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方蓝字“24楼影院” →进入新页面,点击右上角“...” → 点击第一栏“设为星标“。记得把我们设为“星标 ★”哦~

年过古稀,还奋斗在一线的电影导演不多,我们熟知的有:刚刚交出佳作《爱尔兰人》的马丁·斯科塞斯(78岁);
曾经的西部片男神——“东木大爷”克林特·伊斯特伍德(90岁);
还有一位则是英国现实主义电影大师——肯·洛奇。
肯·洛奇是英国的国宝级导演,从影50多年,拍出了许多影史留名的佳作。
比如感动无数人的《小孩与鹰》,通过乡村少年与其饲养的鹰的情谊,揭示了小镇少年成长中的孤独与敏感,被认为是英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2006年执导的战争《风吹麦浪》则聚焦爱尔兰独立运动,讲述了一对兄弟在爱尔兰独立战争与爱尔兰内战中由并肩作战到反目成仇的故事。
影片获得59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这也是他的作品首次获此奖项。
2016年,凭借剧情片《我是布莱克》,肯·洛奇再度斩获金棕榈奖。虽然影片获奖在当时引发了不少争议,但丝毫不影响这部佳作被很多观众所喜爱。
片中主角是一个患有心脏病,面临失业危机的木匠和两个孩子的单亲妈妈。两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都选择了向福利制度求助,但最终发现制度中繁文缛节和不合理程序将他们绕进了一个死结,陷入了更大的困境。

反抗无效后,两个人最后只能依赖彼此的互帮互助得到一丝慰藉,让人倍感心酸。

看过肯·洛奇以往的作品就会发现,他所拍摄的片子大部分都聚焦底层民众的现实困境和绝望挣扎。
《我是布莱克》中的老木匠,《底层生活》里的建筑工人、《面包与玫瑰》里的清洁工和保安……在他的从影生涯中,几乎将所有的关注都给了这些被忽视的底层边缘人物。
去年,83岁高龄的肯·洛奇携新作前往戛纳电影节,虽然没有获奖,但就电影本身来说,仍然是不可多得的现实主义佳作,非常值得一看——
《对不起,我错过了你》
故事发生在英格兰东北部的港口城市纽卡斯尔,主角是来自曼彻斯特的一家四口。
父亲瑞奇
之前在工地打杂,泥水、铺砖、水电、焊接,甚至挖墓,干的都是最苦最累的活。

罪没少受,但钱也没赚多少,于是他决定换一份工作,去物流公司做一名加盟司机——也就是快递员。
这份工作和我们普通理解的快递员不太一样,它是自我雇佣,公司只负责派单,赚多赚少都看自己,但也意味着风险和责任由自己承担。

最头疼的是,想做这份工作,首先得有一辆小货车。
向公司租赁一辆每天要付65磅(一个月1950磅),自己买一辆每月400磅,显然,自己买一辆更划算。
但对于瑞奇一家来说,拿出1000磅的买车首付款也是相当艰难。
家里的房子是租的,外面还欠着一笔债,唯一值钱的小汽车,是妻子艾比做护工的代步工具。
也就是说,瑞奇要做这份工作,必须卖掉妻子的交通工具,来凑足首款。

妻子当然不愿意,但瑞奇也说了,前期投资虽然有点多,但只要他手脚麻利,勤劳肯干,一星期就可以赚1200磅,不出两年,就可以买房了。
理想很丰满,未来似乎也一片光明,但随着瑞奇入职,一系列后续问题涌现出来。
妻子这边,没有了代步工具,每天花大量时间在去客户家的路上,不仅身心疲惫,能不能准时到达也是个问题。
瑞奇这边,也麻烦不断。快递工作看着比泥瓦匠轻松,但其实个中辛酸只有干了才知道。
迷路找不到地方,被客户奚落是常态;停车被开罚单,超时被罚款,请假几乎是不可能。
每天工作14个小时,一周工作6天,瑞奇几乎忙的连口饭都吃不上,上厕所只能用塑料瓶解决。
本以为自己辛苦养家,能让家人都好过点,没想到,却适得其反,让家人陷入了更深的漩涡。
长期紧张繁忙的工作,不仅让他精力锐减,脾气暴躁,对家人的陪伴也被严重剥夺。
正处于青春期的儿子,疏于管教,沉迷街头涂鸦,经常旷课。
女儿小小年纪,不仅要独自照顾自己,还要缓和一家人的矛盾和冲突,俨然一个小大人。
家里的重担都落在妻子肩上,而妻子一边要应付难缠的客户,一边还要照料孩子们,重重压力,让她几近崩溃,只能一个人偷偷躲在车站抹眼泪。
一个底层家庭的无奈和心酸就这样在肯·洛奇的镜头下被一一呈现。
很多观众都注意到,这一家人的困境皆因一份工作而起。
先是一笔不菲的启动资金,其次是超时长的时间成本,最后是无止尽的罚款和冷漠的制度。
一开始,瑞奇一家把它看作新生活的希望,但慢慢发现,这份工作像是一只无形的大网,将一家人牢牢套在上面,不得喘息。
越是拼命赚钱,越是混乱贫穷,仿佛陷入了某种宿命式的悲剧中。
而导演肯·洛奇正是通过一个底层快递员的视角,试图批判现代社会中这种新兴的“零工经济”模式。
零工经济是伴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时代孕育而生的一种用工模式。它将传统的雇佣模式由“企业—员工”改造为“平台—个人”,例如各种承接协定、兼职工作、临时工作、自由职业、个体经营、副业。
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Kelly Services发布的《2017年零工经济下的人才管理研究》报告显示,零工正在成为新的常态。43%的雇佣零工的组织表示至少会节约20%的人力成本
在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劳动力为自由职业者,该比例在2020年将达到40%。
据阿里研究院报告显示,到2036年中国可能有多达4亿人属于零工经济的自由职业者。
虽然这一新型的雇佣模式增加大量工作机会,也间接减少了企业的成本,但却潜藏着许多劳工保障上的死角,增加了劳工的个人风险。

