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被一则论文的消息震撼到了,不讲故事了。
在最新一期的顶级刊物Nature Energy中,三星高等研究院和三星日本研究所联合发表了固态电池最新进展。这种高性能且长效的全固态电池,相较于锂离子电池,有着更高的能量密度,从而为更大的容量带来可能性,且更安全。原型电池的体积比同样容量传统锂离子电池缩小50%。三星对全固态电池的预期是率先用于电动汽车领域,原型产品单次充电可达到800公里续航,循环次数高达1000次。
体积缩小50%,什么概念?制约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瓶颈一直是电池的能量密度,
如果能缩小电池体积50%,简直是革命性的技术。
赶紧找了下原文。

大概看了下原文,推导实验过程基本上是看不懂。但结论还是很清晰的。
意思是:此前全固态电池普遍使用锂金属做阳极,然而时间长了容易引发树枝分叉效应,影响寿命和安全性。此次,探索出了银碳(Ag-C)纳米化合阳极层,同样实现了更大的容量、循环寿命以及安全性。银碳化合层厚度仅5微米,却将电池能量密度提至900Wh/L。原型电池的体积比同样容量传统锂离子电池缩小50%。三星对全固态电池的预期是率先用于电动汽车领域,原型产品单次充电可达到800公里续航,循环次数高达1000次
文章里的这幅图,可能是整个实验的逻辑。
科学的发现,是未来技术发展的指引方向。电池前沿技术的飞跃,也预示着电动车的发展在不远的将来,将实现突破性的变革。都说特斯拉3之于电动车有点像当年IPHONE4之于智能手机,但大家似乎都忘了,智能手机的应用,得益于电容屏的技术发展。乔帮主在产品层面的创新,也是站在科学前沿技术的大厦上才能实现。
从商业层面来讲,技术出现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更多的是考虑成本收益的问题,可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就好像前两年非常火热的氢能源燃料电池技术,一直因为难以降低生产及运输存储成本,而难以实现量产。
这次三星研究院牵头的项目,能否在实际运用上给人类带来福祉,拭目以待吧……
●●●大●●
下午欧洲开盘前,英国央行下调基准利率50个基点至0.25%,维持国债购买目标为4350亿英镑。受此影响,英镑兑美元下跌接近100bps。冰岛央行将7天期存款利率降至2.25%,将存款机构的平均储备要求从1%降至0%。
刚看了下盘面,英国那边高开2个点的局面还是没守住,看看后面各国政府怎么应对吧。实体受疫情冲击,资本市场却是可以被人为干预的。短期走势,我并没有那么悲观。
……
国外降息,也会对我国降息形成一定的预期压力。但我个人认为这时候应该保持一定的战略定力。现在国内并不存在整体流动性匮乏的问题,更多的是流动性的结构性差异。实体领域的获得性并不强,中小民营老板嗷嗷待哺,夹缝中艰难求生,这时候更应该运用财政政策,采取滴灌精准浇筑,远远好于大水漫灌。
……
行业方面,回顾这几天的新闻联播,从3月5日开始,一直到今天,一直在强调春耕,翻了下去年同期的新闻联播,却一条关于春耕的消息都没有。春耕这事,本身不值得引起高层如此高度关注。如果一定要盘盘这里面的逻辑,可能是今年海外粮食生产受蝗灾影响比较严重,未来粮食价格面临一定压力吧。早盘农业、种业、农用机械等相关标的表现也比较出彩。事出反常必有妖。最近密切关注一下涉农的几个标的。
新闻联播这样的指引性消息,代表着最高层的意志,很多时候对产业政策、未来发展方向、重大民生关切具有一定的前瞻作用。在中国这个政策市里,从新闻联播里找未来产业发展方向,是比较靠谱的。当然,需要有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从产业逻辑到行业逻辑,从受益公司的业务逻辑到业绩变化的财务逻辑,最后落到与行为金融学相关的估值逻辑,才有可能提前精准布局。
●●●大●●
最后,说说和我业务相关的信息,侧面反映今年A股的增量资金会很多。
截至3月10日,87家险企及其资管公司参与个股调研,累计调研536次,同比增长300%。头部上市险企依然为调研主力军,“国寿”系调研77次,平安养老调研49次,太平养老调研21次,长江养老和前海人寿分别调研41次、22次。
保险系资金已经在做配置权益市场的准备工作了。银行系资金也没有闲着。
哪家行的业务,小伙伴们自己认领,这些业务,已经很久没有这么活跃了……保险+银行的增量资金进来,还怕这一池子A股的资产搅动不起来?
看好今年我大A。今天复盘就这样。晚上继续挖掘北斗导航……等我周末大放送。

需要Nature Energy这篇原文的,加我微信。也期待读者里有懂锂电池前沿技术的,给我普及普及专业知识。

“在看”,让大家知道你很有品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