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没理想编辑部,一档由看理想新媒体编辑部独立开发,公司里最不正经,致力于努力不拉低我司音频节目平均水平的泛文化闲聊播客。
👧🏻👱🏼‍♀️👩🏼‍🦰👩🏼‍🦳
Vol. 07
今天是妇女节,所以全女班的编辑部想聊一个很“女人”的话题。
众所周知,最近这几年,《冰雪奇缘》的艾莎和DC的神奇女侠几乎统治了国内外的小女孩们。
以前的白雪公主和灰姑娘或许已经不那么流行了,如今的小女孩们有了更独立自主的新“公主”,这是一件很棒的事。还有人猜测,《花木兰》真人电影上映之后,亚裔小女孩们会找到更能代表自己的新偶像。
作为看《花木兰》动画长大的一辈女生,我们借妇女节来聊了聊花木兰这个角色的意义,以及迪士尼宇宙下公主们的演变过程。
作为90后的一代女生,陪伴我们成长的女性角色是什么样的呢?我们又是如何被塑造的?
👗 → 👸🏻 → 🙅🏻‍♀️
文章经删减,完整版请戳音频👇🏼
↪︎不过,无论你点不点开音频,
都祝你或你的女性亲友节日快乐,永不痛经!
📢💬
本 期 主 播
猫猪喜
怕是总有一天要代父从军。
荞木
能和动物说话的不一定是公主,会蛇佬腔也可以。
林蓝
虽然我的英文名是Hermione,但同学主要喊我河马泥。
Jiarui
在一群能说会道的编辑面前很自卑!
1.
后来才发现,迪士尼公主们都没长嘴吗?
猫猪喜:其实我们几个中有人曾经扮演过木兰。我们公司有一个年会传统,就是每年都有一些奇怪的主题,前两年刚好都是cosplay,而今天第一次来录音的Jiarui就是cos木兰的那位。
所以你当时为什么想要cos木兰?
Jiarui:有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我是单眼皮。然后很多人都说我的长相比较中国,虽然我也没有get到那个点。
我还学了一小段主题曲《Reflection》。主要是木兰看着湖面,然后问自己我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情节很打动我。但其实我从小就不是很喜欢公主,一直都比较偏向木兰或简∙爱那种女生。
猫猪喜:你刚刚说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就是所有迪士尼公主,她的样貌其实都是第一关注点。我不知道是因为她们的角色设计太类同了,还是她们的符号化太明显了,当你提起她们的时候,都会先想起她们的外表或穿着打扮。
包括很多小女孩喜欢打扮成艾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艾莎的裙子太美了,所以喜欢打扮成安娜的相对来说就少很多。
《冰雪奇缘》
猫猪喜:这其实也是早期迪士尼公主电影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比如说白雪公主,就是白,是很典型的种族化阐述。因为那是1937年的动画,所以展现了当年的阶级和种族差异。
迪士尼公主的阶段性也很明显,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应该算是最早一批。那一批公主的形象也很符合1930年代到1950年代社会对女性的认知,就是被动,贤惠,自身的存在价值和完整性都必须通过一个男人来实现。
后来的小美人鱼和木兰就有了很大的转变。很多人把小美人鱼当作迪士尼在性别议题上的转折点。因为似乎是从小美人鱼开始,英雄不再是男性,是她去拯救了一个落魄的王子。
我开始看迪士尼动画片的时候是九几年,那会儿大陆刚刚开放。当时就非常喜欢那些公主,感觉女孩子就应该是那样的。
所以你们印象深刻的迪士尼公主有谁?
荞木:我是95年的,所以对后来的小美人鱼,以及以少数族裔为女主的《风中奇缘》和《花木兰》比较深刻。
《风中奇缘》
猫猪喜:我回头去看了一下时间,迪斯尼公主宇宙的时间线基本上跟女性地位在欧美的发展历程是贴合的。
例如《小美人鱼》是1989年,然后《美女与野兽》是1991年。你会发现贝儿比之前的公主们都更独立自主一点。再到《花木兰》,就已经是1998年的片子了,所以迪士尼有一个非常线性的发展。
荞木:后期出现的少数族裔公主都非常勇猛。如果小美人鱼不算白人的话,现在反而是白人公主更扁平一点,没什么性格。
我曾经陪我侄女玩一个迪士尼出品的公主游戏,里面就问她,你觉得你更符合哪个公主的特质?然后前面那几个白人公主的特质都太像了,除了善良就是文静,我根本分不清。
猫猪喜:对,特别脸谱化,就好像女性特质的第一要素都是美貌。对于早期的迪士尼公主,你大概率只能记住一些表面的符号。
比如说,你知道睡美人叫什么吗? 白雪公主就更不用说了,名字就是Snow White,对吧?灰姑娘还好,因为电影译名的原因会知道她叫辛德瑞拉,但我小时候从来都是叫她灰姑娘。然后科普一个冷知识,被诅咒的睡美人本名叫Aurora。
《灰姑娘》真人版
荞木:我陪我侄女看过《灰姑娘》真人版。因为我小时候看的动画就是一个很被动的灰姑娘,所以看完了我觉得还行,以为侄女也是这么想的。没想到她的反应是,女主是没长嘴吗?为什么被欺负都不辩解?
