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李白
核弹封神

历史学家经常马后炮地说,1945年8月6日是人类历史的转折点。这一天原子弹在广岛爆炸了,紧接着8月9日在长崎爆炸了第二颗。除了后知后觉的历史学家,当时的人们对原子弹爆炸的重要性,就已经有所察觉,毕竟,那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消息很快就到了延安。
在条件异常简陋的窑洞里,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的编辑们加班加点在9号这天把消息刊登了出来。在头版上,编辑把原子弹赞誉为“战争技术上的革命”,声称广岛上所有生物都被烧死,烟火弥漫高达四万英尺。
原子弹爆炸
日报编辑的目的是想告诉大家,有了这么厉害的炸弹,日本肯定会缴枪投降。然而毛泽东对这篇报道非常不满。毛泽东召集秘书胡乔木、《解放日报》副总编余光生、新华社编辑科科长陈克寒三人谈话,他循循善诱,告诉三人不必夸大原子弹的威力,原子弹没啥可怕的。如果报道过度渲染原子弹的厉害,虽然可以打击日本侵略者,却也可能会对解放区的同志们产生负面效果。
在8月13号的干部会议上,毛泽东更挑明了对原子弹的态度:美国和蒋介石的宣传机关,想拿两颗原子弹把红军的政治影响扫掉。但是扫不掉的,没有那样容易。原子弹能不能解决战争?不能。原子弹不能使日本投降。只有原子弹而没有人民的斗争,原子弹是空的。
当时有这样的认识,需要卓见和勇气。因为在极短的时间内,原子弹就“封神”了。
在当时的陪都重庆,有道士开始走上街头兜售辟邪符箓,声称贴在家门上可以抵御原子弹,人群哄抢引发骚乱,以致于警察出动维持秩序,不过很快,警察也加入了哄抢行列。国统区的个别自大文人开始写诗,请求总统杜鲁门送给他一颗原子弹,他要丢在延安,结束中国的内战。原子弹一夜之间成了结束战争最强大的利器,谁拥有它,谁就有话语权。
造弹梦起

原子弹这样厉害的武器,试问谁不想要?
别说原子弹刚出来那会儿,就是现在,还有无数国家铤而走险,印度、朝鲜、日本、伊朗、以色列……多少国家偷偷摸摸搞浓缩铀,为的就是这个原子弹,有的甚至最后搭上了国运和命运。
作为当时国民政府的领袖,蒋介石当然做梦也想要。身处延安的毛泽东不是不想要,而是采取了“战略藐视”的方针,彼时彼地中国共产党的生存才是第一位,这是他的雄才大略。
蒋介石认为,中国是仅次于美苏英的世界第四,只有拥有原子弹才能在世界事务中享有话语权,于是他开始行动。
国民政府中最早接触到原子弹机密的人是时任兵工署署长的俞大维,此人出身名门,曾到哈佛大学攻读哲学、到德国攻读数学,回国后在兵工署主抓枪炮生产和弹道研究,算是数一数二的跨界奇才。后来还成了蒋介石的儿女亲家。
俞大维和蒋氏夫妇
俞大维因工作原因经常出入中美联合参谋本部,与中美战区美军司令魏德迈成了死党,魏德迈对他极为信任。参谋本部有一本《士迈士报告》,记录了美国制造原子弹的经过,在当时是绝密文件,俞大维都得以阅览,并弄回来翻译。
天降大任,蒋介石便让俞大维以及俞的顶头上司、时任军政部部长、蒋的爱将陈诚两人负责此事。陈诚让俞大维叫人,组起班子造原子弹。
显示人脉强大的时候到了。在仔细琢磨了《士迈士报告》之后,俞大维得出结论,造原子弹最需要三类人才:化学、物理和数学。他先找到了西南联大化学教授曾昭抡。曾昭抡是曾国藩的嫡曾孙,俞是曾国藩的曾外孙,曾昭抡还是俞大维的妹夫,这关系亲到家了。
就像抓螃蟹一样一个拽一个,曾昭抡给俞大维举荐了数学家华罗庚和物理学家吴大猷。陈诚把几个人都请到重庆海陆空军招待所,几位教授穿着旧式西装,以致卫兵都搞不清楚他们是啥级别长官。
