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柏
公众号:花生地(ID:Amber201606)
之前我给分享了我和花生共同经历的小升初故事,以及我是怎么从一个佛系妈成长为科鸡妈的。但说句实话,我可不是从佛系妈直接变身为科鸡妈的,在转变初期我又掉了一次坑
这个教训还是挺重要的,为了让妈妈们少走弯路,我也不要面子了,今天就来好好说说。
当时,我了解到六小强选拔孩子主要看奥数,那我身边的海淀妈妈是怎么做的呢?最晚也是一二年级就开始学奥数了。还有更深谋远虑的,还没上学就开始学了。
那经过精心规划的孩子,到了三年级,就能从尖子班(现在叫勤思班)进入尖端班(现在叫创新班),甚至极少数还能闯进超常班。这样到四年级,他们就有一个较大的概率,去冲击一下奥数杯赛一等奖。
而手握杯赛一等奖,孩子进牛校,就要比什么三好生、FCE证书都来得靠谱。
花生四年级前,奥数却一点都没学过,可以说是0基础。小升初,最晚也要五年级拿到杯赛证书。也就是说,给我们奥数的冲刺时间,只剩下不到一年半了。
唉,我说错了
人家老早学奥数的,才能叫冲刺,
我们却才刚刚起跑,那怎么来得及呢?

我也评估了一下花生的情况,虽说他奥数学习是0,但他的奥数思维不能算0。
花生很小时,我就开始让他玩拼装玩具(后来是乐高)、捉放曹、魔方、围棋、象棋、扑克等游戏,就像现在的奥数启蒙班,所以他还是有一点图形空间感和逻辑分析能力的。校内数学成绩嘛,100分倒也罕见,但95分往上还是妥妥的。
花生自己也说:我数学最好,我也最喜欢数学。
这给了我一点盲目乐观,报奥数班时,虽说入学测试成绩不好,只分到了普通班,我还是信心满满,认为他有潜力只是学得太晚了,就给他加了很多码,做了很多难题,也不管他接受不接受得了。
过了3个月,他会做不少题了,我就提出升班申请,结果刚好及格,进入了尖子班。
但是,到了尖子班,问题就暴露了出来——他基础不行,只是靠着记性好记住了套路,其实并没真正理解吃透——于是他成了班级最后几名。
更糟的是,花生的心态也变了,开始畏惧和厌烦数学:
妈妈,我数学太渣了。
佛系妈刚醒悟时,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就是矫枉过正,盲目鸡血。
这就像上体育课,你看到别人都开跑了,自己没热身,就急急忙忙冲上跑道,拼命追赶,结果呢——
抽筋了。
我也开始检讨自己,不顾一切的加强度、提速度,其实就是拔苗助长,欲速而不达,反而伤害到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但是学习肯定不是轻松的,需要跨出舒适区,加上一个难度系数才能精进。但这个难度系数应该是多少呢——既能促进孩子进步,又不至于鸡血过头?
这时,因为写作,我接触到一个10%认知法则——

