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我的同学李文亮
作者:李文亮同学
原载南方人物周刊
毕业后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他依旧和往常一样,静静地坐着,时不时来一句:社会是美好的,不如意可能还会是有的,干就完了,没啥
李文亮大学时的照片   图 / 李文亮的人人网账号
那是16年前的夏天,我们一群十七八岁的孩子,带着懵懂、激动、憧憬来到了武汉大学医学部,那个坐落于东湖之滨的美丽大学。大学之大,在于大师;大学之美,在于心灵。
2004-2007
那时候的我们一个大班,不是个小班。请原谅我的记忆不够清晰精准,经历过高考洗礼的考生,大多黝黑且瘦弱,每个人都带着充满乡音味道的普通话在交流,真诚而又青涩。只记得他略带辽宁口音但口音又不是很重的普通话和他胖乎乎的身形,可爱。
他是乒乓球高手,右手横拍。体育课的时候,同选了乒乓球的我,被他虐得体无完肤。他时常是体育老师点名出来给我们做示范的代表,我们的眼神中带着些许羡慕。他是如何做到又读好了书又打好了球,我经常问他。他永远都是非常腼腆地一笑,高手都是这样,话不多但是厉害。
李文亮在武大时的照片   图 / 李文亮的人人网账号
2007-2011
我们有幸分到了同一医院学习后,重新分配了小班和宿舍,我俩住在了一起,还有保生和小皮。
网络尚不发达的年代,新同学住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说哪个专业好,哪个同学的篮球鞋不错,说北京奥运会肯定中国人最厉害,说诺基亚的手机再不换操作系统会被安卓系统取代,说为什么IBM把笔记本电业务卖了。慢慢的,我开始更多地了解他:85年生人,我们笑话他,因为宿舍里他最老;满族人,开玩笑“逼问”他能不能算个贝勒;想学什么,他说眼科,原因是他觉得自己眼睛大但是视力不行。那时候同学之间的问题简单而纯真。
现在回想起来,简单纯真这两个普通的字眼,描述他真的非常贴切。
他很简单纯真,从不计较。可以帮我们选修课占座,可以借我们电脑和手机,可以AA制吃饭却从来都吃得最少……一切的一切他都只会报以一个憨厚的回眸一笑,说一句:好吧。仿佛一缕清风,拂过每一个人,却从不在意每一个人能够给他什么。
他很不简单,他是大学时代最早一批的党员,这是各方面均优的一种体现。党组织生活会他发言积极,平时话不多说的他自我批评和批评同志的时候,却总是说得条理清晰,鲜明深刻。他也是电脑高手,几乎包揽了全班同学的电脑硬件软件问题,哪怕装个系统真的需要挺长时间。毕业时期,当大家都互相串门谈论毕业论文时候,他还是像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一样,静悄悄地完成毕业课题,不吵不闹。
2011-2020
白驹过隙,毕业已近10年,这些年来大家都找借口忙于工作,说话少了,见面少了。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他依旧和往常一样,静静地坐着,时不时来一句:社会是美好的,不如意可能还会是有的,干就完了,没啥。
上次聚会已过去大半年,也得益于外地的同学回武汉,他拿着刚买的三星手机给我们拍照。我记得我和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还是喜欢买新手机。他笑眯眯地说:我胖,吃得少,手机钱就能省下来。
再见面却是在网络、在微信……
文亮,你的微笑和你的纯真、你的真挚和你的奉献,一直在我眼里、在我心里、在我脑海里。
耳畔响起来那首歌,你最喜欢的歌。许巍轻声而厚重地唱到:没有什么可以阻挡……
静悄悄,你睡着了。逝者已逝,生者当继续战斗。尚飨。
(作者系李文亮在武汉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7年制04级的同学及室友,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生)
