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全面复工刚刚开始,朋友圈里已经目睹了好几起在线困窘。

一个是春节前刚刚辞职的时髦女青年,其实她已经不算鲁莽,虽然想买的东西太多永远存不下钱,但是即使前老板如此傻逼,她也是拿到了下家的offer才辞职的,就等年后上班。谁知风云突变,上家已辞职,下家现有员工的薪水都快发不出,所有未入职offer自然全砍,姑娘一下没了着落。一时间房租付不出,工作不好找,只好暂时留在家里啃老,天天被父母批判当初不考公务员,逼着手机云相亲被人品头论足弄得欲生欲死。
一对是之前刚刚生完二胎的夫妻,两个小孩无人援手,妻子去年不得不辞职在家带小孩,全靠丈夫薪水养家;去年还尚能在朋友圈维持着全职太太惬意舒适的逼格,今年一开年丈夫公司管理层直接降半薪,何时涨回来遥遥无期,但是一睁眼供房、供车、老大学费在线英语数学补习费、老二奶粉费进口食品费一笔都不能少,夫妻俩焦头烂额,关在家里天天家庭大战。
还有一个是意气风发的创业青年,本人真的特别聪明,家境不错,出身名校,做的项目也很热门,曾经蔑视所有抠抠嗖嗖的中老年人,给认识的每一个人介绍杠杆、以小博大,告诉他们眼前的利益都是小钱,要有远大格局,立志在35岁之前实现财务自由。但自从去年下半年融资市场紧缩之后,他的朋友圈变得沉郁起来,直到前几天美股两次熔断,他终于失控在朋友圈开始大骂其他人势利、落井下石、不能同舟共济。
无怪乎偶然看到有人提问:疫情过后,你最想干什么?报复性吃遍全城最牛逼的馆子?报复性买遍中意的新款?报复性到处去浪?
点赞最多的那个答案,是,“我只想报复性赚钱!”
可见是现实令人清醒: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没钱。
天灾人祸之可怖,在史册之上看到的,是发生那一刻的人间惨剧。但对于更多我们这样的普通人来说,真正难熬的,却是事件之后无声无息、绵绵不绝的日益艰难。需要承受巨大代价、付出无数努力,有人可以走出困境,有人则就此沉沦。
停摆这两个月,已经足以令我们头脑冷静下来,放下一切不切实际的时髦投资理论和超前借贷消费。
就像开篇那几位,他们其实真的只是和所有人一样按现代方式正常生活,经济上也没有犯过特别严重的大错,也许高风险,但如果没有意外其实也还是能过得下去,说不好一下子又碰到转机柳暗花明也不是稀奇事。
唯一的问题大概只是,我们其实根本无法预测明天起床,迎来的到底是希望的曙光,还是命运的耳光。
手停口停,这才是我们泰山压顶也要挣扎着站起来努力工作的紧箍咒啊!
还记得好几年以前,我打算给自己买一份健康保险(别一看到保险就神经过敏,本文不是广告🤷🏻‍♂️),保险顾问问我:你有被动收入吗?我当时并不理解啥叫被动收入,还以为是“被迫营业”,于是就特别自豪地说:没有!我全是主动收入!
顾问“噗嗤”一下就笑了,说:那你确实应该买保险。如果你有股份房产稳健投资等等不用主动干活也能年复一年钱生钱的,这就是叫被动收入,躺着也有钱,买不买保险都行。而其他一切工作,无论当下你挣了多少,都是手停口停。
真的,我现在任何想偷懒的时候,一想到“手停口停”,立即就怂了。
谁不想财务自由?谁不想拥有一笔“fuck you money”?谁又没有计划整一笔牛逼的被动收入,从此可以躺着花钱?
问题是,就我身边各位亲身经历的真实情形来看,多年过去,除了早年赶上房价低位拼了老命买了多套房并在2019年之前成功全部或部分套现的,家里拆迁一夜暴富分了好几千万的,事业干发达了、公司IPO了已经翻身上岸的,其余我们大部分人,不管干得好坏,基本上也还是手停口停,最多也就是困窘程度有差别而已。
因为听上去爽到不行的被动收入,真的想要多到能维持水准线上的生活,唯一实现的可能就是现金够多,多到形成资金的规模效应,不然就是扯淡。
简单举个例你就明白了:以现在正常5%的稳健资金年化收益率(任何承诺你年化高于10%的基本都是容易爆雷的P2P金融产品),你说你有100万存款,还没有任何贷款,听起来挺棒了吧?但即使全投入做理财一年回报也就5、6万顶天了,平均到一个月4000多点,这还不是手停口停?如果你有1000万现金呢?一年5、60万理财收入,也只是将将够大城市的一家三口过日子用。
但,如果你有1亿就不一样了。首先,有1亿元,能买到的理财产品是很多千万级别存款买不到的。因为银行总会把最好的、回报最高的理财产品优先卖给大鳄级客户,1000万储蓄账户只能买到年化5%、最高6%的产品,而1亿账户经常能买到7%、8%的产品,那么,用1亿元做理财,年化7%左右,一年6、700万纯被动收入,真是随便你怎么花都行。
对于普通人来说,如果拿着有限的积蓄,去做风险更高、收益似乎也更高的期指、对冲、股票、数字货币,更加需要投注巨大的心力和专业知识全职经营,不然基本就是去送韭菜。搞不好被动收入没搞定,再赔进去一两套房、半辈子养老金,顺便招来个天天讨债的网贷公司信贷员。
2017年股灾的时候,因为加了杠杆导致倾家荡产的业余股民,跳楼的有多少,你知道么?