陈诚很客气,请诸位专家们搞出一个“造弹计划”,并想办法帮大家弄经费。在原子弹工程里执牛耳的毕竟是物理学家,吴大猷也很爽快,直截了当坦白,造原子弹光有钱没用,得有人才。国内也没几个人懂,得从头培养,干脆直接派人去美国学吧,学会了就能拿来主义。
终于在1945年的秋天,这批专家在重庆见到了蒋介石。蒋也很爽快,让军政部给批了10万块法币做启动资金,还从兵工署挪了一间大礼堂给他们做办公场所,打算送去美帝偷师的人才也从庚子赔款里拿到了学费。
吴大猷、曾昭抡、华罗庚三人分别选两个学生,一共9人就这么先后去了美国。时代的洪流里,每个人都被裹挟其中,那些能抓住机遇的人,都是上天给予了极大的恩赐。这几位师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有这样机会去美国进修,改变了他们每个人的命运。
不过几个人刚到美国就发现自己真是傻白甜,原子弹是美国最核心的机密,连专门执行原子弹空投任务的美军第509混合大队长期都瞒在鼓里。这样的顶级杀手锏怎么可能教给外人?无奈之下与军政部沟通,几个人只能变成公派留学,分散到各个科研机构和高校学习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两个物理学生,最出名的李政道留在美国,后来拿了诺贝尔奖。另一个朱光亚回归新中国,成了新中国原子弹工程的功勋。这就是命运,里边也包含着自己的选择。仔细琢磨起来,历史真是回味无穷。
钱学森和朱光亚
蒋介石高高兴兴的班师回朝,回到了自己曾经丢失的首都南京。几年前就在这个城市里,30多万同胞被日军屠杀。可是胜利的喜悦让国民政府里的领袖们各个高烧40度,终于把中国又推向内战的深渊。
1946年,蒋介石造原子弹的心情更加急迫了,派去美国的那帮人连机密的边都没摸着。蒋意识到还是现成的好啊!蒋于是把军事委员会改组成国防部,成立的第一个国防科技研究机构就是“原子能研究委员会”,还给拨了50万美金巨款。接下来就是找人,一定要现成的人。
1946年年初,李宗仁曾给蒋介石秘密汇报,说之前日本陆军省派专家在中国秘密挖掘放射性原料,有一批原子弹专家留了下来,不如重新启用为我服务。蒋介石觉得主意不错,不过他从来信不过李宗仁,差事落到了军统局身上。
戴笠登上了中国原子弹研制的历史舞台。或许戴笠都没想到他死后若干年能在大陆电视剧里这样“火”,不过此时的他深得蒋介石信任。他立刻行动,寻找这批日本人。
李宗仁在给蒋介石的报告里曾提到日本人西田,号称该人带领团队在中国研制原子弹。戴笠一番调查,给蒋汇报说估计这人不叫西田,应该叫西野。该人的实验室已经提取浓缩铀22磅,如果能弄到手那造起原子弹来方便的多,所以得赶紧把这个人控制起来。
蒋介石一听开心无比,在戴笠的报告上批了两个字“如拟”,意思是就听你的。
然而陈诚的报告给蒋介石浇了冷水,说经过仔细调查发现,这个日本人也就是调查了我国北部的铀矿储存情况,没有啥实质计划涉及到铀提炼,而且这个日本人早就跑了,上哪找去?所以结论是日本人在中国研究原子弹这事查无实据。
这符合戴笠的一贯作风,要么情报真假参半,要么藏一手露一手。这边西田的事没办成,另一边总得给蒋介石一点交代。抗战时日本在上海设立了自然科学研究所,所长是佐藤秀三,他带领的一班日本科学家战后留了下来,戴笠给蒋介石建议把这帮人留下来,帮助中国制造原子弹。佐藤秀三也狡猾的很,他投其所好,拟定一份《原子能研究计划书》,把戴笠给忽悠了。
1946年3月17日,戴笠的专机坠毁南京西郊,这个特务头子就这样摔死了。他留给中国原子弹事业的最后一笔遗产,就是这帮日本骗子。
戴笠
