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些文章称我为“流浪记者”,虽有褒奖的意思,但并不打算接受。

在媒体干的时间确实很长,有十六七年,但辞职离开媒体已经一年多了,不再是记者。所以,过去大家称我为“褚记者”,勉强能应一声,如今再称我为“褚记者”,就不打算接话了。
或许有些人觉得,我做的事情与记者类似,还有人说,一日是记者终身是记者。其实不然,我如今的写作不是新闻写作,自己也无法定义如今的这种写作是个什么类型。其实,没有必要定义,只要没写错、说得有道理就行。
最早开这个号的时候,我给自己定的规矩是“提供更多事实,克制输出情绪”,写着写着发现不能这样,我早就不是记者了,提供事实固然很好,有点情绪也实属正常。
没有了记者身份,无法到新闻现场,自然不能像过去那样完全提供硬邦邦的新闻事实,但是凭借个人的经验、积累的资源和当记者养成的某些职业习惯,应该还是能写一些靠谱的文章。

这种类型的写作,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大学时代,我已经开始在报纸的评论版发表评论文章,工作后在好几家报纸的评论版开过评论专栏,高峰的时候一个月在非自己工作的报纸上公开发表17篇评论文章。后来成了职业记者,慢慢没有了时间和精力再进行这类写作,写得少了。如今赋闲,正好重操旧业。

手口如一,我手写我心,是我想做愿意做的事情。
有些读者经常留言说,写得好,我支持你;也有读者留言说,偏激刻薄,不符合你记者的身份。看了上面我说的这些话,这些人应该明白了,我如今写作纯粹是一个个人行为,写什么不写什么你们决定不了,怎么写也是我自己的事情,你们支持也好不支持也罢,你们爱看也好不爱看也罢,我都会在这里自顾自写自己的。

事实上,最近四五十天我写了些什么大家也都看到了,《
一个“键盘侠”的自白
》一文有些介绍,还有一些文章现在已经看不到但也刷过屏,稍微心正一点、脑子清醒一点的人都不难意识到,即便有情绪这些文章基本也都是靠谱的。

还有很多人很好奇,经常问我不工作靠什么生活。这个问题,我也回答过,但很多读者新来可能没看到,只好再简单跟大家聊一聊。

辞职后,确实没有稳定收入,但我小时候饿过肚子,对物资的要求和欲望并不强烈,吃饱饭就觉得很好,偶尔有口酒喝、有盏茶饮就觉得幸福。
另外,在江湖上行走多年,朋友不多也有那么几个,还有一大帮理解我支持我的前媒体同行、师兄弟、初中高中大学同学、弟子,他们多数已经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偶尔给我寄点茶、送几瓶酒,够我消遣了。
再说了,我也没有闲着坐等别人包养。去年秋冬之际去新疆旅游,偶遇了正宗的新疆阿克苏苹果,于是开了微店帮助果农卖苹果。如今微店里还有书籍、定制的个性折扇,这几日又帮果农上架了他老家新鲜的不知火(丑橘)。自食其力,也能吃饱肚子。
最后回到“流浪记者”这个称呼上来,这里强调一下,我早不是记者了,爱四处行走,爱游山玩水,但并没有流浪,吾心自有归宿。若非要给我安个身份,那就叫我“键盘侠”吧。

2020年3月18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