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上周推出了新栏目【影像】,看留言大家的反映还不错。新栏目先需要聚聚人气,今天趁热打铁,再推一期。

1、【人物】 《切·格瓦拉的尸体》
一般说起切·格瓦拉,大家肯定不会想到这张照片,而是会想到那张最著名的头像。
但我个人觉得这张照片更有震撼力。
关于切·格瓦拉是如何成长,如何革命,如何被捕,如何被杀害的,我曾经写过一篇。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点文后的链接。
这里想用那篇文章最后的“馒头说”部分,来说一点感想:
周恩来曾对格瓦拉的游击战术有过一个评价:
所谓格瓦拉的“游击中心”,就是跑到那里放一把火就走。就象我们的盲动主义似的,脱离群众,没有党的领导。这种思想,在世界上相当一部分群众中有影响。……古巴的武装斗争成功带着偶然性的,他们不是依靠长期坚持武装斗争,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来逐步取得胜利的。自从这个偶然性胜利以后,他们又想在拉丁美洲甚至非洲到处用这种方式推翻亲美政权,必然不会取得成功。
看得出,中国的领导人对格瓦拉的评价并不高。
但这并不妨碍格瓦拉成为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最知名的人物形象之一。
无论是在纽约还是在伦敦,在上海还是在东京,在莫斯科还是在开普敦,格瓦拉的肖像早已风靡全球,出现在数以百万计的T恤、海报、马克杯上。他的“波普形象”,早已超越了各种意识形态和各种阵营,成为全世界不少人共同的精神图腾——哪怕,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了解他。
(还是放一张吧)
这是为什么呢?
在我个人看来,格瓦拉作为一个符号的风行,固然有上世纪60年代在西方开始萌芽的激进主义思潮以及左派风尚作为背景,但更多触动人内心的,还是他不断放弃优渥的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自己的理想事业中去的那种精神。
在这个背景下,格瓦拉的理想是否靠谱,他的能力究竟如何,早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那颗血色浪漫的心。
而一代又一代的人,他们其实也不是不知道,自己根本无法做到像格瓦拉那样殉道于自己的理想,但至少背一个印有他头像的包,穿一件印有他头像的T恤,能多少宣告一下:我没有放弃理想,我不想与这个现实妥协。
梁文道当初曾有过一句评价:
“切·格瓦拉如果活到今天,该是70多岁的老人了,但他永远年轻。不是因为他死得早,而是因为他死在浪漫的理想之中。”
这或许也是那么多人缅怀他的一个重要理由。
相关链接:

2、【人物】 《梦露在地铁通风口》
这可能是一张在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照片之一。
关于玛丽莲·梦露,我也写过一篇,但今天写当初没写的,就是关于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这张照片是1955年电影《七年之痒》中的剧照,地点是在纽约列克星敦大道的某一个地铁出风口上方(另有说法,说这张照片并非剧照,而是后来在洛杉矶的某个舞台上拍的)
当时在剧中饰演女房客的玛丽莲·梦露站在出风口上方,地铁呼啸而过,热风升腾,白裙扬起,一张流传世界的照片就这样诞生了(有近20个摄影师从各个角度在拍摄)
当现场的人们或欢笑或鼓掌的时候,有一个男人却站在一边,脸色铁青。
他是美国传奇棒球明星乔·迪马吉奥。
他的另一个身份,是玛丽莲·梦露的丈夫。
那天晚上,据说夫妇双方吵得不可开交,还动了手。
事实上,这对夫妇结婚才8个月,但其实早就陷入了危机——两人在兴趣上有很多不合,尤其让梦露不能接受的是,迪马吉奥希望她离开好莱坞,做一个全职的家庭主妇。
“地铁裙照”事件无疑是一根导火索,两周后,梦露就提出了离婚。一个月后,双方正式离婚。
两人离婚后依旧保持着好友关系,之后梦露做了个小手术,迪马吉奥还专程赶到医院探望和陪护。梦露在之后又经历了失败的第三次婚姻(她和迪马吉奥的婚姻是第二次),以及陷入了与肯尼迪兄弟的纠缠之中。在梦露精神接近崩溃的时候,少数几个愿意陪伴在左右听她倾诉的人中,就有迪马吉奥。
但是,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缺乏安全感的玛丽莲·梦露最终还是选择了告别人世——或许未必是她自己选择的。
1962年8月5日的清晨4点25分,36岁的玛丽莲·梦露被发现平躺在床上,浑身赤裸,脸上盖着枕头,手里握着一个电话筒,床边散落着一些放安眠药的瓶子。
警方后来给出的结果是:长期患抑郁症的梦露死于自杀。
当然,关于梦露之死,至今还有不少争议,有些人认为她是被灭口,有些人认为她被牵扯进了间谍案——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这些都只能说是“阴谋论”。不过,很多人都愿意津津乐道是不是肯尼迪家族最终让梦露“永远闭上了嘴”,却未必有多少人愿意去关注梦露说过的一句话。
那句话,被写在梦露自己的自传《我的故事》里:
“男人们宁愿付一千美元获得你的吻,也不愿意花五十美分倾听你的灵魂。”