猫猪喜:在《冰雪奇缘》大火以后,国外有很多小调查去采访小女孩们喜欢哪些公主或女性角色。很多小孩都不会提到迪士尼宇宙前期的公主了,会觉得她们好弱,为什么总是需要被拯救。
大概是直到艾玛∙沃森演了《美女与野兽》里面的贝儿后,才有小姑娘说喜欢艾玛演的贝儿,因为艾玛真实生活中也是位独立自主的女生。
荞木:其实《美女与野兽》电影做了蛮大的改变,感觉里面的贝儿明显是一个加强版,强输出版,甚至有点暴躁的贝儿。
Jiarui:可电影里还是有很多关于她美貌的描述。
2.
人美,话少,(家务)活好
猫猪喜我最近看资料才知道一个特别有趣的数据。迪士尼这么强调女性角色,但在大部分的公主电影里面,女性角色的台词要远远少于男性角色的台词,连《冰雪奇缘》也是如此。
 来源:华盛顿邮报
林蓝:其实整个好莱坞也是这样,不止动画。之前美国的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的电影系做过一系列研究调查,发现整个好莱坞电影产业都是女性的台词比男性的要少了非常多。
荞木:对,而且迪士尼公主们很多台词甚至都不是对人说的,是对她的动物朋友说的。男主们话也好多,《冰雪奇缘》里面的就是。
猫猪喜:还有一点,迪士尼公主电影里面邪恶的角色很多也是女性。什么毒皇后、女巫之类的。我记得我小时候,幼儿园里要是哪个人被要求演后妈,那个小女孩会哭一个晚上。
荞木:所以后来我们这辈的解决方式就是演《美少女战士》,或者《火影忍者》、《数码宝贝》。这样就不会打架了,谁都有角色。
我记得我们当年演《美少女战士》的时候,因为女性角色特别多,女生们想演哪个都可以,但是男性正派角色只有一个。
然后有个小男孩他老演不着,演了几次怪兽后就很生气,说为什么你们女生有这么多好的角色可以选,我就没有?
没想到一个五岁小男孩说出了现在好莱坞女演员工会的话。
3.
长大以后,我就成为了你,才怪
林蓝:我比较好奇的是,大家以前成长的时候,哪些女性角色影响了自己?
Jiarui:我是真的没有从公主身上汲取到任何支助,就是很喜欢简∙爱。
我初中的时候,在家读《简∙爱》读到凌晨,从此觉得受到了无限的激励。后来我对爱情故事的审美也是有一点偏虐恋型的,如果太顺利或结局太完美,我会觉得有点无聊。
猫猪喜:木兰对我影响还蛮大的,可能是因为那是第一个亚裔公主吧,在国内太火了。我们小时候真的是有一点把木兰当英雄看。我甚至一度以为长大后要代父从军。
《花木兰》
猫猪喜:严格来说,木兰其实不算是公主,我们只是这么统称她而已。她是一个从平民家庭里走出来,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勇敢去争取到后来的地位的女生。
动画片最后,皇帝不是还亲自嘉奖她了吗?我当时就觉得,天啊,这就是我的人生观了!
林蓝:当年《哈利∙波特》出来的时候,赫敏这个角色对我影响非常大。赫敏虽然是麻瓜家庭出身,但她却是全场最聪明和最有能力的那个,所以就变成了我的偶像。
我甚至还很中二地把自己的英文名字取为Hermione(发音:her-my-ni)。当然现在后悔莫及,可已经太迟了,用了很多年。这都是时代的眼泪啊,那个时候赫敏是多少女生的偶像。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猫猪喜:对,我觉得赫敏很特殊。《哈利∙波特》其实没有过分强调过她的外貌,而更多在谈她的学识和能力。 
林蓝:其实我一直觉得哈利很弱,当然这不代表我讨厌他。
Jiarui:但是他勇敢善良啊!
猫猪喜:终于有一天男性只需要肩负勇敢善良的责任了(笑)。 
4.
