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世界卫生组织(WHO)目前仍坚称新冠肺炎的疫情都在掌控之中,且尚未达到“大流行”,但疫情爆发的中国与逐渐失守的意大利、伊朗、南韩、日本、美国、英国⋯⋯足已让全球人心惶惶。
自华人在街上纷纷戴起口罩并且大量抢购口罩、新闻媒体逐渐报导疫情开始,种种因素不仅造成社会中弥漫一种对疾病恐慌的气氛,“仇华”现象更是层出不穷。
这样对特定族群的不平等对待,在欧洲社会越来越多,加上许多右派领袖公开发言、媒体报导煽风点火,如今“仇华”或是“避讳华人”现象的严重程度,早已超出个别零星事件。
德国
在柏林中心区,当地时间1月31日下午,两名女性辱骂并袭击了一名23岁的中国女留学生。先是称她为中国病毒,随后又向她吐口水,撕扯她的头发,在她倒地后,又朝他的头部猛踢!简直之令人发指!
前一周,根据德国媒体《每日镜报》,有中国女留学生在柏林米特区(Mitte)上学途上,被两位德国女青少年辱骂并吐口水。中国女留学生反击后被肢体攻击,受了伤。她之后在微信中提及自己的遭遇,表示攻击她的人是中东背景的德国人。这起遇袭事件引发中国留德生在网激烈的讨论,以及中方关注。中国驻德使馆高度重视,要求德国调查此事以及防范。
实上,不只在德国,种族歧视也随着新冠病毒的肆虐,在全球各地堂而皇之的浮上台面。种种迹象显示,对亚洲人的种族歧视已经在全球蔓延,根深柢固的歧视正排挤甚至伤害少数族裔。
英国
戴口罩以防止污染和疾病是相对常见的,但是在英国,一些中国华裔说戴口罩使他们成为仇恨的对象。
在英国谢菲尔德,一名女留学生在去往谢菲尔德大学的路上,被三个突然冲出来的陌生人谩骂与推搡。三个人拦住她,问她为什么要戴口罩,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在莱斯特郡,有两个学生被误认为是中国人,他们在Market Harborough的大街上被鸡蛋砸。
曼彻斯特中国中心收到了数十起针对该地区学校儿童的种族主义事件的投诉。
中澳DJ和作家杰克斯·王(Jex Wang)说,冠状病毒暴露出的更深层次的偏见是妖魔化中国人的悠久历史的征兆,在用Instagram指出围绕冠状病毒的有问题的行为和语言之后,她的收件箱很快就充满了这种“可恶的”信息,以至于她不得不在帖子上关闭评论。
澳洲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澳大利亚也出现了一些针对中国人和华人社区的歧视现象,部分媒体不仅刻意渲染恐慌,还公开打出种族歧视牌,毫无底线地冒犯侮辱华裔居民及留学生。
越来越多由此而起的种族主义言论甚至暴力,甚至有人认为由于这次的病毒起源于中国,任何一个长着亚洲脸的人都可能传播疾病。
“亚洲人......在家呆着......别出来传播病毒”,一位朋友在一间墨尔本的餐馆用现金结帐时,餐馆服务员把找零扔在了他面前,然后躲开了。
南澳大利亚首府阿德莱德的街上发生了一起暴行:一个澳洲的小混混把一位中国留学生打到面目全非:颧骨骨折,眼部严重受伤。暴力让人无奈沉默害怕,比疾病更甚。
黄金海岸的外科医生莉娅·梁 (Rhea Liang )在推特上发帖称一个病人和她开玩笑说为了不被传染新型冠状病毒不能和她握手。梁医生明显并不觉得好笑反而感受到了歧视。
张先生(SK Zhang)在悉尼居住已经20多年了,他说自从这次疫情暴发,他常在通勤时感受到别人的注视,也越来越担心如今网络情绪会对华人孩子的生活造成影响。“上周挺难的,我们一方面害怕病毒,一方面也受到种族歧视,以及很多不必要的关注的困扰。”张先生表示他为了保护自己带了口罩,他能感觉到他上公交和火车上时候别人的紧张。“没有人对我说过分的话一类的,但是我可以感觉到一些不友善的目光。人们看我就和看病毒携带者类似。”
似乎伴随着这一场疫情,在许多外国人眼里,所有中国人都是移动的传染源在韩国、日本、越南等地的一些餐厅和商店的橱窗中,也张贴着“禁止中国人进入”的标语。
留学生们在行动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一些华人在海外遭到歧视,华人餐馆和商铺的生意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在其他的海外疫情发生地,留学生的日子也同样不好过,不戴口罩担心被传染,戴上口罩又要遭受各种歧视事件。但我们一致的敌人是病毒,只有各国人民一起携手,才能遏制疫情在全球的蔓延。
在推特上,许多留学生都打出了“我不是病毒”的标签,以此抵制不冷静的排斥。一位留学生在推特写道:“我是中国人,但我不是病毒。我知道全世界都在担心这种病毒,但是请不要带有偏见。”他发了一张自拍照,下半张脸上挡着一张用法语写着“我不是病毒”的纸。
几天前,澳洲的华人群体发起了一场网络请愿,抗议两家澳大利亚的报纸《太阳先驱报》和《每日电讯报》不恰当地把冠状病毒贴上了中国的标签。《太阳先驱报》在标题中使用了“中国病毒大肆破坏”,《每日电讯报》则在标题中强调“中国孩子呆在家里”。请愿人担心这样的标题可能会使澳大利亚华裔成为被歧视的目标。
目前有超过5万人在chnage.org网页上为请愿联名,要求道歉。而这种麻木的媒体报道不仅仅出现在澳洲。据纽约时报报道,法国一家报纸LeCourrierPicard在被批评后已经就他们的标题“黄色警告”道歉。丹麦报纸Jyllands-Posten发布了一个把中国国旗五星用病毒图案代替的卡通画也引起了争议。而这家报纸拒绝道歉,认为这幅卡通并不是对中国的冒犯。
中国留学生因疫情遇到了歧视该怎么办?
看到、遇到这种现象不要沉默,而要敢于站出来维护自己以及其他同胞的合法权利。从个人角度而言,如果现场状况容易起冲突,可选择事后向学校、社区或其他有关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自己的遭遇,引发当地公众和媒体的关注。
病毒终将会被消灭,而消灭歧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歧视,我们能做的,是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勇敢站出来,纠正歧视者的无知行为。
最后,为大家送上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曾说过的一段话:这是事实的时刻,而不是恐惧的时刻。要事实,不要恐惧。这是科学的时候,不是谣言。要科学,不要谣言。这是团结的时候,不是耻辱。要团结,不要污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