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记者从广州医科大学获悉,美国时间28日,钟南山院士团队论文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线发表(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论文原文)。
研究团队收集了自2019年12月11日至2020年1月29日,从全国30个省、市的552家医院中所提取的1099例实验室确认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信息。研究指出,严格、及时地采取流行病学措施,对遏制疫情迅速蔓延至关重要,对于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仍需持续不断努力探索。
过半患者入院初期无发热症状
研究发现,COVID-19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和咳嗽,但入院时仅有43.8%的患者有发热症状。随着病程发展,住院期间则有88.7%的患者出现发热。恶心或呕吐、腹泻则不常见,仅分别有5%、3.8%的患者出现此类症状。
研究强调,虽然明确消化道症状较为少见,但是也指出了新冠病毒通过消化道传播的证据(在粪便、胃肠道破损粘膜、出血处分离出病毒),提示社会各界需要注意预防粪口传播。
仅1.9%的患者有野生动物接触史
在本研究纳入的患者中,3.5%为医务人员;1.9%有野生动物接触史;483例患者(43.9%)为武汉居民。在武汉地区外居住的患者中,72.3%有与武汉居民的接触史,其中31.3%曾去过武汉;25.9%的非武汉居民既未去过武汉,也无与武汉居民的接触史。
潜伏期最长达24天
本研究发现,重度、非重度组新冠患者各有一例患者的潜伏期达24天,潜伏期大于14天的共13例(12.7%),而潜伏期大于18天的仅有8例(7.3%)。单纯根据最小、最大值评估人群的潜伏期容易引起误读。
此外,长期居住在武汉或者与武汉地区人员接触的患者,其潜伏期多为0天(接触时间按照最后一天计算)。研究者在剔除这些不合理数据后重新计算,得出最新的潜伏期中位数为4天。因此,为更好地表示人群的离散趋势,研究者确定了潜伏期的四分位间距为5天(2天-7天)。
有患者就诊时无影像学异常
研究指出,确实存在部分核酸检测阳性、有临床症状但是在入院时无任何影像学异常表现的新冠患者,而且非重度患者中这类患者的比例远高于重度新冠感染患者。
在入院时进行的975次CT扫描中,86.2%有异常结果。胸部CT的最常见表现为磨玻璃影(56.4%)和双肺斑片状影(51.8%)。而877例非重症患者中的157例(17.9%)和173例重症患者中的5例(2.9%)无影像学或CT异常。入院时,83.2%的患者有淋巴细胞减少。
如何区分新冠肺炎和流感?
研究团队还发现Covid-19的部分临床特征与SARS-CoV相似。发热和咳嗽是主要症状,胃肠道症状不常见。这些特征提示与SARS-CoV、MERS-CoV和季节性流感相比,SARS-CoV-2具有不同的宿主嗜性(tropism)。
在入院当初不发热的Covid-19患者比例高于SARS-CoV(1%)和MERS-CoV(2%)感染患者,因此如果监测病例的定义侧重于检测发热,则不发热的患者可能会被漏诊。淋巴细胞减少常见,而且某些病例达到重度减少,这一结果与近期两份报道的结果一致。
研究团队表示,尽管SARS-CoV-2和SARS-CoV具有更高的种属相似性,但一些临床特征可以将Covid-19与SARS-CoV、MERS-CoV及季节性流感区分开来。例如,季节性流感在呼吸科门诊和病房更为常见。
对于未来研究方向,研究团队表示,目前亟待明确病毒传播的动力特征、传播途径、病毒对人体组织的嗜性。既往已有研究用于预测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的变化趋势,然而其并未适当纳入政府近期对各地采取的强有力干预措施、全国复工、武汉与黄冈等地封城对人群疫情变化趋势的影响。因此,对病毒在人群中传播的智能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也是当前的工作重点。
看过学术成就,我们再来看看前两天
一段关于钟南山院士的早期采访视频
被大家翻了出来
其中一段关于钟南山院士家的视频
在网上曝光
钟老朴素的家
和满满一屋子的奖杯奖章
引起了不少热议
快戳视频看看↓↓↓
视频中可以看到
钟南山院士夫妻俩
住在广州医学院里的普通公寓楼中
房子面积并不大,装修也并不奢华
但是收拾得很温馨
沙发是老式的碎花沙发
房间的墙壁上挂着
钟南山院士曾经和重要领导人会晤的合影
电视墙也是摆得满满当当的
全部是钟南山院士
以前出席各类重要场合的合照
另一边还有许多照片
有钟南山院士领取奖状的现场照
照片中钟南山身姿挺拔
手里捧着奖状
还带着奖牌,英姿飒爽
摆在这张照片前面的
有钟南山一家人的合照
还有一张小孩子的照片
不过继续往下看

发现...

亮点在后面~

桌子上看起来分量十足的奖杯
居然装满了
子、橙子、葡萄还有香蕉
对此,钟南山院士的夫人李少芬表示
家里的空间太小
橱柜里的都是钟老跟孙子的东西
她说,这20年
因为钟南山是大家追求的目标与模范
所以呢
她就把自己的那些奖项都给收起来了
只准留下一个果盘状的奖杯
理由是……还算有点用
对此,还有网友评论
水果:不要小看哥,哥只是个传说
其实院士夫人
也曾是一名“篮球明星”
1952年,她入选新中国女子篮球队
作为第一批国家运动员
她可以说是中国篮球界的开山鼻祖之一
她从16岁开始为国出征
直到30岁才结束了自己的征战使命
在队期间曾经获得
匈牙利、法国、罗马尼亚、中国
四国篮球邀请赛冠军
风靡一时的《女篮五号》,以李少芬担任主力的女篮团队为原型。图源:军武策
1966年,李少芬退役
她本可以留在国家队当教练
但钟南山院士长年奋战医疗事业
为了照顾年迈的养母和公婆
她放弃了待在国家队的大好前程
选择回到了广东
一边照顾家里的老人
让钟南山免于后顾之忧
一边担任广东女篮教练
继续为祖国体育事业发光发热

《女篮五号》。图源:军武策
直到现在
李少芬仍担任中国篮协副主席等职务
今年她也84岁了
一直默默为最爱的体育事业效力
如今我们关注钟南山院士的同时
也不要忘了站在他身后的妻子
她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巾帼英雄
右为李少芬老师。图源:军武策
几十年来
李少芬的生活十分低调
她和钟老育有一儿一女
孩子们继承了他们的优秀基因
更继承了他们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
女儿遗传母亲的体育天赋
儿子继承父亲的医学事业
这样的婚姻和家庭
只能想到“珠联璧合”
在钟南山身上,在李少芬身上
在他们的孩子身上
凝聚着他们的名门家风
希望大家
能从这样的家庭中感受到风骨
汲取到必定战胜疫情的力量!
也请坚信,黑夜翻面之后
会是新的白昼
-综合:广东公共DV现场、成都商报、军武策、科技日报、央视新闻客户端
【产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的内容和图片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