蒋介石不甘心,让中央研究院院长朱家骅想办法把这批人留下来。现在来看,佐藤秀三这批人根本不懂原子科学,留下来不过是为了逃避战争罪责而已。院长朱家骅并非完全不懂,只是出于惜才,觉得但凡有点能力就留下来用呗。不过院里的众多同仁情感上无法接受,又是写信又是发报,说这些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怎么可能帮咱们搞研究,说出去国际上都笑话咱们,影响不好。
1946年6月,中央研究院院务会议最终裁决,这批日本人“暂无留用之必要”。朱家骅尊重民主,蒋介石留用日人研究原子弹的想法也宣告破产了。
20世纪40年代剩下的最后几年战火连天,中国到了崩溃的边缘,蒋介石忙于内战,1949年仓皇逃窜台湾,连国民政府都朝不保夕,更别提造原子弹,这事也就没人提了。
仓皇之岛

20世纪50年代初,百废待兴,海峡两岸都忙着休养生息。新中国在毛泽东的带领下开展轰轰烈烈的“三年重建”工作,老百姓热火朝天开始建设新中国。
蒋介石也在台湾搞土改,重整政权。而且还想着反攻大陆,甚至提出精神口号“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后来跟蒋介石翻脸的台湾省主席吴国桢回忆说,蒋介石从来就没有真的计划过反攻大陆,不过是巩固自身,顺便骗点美国援助罢了。
蒋介石“踌躇满志”
不管怎样,50年代初期的海峡两岸都顾不上研究原子弹。毕竟战争基本结束了,老百姓吃饭问题还是第一,那个大规模杀伤性的武器一时也用不上。
1956年2月,国民党陆军中将艾叆曾当面向蒋介石报告《原子武器之战术运用》,指出苏联已有原子弹,将来说不定会支持共产党,国民党反攻大陆的时候就有挨原子弹的风险。所以现在国民党虽然还没有原子弹,但也该奋起直追,早日研究。
蒋介石那时候也没真当回事,他觉得大陆一穷二白,不可能搞出来原子弹,苏联更不会把原子弹给新中国。他终究低估了形势,输给了判断,就像之前一系列的错误一样。
接替斯大林的赫鲁晓夫为了回报毛泽东对他的支持,出让了部分原子弹核心科技。毛泽东举重若轻地说:“还有那个原子弹,听说就这么大一个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我们就搞一点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什么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的。”加上邓稼先等科学家们通宵苦干,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试爆原子弹,中华人民共和国沸腾了。
现在人们很难切身体会当时国民党当局的心态。消息传到台湾,蒋介石如丧考妣。尽管大陆成功爆破原子弹的第二天,蒋还在日记里嘴硬,说大陆原子弹“质量之微小矣”,“对我军事与反攻计划并无影响,不过对我民心士气应设法宣传”。
很明显,国民党心态崩了。
潘君密,当时是台湾的一名普通外交官,他的回忆算是当时国民党整体心态的写照。他的感觉概括起来6个字:惊恐、骄傲、困惑。惊恐蒋介石的反攻大陆自此绝望,此生再也回不了大陆了。骄傲的是中国也有了最尖端的武器。困惑的是自己个人的前途今后该咋办呢。
此时岛上人人惊慌,惶恐不可终日。每个人生命都在此刻打下时代烙印,也影响了很多人的人生。潘君密在改革开放后返回了大陆,成为了新中国常驻联合国人口专员,副部级“中国文史馆专员”。潘最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为应对大陆原子弹爆炸的局势,蒋介石忙得不可开交。总结起来就是一面军演,一面安抚,一面请求美军轰炸,同时开始重启原子弹研制计划。
蒋介石在台湾