文章的观点和表达,都不要超出读者认知太多,比读者现有的理解能力高出10%就比较合适。

我深受启发,这对鸡娃也完全适用,可以称为“难度刚刚好”法则。
不是“妈有多鸡血,娃有多大产”,而是需要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和理解程度,每次增加10%的难度,才叫科学鸡娃,超过10%,就变成拔苗助长了。
之后,我又看到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叫“登门槛效应”,也印证了这个法则。
登门槛效应(Foot in the Door Effect),又称“得寸进尺”效应:
一个人一旦接受了别人的一个小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别人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也可以比喻成走楼梯,你是要求孩子一下子蹦上5级台阶呢,还是一级一级走?
一级级走当然没有蹦五级来得快,但是稳啊,不容易透支也不会摔跤。而一节台阶是多少呢?就是10%。
绝大多数孩子,都不愿意也没有能力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却乐于接受较小较容易的要求,一旦完成,他也会产生成就感,愿意去完成下一个要求,最终就能达到较高较难的程度。
10%法则,放到语数英学科上,具体该怎么使用呢?
语文和英语其实都是语言学习。
不管中文阅读还是英文阅读,要选择合适的难度,孩子难以理解的内容要控制在10%-20%之间,折算成生词量,就是一篇阅读或一般书,生词不要超过5%。
为什么呢?因为对孩子来说,即使所有的字/单词都认识,也不代表内容全懂。
即使是大人,看一本英语原著,5%生词就是20个单词里出现1个生词,也就是平均两句话出现一个生词,不查字典可能还不影响你阅读;但如果每10个单词、也就是几乎每句话里都有1个生词,是不是就大大影响阅读体验和对文章的理解了?那么,放弃就是必然的结果。
很多美国学校会把阅读难度分为3个等级:
1.独立级别Independent Level
孩子不需要大人帮助,就可以自主阅读,能理解绝大部分内容,并且享受阅读过程。
量化指标:理解90%以上的内容。
2. 教学级别 Instructional Level
孩子需要在老师和家长引导或帮助下进行阅读,要求生词不能超过5%,能理解75%-80%以上的内容。
什么叫难度刚刚好?就是教学级别和独立级别组合阅读。教学级别能帮助孩子快速进步,独立级别能帮助孩子巩固知识激发兴趣。
3. 挫折级别 Frustration Level
生词超过10%。如果你想让孩子爱上阅读,建议不要选择这个级别的书籍。
接下来再说数学。
你有没有发现,正常考试里一张100分的数学卷,是不是最后总有一道附加题,大约10分?对这道难题,可能很多孩子都没啥思路。
而其他题目就比较基础,是用来考察孩子的复习巩固情况、以及做题速度和准确率的。
也就是说,孩子如果能够认真听课、好好复习,理解并掌握全部课内知识,并有一定的训练量,他是完全可以达到90分的。至于能否冲刺100分,就要看他对最后10分的挑战。
家长布置给孩子数学任务,建议也参照这个比例。一份作业,根据孩子水平,要有90%的基础内容,10%的拔高内容,一次让孩子学会新的10%就可以了,不然,就很容易让孩产生挫败感,觉得自己是个数学渣。
10%法则还可以用在制定目标上,一门学科,每个学期把总成绩提高10%,是比较合理的。
自从我掌握了10%认知法则,学习奥数,我给花生的目标也做了调整。

本来我还想冲一冲尖端班(创新班),但是我发现在基础薄弱、天赋一般的前提下,这个期望值太高了,高到让花生沮丧了。
我和他说:
我们不去创新班了,就老老实实在这个尖子班上学习,也不用着急一定要考到前几名,你只要每周把两道不会的题真正搞懂弄通(一张奥数练卷上约有20题,10%就是2道题),一个学期下来,最后能提高10分我就很满意了。
自从有了新的目标,花生精神放松了,也觉得靠自己努力应该可以做到。比起以前节奏虽然放慢了,但是一次一个台阶稳步前进,到了期末,他居然考了全班第一。
五年级,花生获得奥数迎春杯二等奖。
从我们奥数学习的经验教训来看,如果孩子既学不好、也不喜欢某门学科,家长首先要做的,是看看这门学科是否对孩子太难了、要求太高了。如果的确如此,就需要按照10%法则降低难度,让学习去适应孩子,而不是心急地加难度加强度,超过孩子的承受能力。
这就像登山一样,即使每次只能前进一小步,只要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下来,也可以爬到意想不到的高处。
来源:花生地(ID:Amber201606)。
作者简介:安柏,北大硕士,世界500强经理,鸡娃10年上岸六小强,阶段性成功的海淀老母亲,从过来人角度带你科学鸡娃。
精英说社群邀请
还没看过瘾?
扫描二维码
添加精英说首席助手微信
邀您加入精英说读者群
参与最新、最in的社群讨论
“在看”我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