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家长们吐槽孩子时,除了细数孩子的缺点,还总要再加上一句“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似乎在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为标准,衡量自家的孩子时总觉得自家孩子不太完美。
但正如美国童书《野兽国》中所说:不完美的小孩最真实,也最可爱。我们培养孩子,究竟是希望他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今天推荐的这篇文章来自一位有十多年教学经历的高中老师,希望对你有所启示。
文 | 弦歌缓缓,高中语文老师,文学与教育学双硕士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
作为领先的国际素质教育平台,少年商学院通过世界名校通识课帮助6-15岁孩子发现兴趣并树立目标。
我想问刚刚点开此篇文章的你一个问题:作为父母,你会要求你的孩子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吗?
如果你尚未为人父母,你也可以做一个假想:假如你是一个孩子的爸爸或妈妈,你会要求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吗?
我相信,有一部分的人回答会是:会的,我会要求我的孩子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为什么呢?
因为“善良”是一种被普遍认可的美好,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美好的人。
01
当侄子问我“金鱼可不可以捞起来吃”
讲一个我生活中的真实经历吧——
我有一位同事,家里常年养鱼。每当有小鱼去了天堂,同事的女儿送小鱼走的时候都会难过得哭一场。
我们家原来也养鱼。我侄子两岁多的时候,天天扒着鱼缸问我:“咱们把小鱼捞出来做熟吃了行吗?”
有小鱼去天堂,他一点儿不伤心,还乐得直蹦高:“可以吃掉吗?可以吃掉吗?可以吃掉了吧?”
你说同事的女儿和我的侄子对待小鱼的态度,有好坏之分吗?我认为没有。
善,原本就是一种天性和本能。有人有,有人没有,特别正常。不违反原则和底线的情况下,没有谁更高尚。
我侄子,完全是一个吃货属性满级的钢铁直男。我对着公园池塘里游来游去的小鱼给他念:“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他完全不感兴趣,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个鱼到底能不能捞上来吃了。
后来他知道不可以,他就及时停止了这个想法,这就是守住原则和底线。
但是他看见鱼,想的是把鱼吃掉,这个本能的想法,没有错,我也没有纠正过,哪怕我和他的想法是两个极端。
有一次我们家猫在没人看着的情况下捞出一只小鱼吃掉了,我难受了一个月,主要是那种愧疚无法释怀。现在过去好几年了,想起来还是难受。
我听到侄子说捞出鱼吃掉的时候会有生理性不适,觉得太残忍了,可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用我的这种心态去改变我侄子。
我俩具有不同的天然属性,哪种都不算错。他看见鱼就想吃掉,也不能说明他不是一个好孩子。
我带着他给山区的小朋友捐东西的时候,他在无人要求无人提示无人引导的情况下,主动拿出了自己最最最宝贝的玩具。他说:“这个玩具太好了,但是我玩过了,我也想让那里的小朋友玩一玩。”
这样的孩子,我们能说他是坏孩子吗?
