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几场公募基金的策略会,主要讲近期国内外市场的分析,和后市的判断。我总结了几位知名基金经理的观点,供参考。是否正确,仁者见仁,但至少在逻辑上,是自洽的。
1、危机历史罕见,应保持对市场的敬畏心态。
对比08年,本次危机主要的问题出在制造业及能源部门的债务上,金融部门目前尚未明显受到冲击。
若一定要分析原因的话,目前来看,危机最好的解释,是美国制造业及能源行业,因经营杠杆(企业CLO)总体占比较高,疫情导致的需求下降,叠加石油价格暴跌引起的能源部门重要公司评级遭下调,多因素导致经营性现金流紧张,共振效应引发市场流动性匮乏。最终呈现出来的现象是黄金及比特币这种传统的避险资产也大幅下跌。
2、未来最大的不确定性,是疫情在全美大规模蔓延,美国房地产价格出现暴跌,因为美国房地产资产占美国经济总量的资产负债表比重较高,若出现该大类资产的重估,真正的金融危机才会到来。
3、后续如何操作。
均衡配置比较合适,不应该极端配置,短期债券机会性更强。债券不建议追涨,股票不建议杀跌。
尽量选择与对内相关(业务端、资产端、负债端均在国内)的标的确定性强,尽量避免配资过多与国外资产关联性较大的品种。
听完他们的观点,我更加坚持,本次世所罕见的危机,会很快过去,疫情导致的总需求降低,有明确的上限。而资本市场的过度恐慌,很容易被看得见的手按住。更应关注的是,本次短暂危机过后,全球总需求仍无明显扭转趋势,由长期需求不振引发的衰退,才更应引起警惕。
●●
●大●●
收盘后宣布降准,看盘面,更像是大资金中午就已准确获知消息。
如果让我来评价本次降准,我认为并不高明。降息容易加息难,珍贵的筹码,更应在影响胜负手的时候打出。现在西方国家为应对疫情影响,挽救资本市场,主要经济体先后降息。这种时候,我们并不一定要跟进。我们现在的核心问题,不是疫情的影响,更不是流动性整体不足。我认为我们仍应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地方政府整体债务高企的问题,房地产市场过热导致的居民部门杠杆率高企问题,仍在消化过程中,国外疫情影响,可以说给我们结构性改革的黄金窗口期。
新基建概念的提出,我认为是大大的妙招,是高层在明确贯彻落实新旧动能的转换政策指引。将更加坚定资本市场资金的流向。5G、特高压、城际高铁、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这几个领域,一定是能让未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领域,这些领域的发展,急需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而由于时基础设施收费定价的问题,不太容易引来社会直接投资,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更应是由政府引领完成。
●●
●大●●
今天从盘面上反应最大的是土地流转概念。
国务院:发布《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试点将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和国务院批准土地征收审批事项委托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下午详细阅读《决定》全文,自己思考了一下,并与常年跟地方政府打交道的周老板交换意见后,感觉这是个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文件。
一、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二、试点将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和国务院批准土地征收审批事项委托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整体来说对地方政府财政增收、房地产板块等都是比较大的利好,而且目前来看是可持续的。特别是第二点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土地出让收入是政府很大的一个收入来源,这一政策是中央政府给地方政府输血,直接在资产负债表层面给地方政府很大的腾挪空间。特别是对目前有债务违约风险的地方政府来说,相当于有更多的还款来源了。政信业务仍然大有可为。
以后各个省市土地利用效率怎么样,比比就知道了。审批权和责任同时下放,也不要在国务院审批了,毕竟中央天高皇帝远,难以对省市的实际情况真正掌握,各个省田忌赛马,比比看看资源利用效率。也不失为一项好的政策。既能改善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缓解债务压力,又能压实权责利。
唯一担心的就是省一级行政审批单位,被权贵资本的寻租力量把持,那样一来,对当地的经济长远发展,可能会非常不利。
会怎么发展呢,关键在落实,在监督机制,在约束机制,边走边看吧……
今天盘面也很有意思,土地流转概念有15只个股封停。也难怪了, 那些在报表里,藏着大量农业用地的公司,报表会有非常大的腾挪空间。想想看一亩农业用地转为其他性质用地,估值会翻多少倍呀?!可惜这些收益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被扣除的非经常损益,对持续盈利能力并没有帮助。对关注持续自由现金流的价值投资者来说,意义也就不大了。
民航局:2月,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5.2亿吨公里,同比下降73.9%;完成旅客运输量834.0万人次,同比下降84.5%;完成货邮运输量29.7万吨,同比下降21.0%。2月,行业共亏损245.9亿元,其中,航空公司亏损209.6亿元,国际航空运输遇到严重挑战,创单月亏损最大纪录。
上海机场、中国国旅、航空系的标的,一季报看来是要吃重锤了。但就我来看,疫情结束后,上海机场、中国国旅可能会迎来千载难逢的配置机会。耐心等待疫情结束。
【世界气象组织预计蝗灾将扩散 草地贪夜蛾也卷土重来】
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布《2019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声明表示,近期非洲及南亚部分地区暴发大规模沙漠蝗灾。据称这是当地25年来最严重以及肯尼亚70年来最严重的蝗灾。声明预计蝗灾在今年6月仍将进一步扩散,严重威胁全球粮食安全。
然后今天的新闻联播,又报道了春耕的信息,实在是让我不安,希望我是过度解读,杞人忧天了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