蒋介石常驻的官邸和行馆大兴土木,修建配备厚钢门的防核防空洞,军队开始频繁操练,演习应对大陆核武器进攻,防空演习空袭警报不绝于耳,恐怕成了那个时代台湾民众共同的视听记忆。
大小蒋齐上阵,给国民党从上到下打气。蒋介石在国民党常务委员会上声称,中共的原子弹不过是宣传罢了,没啥军事效果,离制成原子武器还远着呢。蒋经国则从专业角度分析,说中共研究原子弹拖垮了常规武器,解放军战斗力削弱多了。诸如此类不厌其烦整日鼓噪。
当然蒋介石更痴心于美国能出手帮忙摧毁大陆的核武器基地,如此万事大吉。他拼命撺掇美国人,让他们帮忙配合,自己可以出300-500人深入大陆内地,轰炸包头兰州等地的核设施。甚至希望赶紧反攻大陆,彻底结束战争。
美国人又不傻,不愿意为了蒋介石那虚无缥缈的幻想出兵花钱。对蒋轰炸核设施的请求也敷衍了事,搞得蒋介石大为光火,对着中情局副局长克莱因大发牢骚,共产党“如果以一月制造核弹一颗来论,一年就有12颗,而军事上只要3颗,就可以毁灭台湾”。
克莱因只能像哄小孩子一样安慰蒋介石不要怕,许诺如果大陆用核弹轰炸台湾,美国一定帮忙报仇之类。蒋介石心有不甘,反复表达不满,可是美国坚守“美台共同防御条约”,认为正确的道路应该是通过政治手段而非军事手段赢得胜利。不可能帮助蒋介石轰炸大陆。
终于,蒋介石认清现实,原来到最后还是得靠那四个字:自力更生。海峡对岸的毛泽东明白这个道理比他早得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样的口号早就响彻新中国的每一寸土地,连村头妇孺都明白。
再续核梦

蒋介石开始重续40年代的梦,他要靠自己造原子弹。
当然了,这件事蒋介石肯定要写进日记里。“惟有自力奋斗,彼美其将于我何耶?”“上午对原子武器投掷工具问题之研究甚切……下午剪报,考虑原子武器甚切。”他开始苦读《原子战中的指挥原则》等兵法,并真金白银花起钱来。
蒋介石让自己儿子、时任“国防部”部长的蒋经国担纲重任,1965年4月1号这天成立了“石门科学研究院筹备处”,负责筹备研究原子弹。刚开始时候,石门连个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蒋经国秘密租了一幢日式平房凑合,加上筹备处主任唐君铂中将一共37人,班子就这么拉了起来。
蒋经国
蒋经国就在这里频繁开筹备会,在1965年7月1号,改名为“中山科学研究院筹备处”,正式开始研究原子弹,负责执行的是升任“国防部次长”的唐君铂。蒋介石让他们正式筹建“中山科学研究院”和核能研究所,给拨了1.4亿美金巨款,让他们研究核武器还有其他各类武器装备。
美国人消息灵通,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蒋介石的动作。他们可不想让台湾拥有核武器,事实上对美国来说,除了自己谁拥有核武器都是麻烦事。于是中情局开会分析,结论显而易见,这个中山科学研究院就是为了搞原子弹嘛。不过想搞和能搞是两码事。虽然台湾有留美科学家,可是没法进口核材料啊,所以美国人觉得台湾这几年搞不成。
蒋介石精明的一面出来了。他知道美国肯定会盯着他,所以决定曲线救国。他尊以色列为师,照猫画虎,同样想假借民用之名,从其他先进国家买核设施。以色列的核能专家偷偷跑到台湾,给蒋介石出谋划策,台湾核能研究所所长郑振华也悄悄跑去以色列参观学习。
另一方面,蒋介石也偷偷跟联邦德国的西门子公司谈起生意来,想掏钱买他们的重水反应堆。没有不透风的墙,美国人听到了风声,美国国务院开始给蒋介石施压,不准台湾购买联邦德国的反应堆,要么你就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检查。