那么哪种行为令人反感呢?就是看见小鱼去了天堂,明明很想吃掉或者明明没有任何感觉,硬要挤几行泪,对所有人说自己很伤心。
我们暂且不论看见鱼去了天堂不觉得伤心甚至还很想吃掉远远算不上小人,即便是小人、真小人,也好过伪君子。
02
人设立得越多,倒塌得也越快
现代人的大多数苦恼,来自于活得挣扎。不敢去接纳和面对真实的自己。当这样的人成为了父母,他们就会下意识地去追求让孩子成为别人眼里的“完美小孩儿”。
不单是“善良”,世间所有美好的标签,他们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拥有。他们内心有一个“完美”的模板,费尽心思地执着想把孩子打造到可以恰恰好地装进模版里。
我们在一线教学过程中,也经常会发现被家长对“完美小孩儿”的追求所影响的孩子。

他的喜好,他的憎恶,甚至他所想要展现和成为的模样,都以别人的评价为标准。他们很想要面面俱到,但是人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于是其中的一部分孩子就逐渐走上了“伪装自我”的路。
这样的孩子,一旦长大,他很可能会成为一个“永无止境”的人。
乍听起来,你或许会觉得“永无止境”也没什么不好。但是这种追求“完美”的永无止境,实际上是一个怪圈。
一旦陷入这个怪圈,人就永远无法满足于自己现有的“标签”。
比如一个容貌身材都到极致的美人,她不满足于美人儿这一个标签,还想给自己加上善良的标签,加上善良的标签还觉得不够,又想给自己加上才女的标签,加上才女的标签也不能满足,又想给自己加上三观正有思想的标签……
这种“标签”,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人设”。
有太多的人,人设都是这样越立越多。但是多数情况下的现实是,大多数正常人,做不到全能,真实能力根本无法满足于自己对于“多种完美人设”的追求。
然而矛盾的是,立人设、享受赞美,往往是会上瘾的。也正因此,人设这东西,不仅容易越立越多,还容易越立越高。
能力达不到怎么办?只能伪装。
比如某昔日当红男演员,演技上佳,但他不满足演技好的人设,还要立博士人设。博士人设立住了,大家都开始叫他某博士了,他又觉得不够了,开始立北大博士后人设……最后终于崩了。
整个过程中,痛苦只有自己明白。
所以我一直觉得,我们的教育有个特别重要的主题,就是“悦纳”。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让孩子明白:我对你的爱也许有底线,但是没有条件。你不必必须成为什么样才能拥有我的爱。你不必按我们的喜好和别人眼里的标准来评价自我,你只需要按照自己的轨迹,自由地生长。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允许自己有不那么完美的地方,并且和自己的诸多不完美和平共处,因为这才是一个丰富而真实的人。
很多家长在追求“完美小孩”的路上一路执着,他们来不及去思考:人无完人,追求别人眼里的“好”和“正确”,是人生至苦。
03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能接纳世界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仅此一程的旅行,活得内心舒适,最重要。不违反原则和底线的情况下,我们有做任何一种人的自由。
我们可以热情也可以冷漠,可以乐善好施也可以铁石心肠,可以内心敏感细腻也可以直爽率性……

无论我们是哪一种人,我们都要敢于真实地面对和坦然地承认、接纳。千万不要自己明明是这种人,偏要伪装成另一种人。
世间万事万物,要遵循“道法自然”,一个人的成长更是如此。更何况,人的大多数特质,都有两面性。
比如,一个铁石心肠的人,他可能很理性;一个内心敏感的人,他可能情商很高,共情能力很强……所以,在不违反基本原则和底线的情况下,很少有哪一种特质,是绝对的好,或是绝对的坏。
好的教育,是帮助每一个孩子顺其自然地生长,让玫瑰长成玫瑰,让松柏长成松柏。
我们不必刻意成为任何一种人,只成为让我们觉得最舒服最坦然的自己就好。
哪怕这个自己缺点一堆、毛病大把,但是我依然热爱这个真实的自己。
悦纳自己,才能悦纳别人,悦纳世界。
一个能够悦纳自己的人,他才会对身边人、会对这个世界充满天然的包容。他自然而然地就会明白,每个人都有长处和不足,这些长处和不足都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待。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生活的理念和追求,以及自己想要活成的样子。
人生而不同,即使性格、理念、各自追求都不同,也可以互相尊重,互不干涉。他不会执着于和别人争对错,不会以一己之念作为评判别人、评判世界的标准。
说得再直白一些,这样的人,他永远不会较着劲活——既不会和自己较劲,也不会和别人较劲。
一个“不较劲”的人,不敢说能活得多好,但至少一辈子心理健康,内心坦荡。
开篇时我们说,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美好的人。
生活中,什么样的人最能给人以美好感呢?真实而包容的人。
这样的人,会让周围人在接触他们的过程中如沐春风。这种自然而然的舒适,不仅属于自己,也能带给每一个走近他们的人。
那么,作为父母,还有什么比养育出这样一个孩子更珍贵的事呢?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