3、【战争】《会师易北河》
二战中的著名照片有很多,但这张照片往往是第一批能映入我脑海中的一张。
1945年4月,纳粹德国的败势已经无可挽回,美国领衔的西线和苏联SOLO的东线,从东、西两个方向猛扑柏林,双方的会师其实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发生在了4月25日,地点就是在德国境内的易北河。
那一天,美军第一集团军第69师的威廉·罗伯逊少尉带领一支四人侦察小分队去易北河一带侦察,当天下午到了易北河畔的托尔高市。罗伯逊当时听说易北河东岸已经有苏军活动了,所以他先去找了一条床单,然后用红色和白色将床单画成了一面简陋的美国国旗,跑到易北河西岸的一座古堡上用力挥舞。
不过罗伯逊迎来的是一阵枪击——对岸确实是苏联第5近卫集团军第58近卫步兵师,但苏军怀疑这是德军使的“奸计”。
好在不久后罗伯逊就找到了一个会俄语的美国人向对岸喊话,使得这一历史性的时刻终于到来:
在被德军炸断的易北河大桥上,罗伯逊带人向东岸爬,而对面是由苏军西尔瓦什科中尉带领的一支苏联侦察队,他们也在向西岸爬。
当两队人在桥头相遇的时候,一切话语已显得多余,双方热烈拥抱,欢呼,庆祝会师。
但是,这张照片里却没有当时历史性会师的任何一人。
没错,这张照片其实是后面补拍的。
4月26日——也就是易北河会师的第二天——美联社摄影师阿兰·杰克逊想拍一张苏美会师的历史性照片,但前一天会师的美军和苏军士兵都执行各自任务去了,结果他就随机在会师的两支军队里请了几名士兵来“摆拍”。
事实上,会师那天以及后面几天有大量的照片,有双方一起喝酒,聊天,跳舞,包括罗伯逊少尉和西尔瓦什科中尉当时拥抱的真实照片也有,但这张照片却因为构图等各种原因最终成了最经典的一张“会师”照片——好在照片中的士兵也确实是隶属于当时会师的两支部队的。
但这张照片最让人感慨的,并不是幕后所谓的“摆拍”轶闻。
就在这张照片拍摄的11个月后,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一道无形的“铁幕”降临在了东西方之间。
冷战开始了。
11个月前,双方的最前线士兵还在一起握手,拥抱,欢呼,喝啤酒,跳舞,但11月之后,又重新回到了各自的战壕,成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敌人“。
当年照片中那座断桥之间的有形的小小鸿沟,成了无形的且难以逾越的巨大鸿沟。
说到这里,故事还有个小后续:
2005年4月25日,托尔高市举行了隆重的官方活动,纪念60年前发生在这里的著名的”会师易北河“。
十几名来自前苏联和美国的二战老兵们,互相搀扶着走向易北河西岸的”会师纪念碑“,一起献上了鲜花。
在这些老兵中,有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最引人注目。
一位佩戴的是苏军勋章,他就是当年的西尔瓦什科中尉——他是当年真正易北河首次会师的双方官兵中,唯一还在世的一位了。
另一位佩戴的是美军勋章,他叫费利波特,他并不是当年第一批会师的士兵,但他却是那张著名照片中的一员——他是当时被叫去摆拍的。
这群老兵在献完鲜花后,还是像当年那样,激动地彼此握手和拥抱。
没有隔阂,没有对立,没有敌视。
就像他们当初那样。

4、【体育】《1994年的罗伯特·巴乔》
这是一张暴露年龄的照片。
1994年6月,罗伯特·巴乔随意大利国家队出征美国世界杯。
那一年,巴乔27岁。在此之前,他代表意大利国家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中出场8次,打入5球,风头正劲。
但事实上,巴乔在这次美国世界杯征程前半段并不顺利:在三场小组赛中颗粒无收。“当家射手不进球”,让他饱受意大利媒体的质疑乃至抨击。