李文亮在大学时的照片   图 / 李文亮的人人网账号

延伸阅读

普通人李文亮

作者罗婷 杨宙 罗芊
原载微信公号人物
武汉市中心医院大楼
6日夜里11点,《人物》记者赶到武汉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的住院楼时,李文亮的两位大学同学已经在那里等待了半个小时。他们也是武汉的医生,是受全班同学委托,来这里看他。因为已经过了会客时间,住院楼入口处已经被拦起来,进不去了。
夜深了,这栋楼还很明亮,二层是正在抢救李文亮的ICU,再往上几层,住着他同样被感染的父母。同学担心他们,打电话给李文亮父亲,希望能上去陪着。但医院的工作人员正陪在他父亲身边,在电话里拒绝了这一请求。后来他们又与在外地的、怀着孕的李文亮妻子通话,她着急、担忧,但又不知道最新的信息。他们告诉她:「有什么消息的话,一定会第一时间给你打电话。」
据财新报道,凌晨2点,抢救还在进行。凌晨3点48分,武汉中心医院官微发出消息:我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工作汇总不幸感染,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0年2月7日凌晨2点58分去世。三个小时的心外按压,至少三个小时的ECMO,没有创造奇迹。
李文亮在班级群里发布有人感染冠状病毒的消息截图。受访者供图
李文亮的大学同学告诉《人物》,2019年12月30日下午,李文亮就是在他们的班级群里告知大家:「华南水果海鲜市场确诊了7例SARS,在我们医院后湖院区急诊科隔离。过了半个小时,他还在补充:「最新消息是,冠状病毒感染确定了,正在进行病毒分型。让家人亲人注意防范。」
同为医生,他们是相信李文亮的。他从业多年,判断不太可能出错。也正是因为李文亮的警示,他们从那时开始做防护,开始囤N95口罩,上班时也开始穿防护服。那时知道的人不多,所以口罩还很好买。正是这一批物资在疫情爆发之初保护了一些医生,也在之后物资短缺之时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李文亮被训诫后,同学们都知道了。他们更谨慎了,不再在微信上聊有关新型病毒的事情,但还是会口头传播,特别是很多80后的年轻医生,知道后都开始做防护。同学说,「所以他真的救了很多人。」
在被训诫前,李文亮在医院里并不是个出名的医生。另一个科室的年轻医生吴岩没怎么听说过他的名字,也从来没见过他。「我只是因为他被谣言才知道的,当时他被训诫了,我们当时都为他不平,后来就听说他感染了……他一边被处分一边又感染了,家里的人也生病了。听说心理压力很大。后来他平反了我们都很开心。
他打心里佩服李文亮的勇气,「我只知道,他说了实话,说了很多人不敢说的话。但是得到了并不相称的惩罚,身心受到了很大的创伤。」
李文亮的训诫书。第二个落款时间2019年应为2020年,李文亮称此系笔误。受访者提供
这一晚,医生吴岩的朋友圈里「被蜡烛刷屏了」。尽管在接受《人物》采访时,李文亮还未被宣告死亡,但其时他的心跳已经停了3个小时。吴岩说,「我们都知道,为李医生哀鸣,何尝不是为自己哀鸣。」
凌晨1点,李文亮的大学同学还穿梭在四处被锁死的住院楼里,寻找可能还开着的通道。他们希望能上到李文亮父母住院的楼层,至少看一眼他们,知道他们还好不好。但尝试了两个小时,都没有成功。
在寻找出口时,他们会经过一面面挂着武汉中心医院辉煌历史的墙,还有一面墙写着医院的院训:医院以救死扶伤为天职,所有生命的伤害、病痛、凋零每天都在上演,这些带给人们最有价值的启示就是敬畏与爱护。敬畏生命就是要视患如亲,呵护患者生命健康,以人为本,对员工真心实意。
2019年12月30日,李文亮发在大学班级群的病毒检测报告。受访者供图
李文亮医生的微博记录下了他鲜活又普通的日常生活。