这下搞得蒋介石很被动,迫于压力,核能所所长郑振华出来辩解,我们就是买来商业发电的,你们美国人想多了,大不了就让原子能机构检查嘛,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美国想了想,觉得既然都这样了,那就不细抠了,你想买就买吧。
台湾这下虽然买来了反应堆,可也没法用来造武器,蒋介石等于进两步退一步,令人恼火。加上尼克松上台后要缓和中美关系,台湾战略地位急剧下降,蒋介石更急迫要赶紧造原子弹了。
于是蒋介石提出个“新竹计划”,打算建重水反应堆、重水厂和钚分离厂。同时经过三年不懈努力,蒋经国和唐君铂在1969年7月可算是把“中山科学研究院”正式建立起来了,正热火朝天的实施“新竹计划”。
这个中山研究院在台湾大名鼎鼎。里边有核能、导弹、电子、化学研究所,聚拢了台湾最优秀的军事科技人才。在台湾老百姓眼里,这地方就和美国51区一样,极度敏感又神秘。两年后蒋介石与时俱进,再次提出个“桃源计划”,换汤不换药,这同样是个披着科学研究外衣的核武器研制计划,打算建造一座4万千瓦的重水核反应堆。
令蒋介石略感欣慰的是,这么多钱花出去,事情在1972年总算有了点起色。台湾把众多国家弄来的设备拼凑起来,搞起一座小型后处理厂、一个钚化学试验室和一个天然铀加工厂,这意味着蒋介石想造原子弹所需的各项设备,终于差不多凑齐了。
可惜时乖命蹇,美国再次盯上了蒋介石。
台湾秘密向联邦德国购买核后处理设备的事情被曝光。而后处理设备被普遍认为是向核武器迈进的一个重要标志,美国人这下确信了,看来蒋介石早就处心积虑想造原子弹,绝对不能让他得逞。
美国开始施压。台湾“外交部长”沈昌焕出面解释,国民党没能力,也不打算搞核武器,买那东西不过是为了提供能源,你们美国人别总这么多心眼。
此时的蒋介石已是风烛残年,他苦心孤诣把儿子扶上台。1973年2月8日,“行政院院长”蒋经国无奈公开表态,台湾绝不会发展核武器,只是希望美国能在民用核能方面多多帮扶而已。
蒋介石父子
美国人根本不信,开始实打实的动起手来。美国政府提出,要派调查组到台湾考察核研究情况。表面上这帮人是来台湾商量未来核合作的事情,其实是要参观最敏感的地方,搞清核武器发展的实际进展。
台湾核能研究所所长郑振华一听就慌了。他嘴上说着欢迎欢迎,台湾没啥秘密,你们随便看,台湾的核科学不是一直被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督么,根本没能力发展核武器。可心里却不踏实,亲自跑到美国去解释,希望美国人该收手时就收手。美国人并不相信这一番说辞。这次他们动真格的,让原子能委员会官员亚伯翰姆·弗里德曼当团长,带领美国核能研究小组赴台,干掉台湾的核武器计划。
1973年11月15-20日,弗里德曼一帮人到了台湾。在威胁一番之后,他们逼蒋介石自食了苦果。为了不失去美国这个盟友,也为了不彻底断绝台湾的和平发展核计划,蒋介石梦寐以求的原子弹研究就此画上了句号。
美国核能研究小组强迫台湾停止了核武器研究计划。消息宣告的当天,“中山科学研究院”的众多军方人士只能眼睁睁目睹,悲痛欲绝可却无可奈何。其实美国这次的动作还谈不上斩草除根,如果这些人能预见未来更决绝的手段,他们现在也不会这样撕心裂肺。对于蒋介石来说,这是他离拥有原子弹最近的时候。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去世。从1945到1975,原子弹的梦他做了整整30年。
子承父业

蒋经国上台后,决定把父亲未尽的事业进行到底。
1975年9月17日,他在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明白表达:台湾有制造核武器的能力……台湾反攻大陆不需要美国军队参加,只求提供道义和物质的支持。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话是说给美国,更是说给大陆听。新上台的他急需稳固地位。
