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编丨兮
2020年2月4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学研究中心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联合研究,在抑制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药物筛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Remdesivir and Chloroquine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recently emerged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n vitro瑞德西韦磷酸氯喹能在体外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为题发表在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学术期刊Cell Research上。
该文章研究表明,在Vero E6细胞上,瑞德西韦(Remdesivir, GS-5734)对2019-nCoV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0.77μM,选择指数SI大于129;磷酸氯喹(Chloroquine)EC50=1.13μM,SI大于88,说明上述两种药物在细胞水平上能有效抑制2019-nCoV的感染,其在人体上的作用还有待临床验证。
瑞德西韦(Remdesivir,GS-5734)是核苷类似物,目前在刚果(金)开展治疗埃博拉出血热的Ⅱ和Ⅲ期临床研究磷酸氯喹(Chloroquine)于上个世纪40年代起用于治疗疟疾,后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上述两种药物在细胞水平上有效抑制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初步结果在此前已通过多种形式向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报告。为服务于疫情防控,合作双方单位联合声明:在上述具有抗2019新型冠状病毒作用的药物中,我们对于国内已经上市并能够完全实现自主供应的药物磷酸氯喹,不申请相关专利,以鼓励相关企业参与疫情防控的积极性;对在我国尚未上市,且具有知识产权壁垒的药物瑞德西韦,我们依据国际惯例,从保护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在1月21日申报了中国发明专利(抗2019新型冠状病毒的用途),并将通过PCT(专利合作协定)途径进入全球主要国家。如果国外相关企业有意向为我国疫情防控做贡献,我们双方一致同意在国家需要的情况下,暂不要求实施专利所主张的权利,希望和国外制药公司共同协作为疫情防控尽绵薄之力。
据悉,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王曼丽研究员、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曹瑞源副研究员、武汉病毒所张磊砢副研究员、杨兴娄副研究员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武汉病毒所肖庚富研究员、军事医学研究院国家应急防控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钟武研究员和武汉病毒所胡志红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刘佳徐明月石正丽等为共同作者。参加该项目研究的还有武汉病毒研究所的汪习吴妍尚卫娟张环宇李玉凤胡恒睿姜夏铭孙源等。
国家卫健委发布会
磷酸氯喹对新型肺炎具有一定疗效
2月4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医疗救治有关情况。
“新药研发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没有办法按照新药研发的传统规律来开展,所以在第一时间,科技部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攻关,充分利用现有的已经具备的研究基础,在已经上市和已经开展临床试验的药物当中进行系统化、大规模的筛选,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介绍,必须要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确定对这一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治疗的有效性。
孙燕荣表示,药物筛选之后有待临床进一步验证,即必须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确定药物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有效性。研究发现,磷酸氯喹、法匹拉韦以及中成药中一批具有抗病毒活性的上市药物,比如磷酸氯喹是已经上市的一种抗疟药,在体外研究中展示出了非常好的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活性。现在研究人员也正在加紧、递次推进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进行系统研究。
对于近日网络热议的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孙燕荣回应称,这是一种在国外已经应用于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的药物,目前在国外没有完成全部的临床实验,但在相关科研中已经展现出了较好的效果,“我们期待临床试验中能够取得一个良好的疗效,预计这一批药物会在今天下午抵达国内。
瑞德西韦简介
瑞德西韦(Remdesivir,GS-5734)可谓是这几天刷爆朋友圈的“明星药物”。作为核苷类RNA依赖的RNA聚合酶(RdRp)竞争性抑制剂,其三磷酸核苷酸产物Remdesivir-TP可以与RdRp竞争底物ATP,因此可以干扰病毒vRNA合成,而RdRp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正链和双链RNA病毒的RNA聚合酶。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目前没有抗病毒数据显示Remdesivir(瑞德西韦)对于2019-nCoV的活性,但其针对其它冠状病毒的有效数据给了我们希望。在体外和动物模型中,Remdesivir(瑞德西韦)证实了对非典型性肺炎(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病毒病原体均有活性,它们也属于冠状病毒,且与2019-nCoV在结构上非常相似。将Remdesivir(瑞德西韦)紧急用于治疗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临床数据也有限。
磷酸氯喹简介
磷酸氯喹(Chloroquine)于上个世纪40年代起用于治疗疟疾,后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氯喹作用于溶酶体的药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氯喹在历史上因其具有抗疟疾活性而闻名,它是研究自噬抑制作用的广泛使用的生物学研究工具。研究表明,氯喹在酸性溶酶体中积累并增加了溶酶体的pH。这抑制了溶酶体水解酶并阻止了自噬体融合和降解,这可能导致凋亡或坏死性细胞死亡。
相关阅读: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22-020-0282-0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