空间,手中有一部电子导航(DAU Phone),同时由演员进行着一系列苏联式生活的戏仿。观众除了可以加入对话外,并不能进行更多。更多的鼓励是,你可以去购物、用餐和喝酒。
即将上映的 DAU 系列作品:Nora Son
观众在此时此刻看似能体验更多,参与更多,剧院设置的项目不仅是观影,还涉及心理实验、戏剧表演,同时每个参观者又被全程记录。款待我们的,是复杂又略显尴尬的自我麻醉。大型复刻故事的项目,不仅在迪士尼即可找到,在诸如英国 Beamish 这类利用 120 公顷地复刻 19 世纪英国的主题博物馆中也能找到。DAU 只是在尝试更为激烈的的叙事,与苏联体制带来的「异端诱惑」。
「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已经征战多年,众多美学运用也在重申艺术的目的就是艺术本身。对于观众而言,比起讨论影像本身,莫过于心底有一个更为深重的测试 —— 你到底希望这是一个哗众取宠的概念,还是一场真枪实弹的实验?

撰文:Ewbar
编辑:Chuyu
图片来自网络

编排:Lu Wang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