蒋经国吸取教训,把重点放在应付美国上。打着和平利用核能的幌子,在背地里偷偷研究核武器。他开始重新打起购买核后处理设备的主意,在蒋经国授意下,台湾与荷兰、比利时的公司洽谈起购买事宜。
美国人当然第一时间就破获这一消息。同时国际原子能机构在检查台湾核设施时发现500克钚不翼而飞,其“热实验室”烧过的乏燃料池下面,有一个在设计图上并没有的,用来秘密转移核原料的“暗门”。这下美国缓过神来,原来蒋经国一直在挂羊头卖狗肉。
于是双方开始围绕后处理器这个事博弈起来。美国明里暗里给台湾施加压力,不允许台湾购买后处理器,台湾当然不乐意,“外交部长”沈昌焕大演苦情戏,诉苦说台湾小型后处理器生产的那点核材料塞牙缝都不够,要想造核武器那得430年之后了。美国人看破戏码,死活非得要台湾做出保证。
无奈之下,蒋经国亲自出马。他做出保证,既然不让台湾搞后处理器,那就不搞了。你美国不是要保证书吗?就给你写一份不研制核武器的承诺书得了。美国人这次不上当,他们觉得台湾无非又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保证说出来是大白话,写下来是鬼画符,没什么实际效力。于是安排巴顿·李文带人去台湾,重点检查一下核能研究所。
李文这帮人是专业班子,就像反贪局的会计查账一样巨细无遗,他们跑到台湾核能研究所,自己带着放射侦测仪,一处不漏的查。更厉害的是数学计算本领一流,详细核算核能材料数量、计算损耗的数量,调查损耗原因,把反应堆的性能容量算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请问在数字面前,谁能撒谎?
台湾这下傻眼了。无可奈何,只能拆。当着美国人的面,唐君铂下令拆了钚先导工厂。美国人还在旁边架起国际原子能机构专用的摄影监视器,目不转睛盯着,生怕台湾再出什么鬼主意。研究所里人员看着多年成果一朝化无,各个眼里涌出泪花。
1977年1月,吉米·卡特当选总统对蒋经国研制原子弹可谓是雪上加霜。卡特把核不扩散作为自己外交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对台湾核武器的审查自然层层加码。恰好李文这时候回去,给卡特报告说台湾啥都有了,再不管蒋经国再过几年就能爆炸核装置了。卡特迅速行动,给台湾制定了六条限制条款,核心内容就是终结重水反应堆计划和放射性实验室。这算是史上最严厉的政策了。
美国前总统卡特
蒋经国这下又吃个哑巴亏。不过他也不是个轻言放弃的人,美国总统4年一届,说不定换个人又柳暗花明。果然卡特职场路短,干了一届就输给里根,1981年里根上台后当真改了卡特的核政策,不再阻止商业民用核能的后处理装置。这又给了台湾机会。于是蒋经国借着发展民用核能拼命扩充,从美、英、法、南非等多处疯狂购买核燃料,到80年代已经建起3座核电站,6座核反应堆,65个核设施。
姜文在电影《邪不压正》里调侃说正经人谁写日记啊,但有时候还真得感谢那些写日记的人。时任“国防部”参谋总长的郝柏村就有记日记的习惯,他在1986年曾写道:一旦奉有命令,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核子武器的制造。可见,台湾基本拥有了制造原子弹的能力,并且曾在屏东九鹏新武器试验基地进行了小型核试爆。
蒋氏父子将近半个世纪的苦心经营,终于离拥有原子弹仅有一步之遥。现状就是蒋经国说的,不造原子弹,但保留制造原子弹的能力。多年的努力总算有了回报,可他万万没想到,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