你知道她有多努力吗?
林蓝:小时候还有另外一个女性角色对我影响非常深,就是《千与千寻》里的小千。

我记得我看的时候还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刚好小千也是个外貌一般,很平凡的小学女生,所以我很喜欢她。当年我看完《千与千寻》最大的感受是,原来进入社会是如此残酷。
猫猪喜:你小时候就有这种思维了?
林蓝:没有啦,当时主要觉得小千好惨。但我有暗暗地想,我也一定要努力要坚强。虽然你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但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信念,也能克服一些东西。
《千与千寻》
林蓝:我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宫崎骏把这个角色塑造得很好。小千虽然是一个小女生,刚开始白龙也帮助了她很多,但其实总体来说,还是小千自己救了自己和家人,她后来也救了白龙。 
所以我觉得就这个价值观会稍微比迪士尼好一点。
猫猪喜:一看就是时代的差距(笑),我小时候看迪士尼根本不会意识到有什么问题,就是这种性别偏见之类的,只觉得公主好美啊。但是确实,日漫比迪士尼这些欧美动画要走得更前。
林蓝:对,但你说是不是很悖论,日本社会的女权主义绝对没有欧美发展得好,但有时候又觉得日本动画里的女性角色会稍微比迪士尼要好一点。
猫猪喜:其实就不只是动画,很多日剧里的女性都是以平凡但上进的面貌出现。这些女主虽然很普通,或许也没有很出彩的特色和强势的背景,但是她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而且都有个阳光温暖的形象。
林蓝:五年前,有部日剧叫《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呢~》。里面的男主就是世俗标准中的“废柴”,年过三十依然每天宅在家看书看电影,花着妈妈的钱生活,但女主则是很强很优秀的公务员。

那时的日本产出了这样的女主,在我看来是很神奇的一个事情。
《半泽直树》
猫猪喜:对,包括日剧里面对家庭主妇的设定,其实都不是完全被动的形象。比如说半泽直树里的上户彩饰演的妻子。她虽然是个家庭主妇,但你不会觉得她很次要,反而会有一种她和老公并肩作战的感觉。
这类女性角色在日本的影视剧里其实蛮常见的,就是作为主角的女性人物的成功,通常来说都由她本人努力争取,而不是依靠男性或者说某种结构和体制。
5.
 时代是什么样的,电影就是什么样的
猫猪喜:我觉得《花木兰》真人电影吻戏被剪,还有李翔这个角色也值得聊一聊。
Jiarui:吻戏被剪是没拍还是版本不同的问题?
荞木:我记得导演是说拍了,但因为资本方的一些要求就没有放进正片。
猫猪喜:还有个有趣的地方是,新《花木兰》里的李翔不是被删了,而是被拆解成两个角色:一个是甄子丹演的师傅,一个是木兰的战友,叫陈宏辉。
有报道说,删掉李翔这个角色是因为制片方觉得在#Me too运动的影响下,一个上司爱上一个女下属是不合适的。
这个理由我倒觉得还好,但还有另一种说法是,李翔发现自己爱上木兰的时候,其实木兰还没有变回女装,还是男装,所以他们觉得可能不合适。
荞木:这又让人想到,我们对爱情的憧憬是不是从小被教导的?现在的小朋友看的动画或电影,如果本身就没有或很少爱情线,那么他们对未来生活的设想里面,爱情占比会不会就没有那么多?
猫猪喜:这些动画和电影只是一个时代思维的反应,因为电影是大众文化。它其实更多时候在反映当下在发生什么,反映一种文化认知,和时代思潮。 
荞木:你们觉得《花木兰》上映之后能取代亚裔小女孩们心中艾莎的位置吗?
猫猪喜:不一定。但还是要等电影出来,看看最后到底塑造成什么样。
参考资料: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wonk/wp/2016/01/25/researchers-have-discovered-a-major-problem-with-the-little-mermaid-and-other-disney-movies/
☝🏻(没人要求过的)彩蛋
相隔一米以上,
并戴着口罩录这期节目的没理想编辑部
👅👾
没理想编辑部每两周日更新,现已登陆喜马拉雅、蜻蜓FM、网易云音乐、苹果Podcast以及看理想App👀😗
延伸内容
“我们为什么不再追异性CP”研讨大会
旅行就是为了确认,我不是机器而是只生灵啊
音频配乐:《白雪公主》主题曲、
《名侦探柯南》主题曲、《哈利波特》主题曲
设计:小田
后期:林蓝
统筹:荞木
监制:猫爷
转载请在微信后台回复“转载”
商业合作或投稿:[email protected]
💡戳这里,收听完整版电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