片中,瑞奇所从事的加盟司机的工作便是其中的一种。他作为快递公司的加盟司机,件赚取费用,没有雇佣合约,也没有目标绩效,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隐形的剥削,比如劳工基本保障(失业、工伤、生育、养老)的缺失,惩罚制度的冷酷无情,以及工作时间界限的模糊对个人的潜在剥夺。
正因如此,进入这一行业的瑞奇发现自己总是要面临许多难以挣脱的窘境。
儿子因为偷窃被抓到警局,为了让他不留案底,父亲必须赶到警局接儿子,
但快递工作的时间约束让他不得抽身,否则将面临巨额罚款。
选儿子,还是选工作?这本不应是个难题,但在片中,我们却不难理解瑞奇的纠结之处。
送件途中,被强盗偷件,殴打到进医院,公司打来电话不是关心他的伤势怎样,而是首先担心明天能不能正常上班,并强制要求赔偿丢件的费用,误工的费用。
在这样的用工制度下,劳工本身被当作了赚钱的机器,而非活生生的人。
更悲催的是,他们没有反抗的权利,一想到前期投入,一想到要接下来还要挣钱养家,第二天,又不得不咬着牙再回到工作岗位中去。
有人说,导演这是在刻意煽情,卖惨,但这样的指责和“何不食肉糜”又有什么区别?
对于许多底层群众来说,瑞奇这样的生活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常。大部分时间被工作占据,陷入一种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窘境。
资本主义席浪潮卷下的现代劳工制度,是导演想拷问的对象,也是造成这些现状真正的元凶之一。而生如蝼蚁的他们,只不过是其中悲剧的一环。
在肯·洛奇的镜头中,清冷朴素的色调,充满纪实风格的摄影,以及大量中近景,勾勒出了这一家人的日常生活景象。
虽然瑞奇一家人有矛盾,也有争吵,但总体来说,影片保留了温馨日常的一面,每个人都试图为凝聚这个家做着微小努力
比如妹妹会陪父亲一起送快递;偷拿父亲的车钥匙,只为了缓哥哥和父亲的紧张关系;再比如母亲劝说瑞奇不要乱发脾气,不要动手打孩子。
就连经常惹祸的哥哥,也在母亲晚上加班去客户家的时候,主动提出让父亲开车送她,一家人在车上唱歌,享受着短暂的温馨时刻。
正是这些细节的描绘,让这个简单的家庭故事真实,富于感染力,同时也更令人感到绝望、压抑。
有人也许会说,这世间的苦难千万,比瑞奇一家要艰难的家庭多的是,为什么单单要描绘这样一家人?
对此,电影的主创人员曾在采访中这样说道,
“我并不想在电影呈现酒鬼或者家暴的角色,这样的家庭,早在故事还未开始之前就已经注定走向失败了。我想刻画一个努力的家庭。虽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最重要的是家庭里成员之间相亲相爱。”
而这个即使很努力,也过不好日子的家庭或许才是万千底层家庭的一面。
他们被繁重的工作负担压的喘不过气,错过了亲情,错过了健康,错过了一切美好的事物。
他们追求幸福,为彼此努力,到头来,却发现幸福离自己越来越远。
片名“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是快递员瑞奇在送件时遇到客户不在家,塞到门缝里的留言单上的一句话。
但这些最底层的民众,又何尝不是被时代错过的那群人。他们或许是清洁工、快递员、外卖小哥、保洁阿姨……
而肯·洛奇老爷子几十年如一日,怀着悲悯之心,坚持将镜头对准这些底层边缘人物,呈现这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生活悲剧,更是让人敬佩。
一个人是如何被生活盘剥,卷进了日复一日的深渊,消磨掉所有的热情?而爱又是否真的可以拯救这一切?是老爷子留给我们的问题。
庆幸的是,还有他在记录这一切;而不幸是,只有他,不遗余力地呈现了这一切。
好文推荐
在看点这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