春梦无痕

1988年1月9日,台湾核能研究所副所长张宪义上校携带台湾核武器机密文件逃到美国,这意味着台湾核武器计划的彻底暴露。13日蒋经国获知此事,于下午15时55分心脏病突发驾鹤西去,他如果活着恐怕也无法承受接下来发生的事。
这个张宪义是何许人也?其生于1943年台湾省台中,就读于“中正理工学院”物理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山科学院核能研究所,成为台湾核武器研究队伍的一员。工作中拿着台湾政府的钱去美国田纳西大学读了硕士博士,回台后步步高升,1984年提拔为带有上校军衔的核研所副所长,对台湾核武器机密一览无余。
要说美国中情局也是厉害,从一开始就盯上了张宪义,派出情报员和他“交朋友”,一番威逼利诱之后,张也就从了。用行话说张成了“鼹鼠”(mole),意思就是长期潜伏不做声,等到时机成熟就一招制敌。
在耐心放长线放了20来年之后,张宪义行动了。在美国中情局协助下,张在1月8号安排老婆孩子以赴日旅游为名转入美国,随后他自己则从台湾机场直接前往美国。一家人就这样在美国相聚了。
随后张宪义出现在美国国会秘密听证会上,把台湾核武器机密泄了个底掉。他说台湾准备在射程1000公里的“天马”导弹上安装核弹头,而且这个“天马”马上就要搞成了。美国人听了大惊失色,真没想到台湾在眼皮子底下搞出这么大动静。
张宪义
里根总统这次彻底发了狠。他派代表团马上去台湾,要新晋领导人李登辉一周之内在协议书上签字,台湾必须立即停止核武器研制、关掉所有核反应装置,否则美国就彻底抛弃台湾。李登辉又能怎样,最后照样乖乖签字。
就像《武林外传》里的大魔头公孙乌龙杀铜锣湾海龟道人一样:点了他的膻中,取了他的秘籍,杀了他的徒众。美国这次的动作同样干干净净,没收了台湾核研所的数据,灌浆了实验室,拆了价值18.5亿的重水反应堆,燃料棒全部拉回美国,还要每三年检查一次。
台湾的核武器这下是彻底断了后。气的“参谋总长”郝柏村破口大骂张宪义“出卖自己、出卖台湾”,在当年7月2号中正理工学院应届毕业典礼的讲话上,他更是当着张宪义的学弟学妹泄恨:除非张宪义此生永远隐姓埋名,否则人人都知道他是过去一个叛徒的科技军官、一个唯利是图受雇于外国人的间谍,一个出卖台湾的无耻汉奸!对于1988届的中正理工学院毕业生来说,这天恐怕终身难忘。
蒋介石和郝伯村
当然如何评价取决于所处立场,张宪义不觉得自己是叛徒,他说我是台湾人,我更是中国人,我不想在台湾海峡两边的中国人自相残杀。这是他对自己行为的辩解。且不管究竟如何评价,结果就是台湾核武器计划再次破灭了。
蒋氏父子半个世纪的心血就这样付之东流,连同他们反攻大陆的梦想。他们可能到死都没想明白究竟为何失败,表面上看起来是美国强行干涉,其实是他们方向错了,南辕北辙怎会成功?他们没看到,海峡两岸统一符合天道人心,大陆拥有核武器也不会对自己的台湾同胞使用和平才是最大心愿。
END
本文作者:三毛迷,血钻故事研究员,重点研究方向:东亚,近东。
部分参考文献:
1.Michael D. Gordin, Five Days in August: How World War II Became a Nuclear Wa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詹欣 ,《约束与局限:台湾核武器计划与美国的对策》
3.王丰,《蒋氏父子研制原子弹秘辛》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请顺手点个“在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