但从16强比赛对战尼日利亚队开始,巴乔正式爆发了。
在这场比赛中,意大利队到第88分钟还以1球落后,且场上少一人。这个时候,巴乔挺身而出,打入关键的扳平一球,帮助当时少一人作战的意大利队把比赛拖入加时赛,并且在加时赛中操刀罚进一记点球,使得球队逆转淘汰当时风头极劲的“非洲雄鹰”尼日利亚队;
八进四对战老牌劲旅西班牙队,还是双方鏖战到第88分钟,还是罗伯特·巴乔快马杀到,一记绝杀球帮助意大利队顺利晋级四强;
半决赛对阵那届世界杯让人刮目相看的保加利亚队,这一次,巴乔索性梅开二度,意大利队最终2比1战胜对手晋级决赛。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说的就是当时的罗伯特·巴乔。
正是因为在三场比赛中独进5球——颗颗都是金子般宝贵的进球——罗·巴乔引爆了全世界的媒体,而他凭借古罗马雕塑般的脸庞和略带忧郁的眼神,也迅速为中国球迷所熟知。
还是上一张年轻时的巴乔吧,虽然我觉得他越老越有味道
这是典型的好莱坞电影的节奏:先扬(预选赛),后抑(小组赛),再扬(淘汰赛),最后大爆发迎来高潮结局。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巴乔的身上,大家都在期待着一个好莱坞式的圆满结局。
1994年7月7日,巴乔领衔的意大利队在决赛遇上了当年由“罗马里奥-贝贝托”组成锋线的巴西队。
那是一场乏味的比赛,120分钟,双方均无建树,0比0的比分使得世界杯历史上出现了第一场需要罚点球决冠军的场面。
巴乔的悲剧也随之到来。
在点球比赛中,意大利队有两名球员点球不进(巴雷西的踢飞,马萨罗的被扑),而巴西队有一名球员没罚进。
巴乔是第五个出场的,他助跑,他抬腿,他射门……
足球高高地飞向蓝天。
这张照片,记录的就是巴乔在罚丢点球之后的那一刻。
这是一张曾经让全世界无数“巴乔迷”心碎的照片。
事实上,意大利队当时落后两个点球,即便巴乔这个球罚进,如果下一轮巴西队只要罚进点球,意大利队还是输了。
但在那一时刻,大家都只记得,是巴乔踢飞了最后的点球——哪怕巴乔其实后来获得了那届世界杯的“银靴奖”(“金靴奖”是进6球的斯托伊奇科夫和萨连科——那个在对阵喀麦隆一场比赛就进了5个球的家伙)
悲剧往往比喜剧更能让人刻骨铭心。
巴乔流着泪被队友搀扶着下场的画面,让人记忆深刻。
也正是在那届世界杯决赛之后,巴乔在中国球迷这里多了一个绰号:
忧郁王子。
当然,之所以会选这张照片,不仅仅因为罗伯特·巴乔是属于我们这一代球迷特有的一种情结,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竞技体育是残酷的,它不是好莱坞电影,它可能会按照你的预想走完剧本的99%,却会在最后一刻给你一个大反转:
或直升天堂,或跌入地狱。
但,这就是体育的魅力啊。

上期回顾:

今天有一个友情吆喝:
我原先供职单位的兄弟单位《第一财经》,是全国第一家报道这次疫情的媒体,在整个抗疫全程也派了数百名记者前往各路一线,到目前为止发回包括深度、调查和视频在内的6100多篇报道,其中不少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现在,他们从这些报道中精选出了四个角度共42篇优秀报道,百多张照片和统计表格,编辑成了一本精装杂志,厚达200多页,定价48元——熟悉杂志的知道这肯定是亏本的,他们告诉我只是希望他们的报道能让更多人看到。
尽管还在进行中,但这已是一场注定将载入史册的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我们需要有一些可以保存的东西,来记录这些岁月,这些事情,这些人——包括他们,包括我们。
照片能记录时代,文字当然也能。
那么,这本杂志无疑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扫描海报右下角二维码,可了解杂志详情并进入购买页面。)
因为是友情吆喝,我那位《第一财经》的朋友也不好意思,给了我五张价值480元的杂志全年订阅卡,我就拿出来给大家吧。
今天留言点赞前五名的读者,我将给你们每人送上一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