他很喜欢吃,时常调侃自己「食欲猛于虎」,想到要吃橘子,风雨大作穿着拖鞋跑1000米也要买来吃;看到冰淇淋店各式各样的冰淇淋,会感叹,「靠,诱惑太多」;居酒屋和海底捞都是他的爱,他说自己爱死芥末和生鱼片了。炸鸡也是他的爱,德克士的手枪鸡腿,每次去火车站他都会点,他这样描述那只鸡腿的美味——大大的鸡腿连着胯部,看着就好有满足感,外皮酥脆,肉质软嫩,配上独家的干碟,绝对是腿届极品!这时候再来一杯可乐,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
他追剧,喜欢看《庆余年》,也追星,最近比较喜欢肖战,觉得肖战长得帅,唱《绿光》特别好听。车厘子158元一斤,他会调侃自己吃不起,买了几个橘子花了30块,就喊自己「屌丝」,感叹生活艰辛。他还很喜欢转发抽奖微博,抽手机的转发,抽车的转发,抽车厘子也转发,终于有一次,他没做中奖绝缘体,抽中了一盒湿巾,他专门发微博感谢了金主。
做医生很辛苦,他时不时会抱怨一下工作,「累死小爷了」,虽然他时常把「不想干了」挂在嘴边,抱怨连值三天班,「要死」,「讨厌门诊」,盼着下班了去吃锅包肉,可真让他离开,他根本舍不得脱下身上那件白大褂,他内心的想法是,「病人虐我千百遍,我待病人如初恋」。
翻看他的微博,你会觉得他有些可爱,这位眼科医生内心好像还住着一个小男孩,在社交网络上嬉笑怒骂,「尼玛」「我去」「靠」都挂在嘴边,他甚至会思考「鸡生蛋的时候会不会很痛苦」,见到一只蝴蝶,也要拍下来发在社交网络,配文:一只蝴蝶。有空的时候,他也喜欢出去走走,看油菜花,打羽毛球,如果路上有人叫他「叔叔」,他会「气疯」,觉得自己「受伤了」,他还很喜欢恶作剧,住酒店退房的时候会把被子叠成里面有人的形状吓唬服务员。
如果要问他最喜欢什么季节,那应该是秋天,他喜欢秋天的早晨,阳光穿过绿叶,在地上投下星星点点的影子。他曾这样形容武汉的秋天——它自有一股不热不冷的温柔,在这个季节里你能体会到最淅沥的细雨和最轻柔的风,当然你更能感受到落叶飘洒一地,踩上去咯吱咯吱响的美与心动。
李文亮医生分享过自己和家人相处的温馨瞬间,天气很好,孩子和妻子就在身边,父母来看望他,离开的时候搭高铁,他会专门拍下他们乘坐的列车留念。
他曾许过一个新年愿望,新的一岁希望能做一个简单的人,看得清世间繁杂却不在心中留下痕迹,保持足够的平常心。他还说,不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希望大家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共勉。他的微信签名是,「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李文亮的朋友圈封面
但同时,他又是一个关心社会的人。他为在温州动车事故中敢言的主持人王青雷说话,要征集签名,让王青雷复职。2月1日,他接受了财新的采访。就算已经被训诫过、自己和父母都被感染,但他还是勇敢地表达自己:「一个健康的社会不该只有一种声音。」
同一天,他的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了,阳性。他说:尘埃落定,终于确诊了,还配了一个狗狗的表情。他在病房里看到许多网友的鼓励,在微博上感谢大家,「谢谢大家的支持,我没有被吊销执照,请大家放心,我一定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出院」。
再之前,工作群里号召医生们报名到防疫一线时,他还说了一句:「我好了也报名」。在网上流传的另一张图里,有人在微信里问他:您病好以后,有什么打算?他说:好了就上一线,疫情还在扩散,不想当逃兵。
延伸阅读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钟南山忆吴仪:请问,我们该怎么做?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高考
校园浪漫菁英
职业学术师长
教育养老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