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只宠物狗低程度感染新冠病毒,系确诊患者的爱犬
新冠肺炎确诊者周巧儿的爱犬,
早前经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两次病毒测试,
发现其口腔及鼻腔样本呈弱阳性反应。
3月4日,渔护署表示,
有关结果显示这只狗已经低程度感染病毒,
或成为世界首例。
香港政府网截图
据悉,这条狗为香港2月25日确诊的一名新冠肺炎患者的宠物狗,目前该患者的家庭佣人、兄长均确诊感染新冠肺炎。香港渔护署表示,该署于2月26日对这条狗抽取样本进行了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测试,于27日从其中口腔及鼻腔的样本中检测到小量新冠病毒。随后,署方分别于2月28日、3月2日再进行检测,显示这条狗口腔及鼻腔样本均分别对新冠病毒呈弱阳性反应。
该署表示,已咨询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城市大学动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院及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专家意见,他们一致认同有关结果,显示这条狗已低程度感染有关病毒,并很可能由人类传染目前,这条狗没有任何新冠肺炎病征渔护署表示,这条狗低程度感染新冠病毒情况或成世界首例。该署表示会密切监察该宠物狗情况,待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后,才会把宠物狗交还。该署也强烈建议,确诊者或其密切接触者应安排同住的宠物接受检疫。
确诊患者宠物狗被检测出弱阳性。图源:港媒
渔护署发言人提醒畜养宠物人士,须经常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当与宠物接触后,应使用肥皂和水或酒精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畜养者外出应佩戴口罩。发现宠物的健康状况出现变化,应尽快寻求兽医的意见。
此前在《新闻1+1》栏目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曾表示,主人要对宠物加强管理,如果宠物没有接触病人,没有接触有可疑的人,这个宠物是没有病的,检验是健康的,那是没有关系的。但如果接触到疫情、接触到有感染的人,宠物也要一样的监控起来。因为这个病毒是在哺乳动物之间传播,所以我们对哺乳动物也要加以防备。
不过,犬猫传染性疾病防控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临床兽医系教授吕艳丽曾告诉科技日报,“香港病例是个个例,弱阳性的结果无法区分是机械性带毒还是一过性感染等情况。”其称核酸检测十分敏感,可能家犬口鼻腔沾到的几个病毒被检测出来,这是机械性带毒。一过性感染是指犬只感染病毒后依靠自身抵抗力很快把病毒清除掉,感染到此为止,不会向体外继续散播病毒。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推荐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研究员魏强也曾告诉科技日报,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并无证据显示犬猫等陪伴型动物或宠物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治愈患者复阳,出院标准过宽?白岩松问了专家...
3月4日上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正式发布。当晚,《新闻1+1》节目,白岩松连线中央赴湖北指导组专家组成员、呼吸危重症专家童朝晖,进行解读。
出院患者有再检测阳性的情况,出院标准是否过宽?
有一些病例两次阴性出院后再次阳性,上次已说过它不是再感染。检测结果也跟试剂盒检测核酸还是不太稳定有关系,有试剂盒的问题,也有检测采样的问题。从数据看,现在全国大概有8万多病例,出院后再阳性病例的比例不到0.1%,按照平均数标准差来算,这个都在可控的范围。
新增粪便及尿传播途径提示
研究发现,在尿液和粪便里能培养出新型冠状病毒,所以提示大家粪便、小便会带有病毒,要注意个人卫生,洗手、戴口罩还是很重要。另外,大的污染性垃圾处理方面,要注意在群体垃圾里产生气溶胶,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第7版诊疗方案有哪些重要的变化
1.增加了对患者的病理描述;2.整个诊疗过程中增加了血清学抗体的检测,包括在诊断和疑似排除环节;3.增加了在治疗中的早期预警,对重症预警也进行了更细的分层。
新增病理改变部分有何意义?
临床医生特别看重病理。病理是临床诊断的金标准,对临床的意义很大。我们应该客观地看这个问题,我们所拿到的主要是尸体解剖的病理,它只代表这个疾病的中后期病人的改变,而病理描述有早期、中期、中后期几个不同的阶段。对一个疾病的认识,有一个全面的就更好。
第七版新增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抗体检测可靠性更高
我们过去在SARS的诊断、在一些支原体,衣原体的诊断都做血清学抗体的检测。这个病是新发疾病,之前没有,现在研发出了(血清学)抗体试剂盒,可以做抗体检测。在诊断中,一个疾病的抗体产生要三到五天,它比病原学检测、核酸检测滞后,但它的可靠性要比核酸检测更高,对诊断来讲是双保险。另外,对疑似病例也增加这一要求。核酸两次阴性,我们如果再做抗体的检测也是阴性,七天左右也是阴性那可以排除他的疑似。
出院后注意事项有变化
出院由“应继续进行14天自我健康检测”改为“应继续进行14天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更强调隔离和管理:1.还是建议单间隔离、通风、戴口罩、分餐制、减少和家人的接触;2.从管理角度来讲,把定点医院和基层医院基层社区中心、居委会更加紧密结合起来,以便于我们对出院患者初期的观察和资料共享;3.对出院患者要在一周和两周进行复诊,是对新冠病人出院后期更加周到仔细的管理。
第七版药物使用有了更细化的标准
(这个变化是因为过去这段时间临床当中又有了更多的经验),毕竟这是一个新的疾病,临床实践上,有些药物可能剂量偏大,临床上用起来病人的不良反应比较多,有些药物和其他药物联合应用会有禁忌。根据临床专家们反映的问题进行讨论,调整了相应的药物剂量,提出药物医用的指针、禁忌症,一些不适合联合用药的药具体说明,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更大。
-综合:环球时报、南方都市报、光明网、中国青年报、央视新闻、人民日报
【产权及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编辑文章,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的内容和图片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进行审核处理或删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