曾经看见有人请教理财专家,在一线城市有100万该怎么理财?理财专家答他:一线城市100万你考虑啥理财?考虑怎么花就行了。
当时觉得专家刻薄,多年过去反过头看,发自内心觉得专家是个坦诚的人,人家只是说实话。没有专业知识、没有上下游资源、忙忙碌碌上着九九六的班,根本没可能拿着100万现金被动致富,你能保住你的100万在几年后还值当年那个100万已经是胜利。
关键对于大部人来说,人到中年,像样的被动收入不一定有,像样的被动支出却一定不会少。
好歹也是个中产、准中产,奋斗多年那么苦逼,多多少少也算有了姓名,不管是租还是贷款,总归住在稍稍体面一些的房子里,开一辆过得去的车,衣着不求奢华,也要说得出来历,生了两个孩子要么买学区房送牛校,要么一年几十万读着私立,不说贵族项目,最起码的兴趣班总要有三五个,运气好的话父母自有收入医保只需年底孝敬一二,运气不好可能双方四老生活医疗全靠子女,再加上一年全家总要出国玩个一两次,阿姨的工资每年都还要涨一涨……这还基本都是维持生活基本面的开支,没有太大随心所欲的胡乱花,砍掉哪个生活的幸福感都会大打折扣——这就是被动支出,不是你想不支出就能不支出,全部是你躺着啥也不干都要花掉的钱。
以至于朋友圈里多的是贵妇微商,炫完了富、骂完了老公,还不是要收拾好情绪直播卖货。
悲凉吗?焦虑吗?可是不起来做事怎么办?如今尚且堪堪应付,万一生了大病怎么办?万一有意外发生怎么办?万一失业了怎么办?等到极力压缩开支,存款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稳步减少,那种绝望无助,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根本无法理解。
花团锦簇的完美生活就是脆弱。
也许这正是我们需要放下幻想,必须认清的事实。
但很抱歉,写到这里,我也不会峰回路转告诉你应该怎样实现财富自由、或者增长被动收入,我本人也是手停口停的一员,如果躺平超过三天,我就会对自己进行懒逼羞辱——因为我懒,活该我穷。

但独自生活20年,我至今没有让自己陷入过太困窘的原因,除了日复一日的认真工作,有一些自我心理建设还是很有帮助的,在此分享给你,愿也对你有用——
1、不要指望一夜暴富,没有过硬的技能、心理素质和背景,赌命式的投资可能反过来完全摧毁你的人生。
2、也不要寄望投资可以改变人生。如果没有专业能力的积累,全靠网上学来的粗浅投资概念,人家炒股你炒股,人家买币你买币,人家p2p你也p2p,而且你的资金量也达不到一定规模,完全是工薪省下来的两钢镚儿从左兜儿放进右兜儿来回听响,就千万别妄想通过神操作投资直接达到财务自由,那纯属白日梦。
专注在我们的工作上,不论是为别人工作,还是为自己工作,只有工作才来为你实现层级突破,带来飞跃性的收入。然后,善于管理这些收入才能放大资金的价值,带来有效的收益。不然始终月入5、6千,把这几千块钱理出花来,也就是个打车钱。
3、最重要、最重要的,是要学会理性管理预期。你要做一件一年级小孩都会的事:搞清楚哪部分是fact,哪部分是opinion——我有100万是fact,我明年应该会有100万是opinion。所有财务计划都应当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而不是预期。这样就不会疯狂给自己加杠杆,然后稍微有一点点风吹草动,即刻被打趴下。
包括消费也是,不要因为吃过好的、穿过好的,就觉得自己从此理所应当都只能吃好的穿好的,
高低日子都能过,并能从任何日子中找到生活的乐趣,这是成年人必须学会的修炼。
我这20年,月薪3000的日子过过,背着房贷短暂失业的日子也过过,但我从来没有因此怨天尤人,甚至在最坏的时候,也能把生活过出滋味来,这不是胡说——你可以去翻我2007年开始写的博客,以及从2010年开始没有间断更新的微博,时间会为我作证。

不要预期过高,就会懂得努力储蓄,量入为出,获得有限但是持久的幸福感。
4、任何时候都不晚,认真深入地学习关于理财、投资和风险的知识。这种学习的首要价值,是教我们提高识别各种投资、或者伪投资骗局的能力,别被坑。然后进一步,才是学会合理地管理我们的努力所得,不能财务自由,但能财务健康地好好生活下去。
今日全国多地都开工了,祝大家拥有健康的自治人生。
插图来自艺术家Benedetto Cristofani
点个在看
分享正确财务观
把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