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花艺师的早晨会如何开启?
6点的闹钟定时响起,张小早伸手一拂,几丝缕层叠的光透进了屋内,在床头的白墙上轻盈落下早樱的淡影。她缓缓起身,家里的猫狗欢腾地奔往脚边打转,沐浴后换上件宽松的衣服,开始每日不落的晨时瑜伽。
练习的间隔,瞥见墙头新移来的藤曼散下了几朵半开的花,遽然决定将今天早餐搬到院子里,上海的初春总挂着接连数日的阴沉脸,难得能等到天气见好的日子。
她从冰箱里取出冷藏了整夜的酸奶燕麦,混入勺子捣好的牛油果泥,缀上些许应季水果,再顺手拣上几块司康饼。细微旋转,摆好餐盘对望镜头的角度,“咔嚓”按下快门,胶片遂定格下这如常一帧。
然而花艺师的身份并非是小早的全部。
起初,仅是作为小早社交平台上的普通读者,我时常会以为她是个有着独立工作室的花艺师、甜点师,或者是活跃在自媒体上分享生活片段的文艺博主。实则并非如此,去年底在三明治的市集上跟小早打过照面,她讲到自己每晚几乎只睡5、6个小时。彼时我也才知晓原来她在互联网公司一直做着份交互设计师的全职工作,插花与烘焙只是眼前这个念着吴侬软语的苏州姑娘的闲时之好。
前不久,我约上小早周末一起去虹桥古玩城逛逛。亦是出于好奇罢,此前偶然听她提起过,古玩城向内的深处其实隐有个可容几百家店铺的地下花市。
01
没有追求的安分女孩
虽然只有过一面之缘,但仍能确定百来米外身着棕红长裙的模糊剪影就是小早本人,瘦瘦高高的,随意披散着肩下长发。我高举起手招了招,她便翩翩地小跑着迎来。
我们途径厅内空荡的古玩店铺,下行至负一层,穿过最外围的零售层继续往内,最终抵达批发市场的核心地带。每家花铺内挤搡着数个框桶,店员们并未热络地绕在顾客身旁,大家就这么隔着成簇捆码的花束谈好价钱,扫码走人。
“是不是和想象中的不大一样。”许是看我有些愣神,小早不禁笑语,“我不大喜欢在花店买花,枝束经过修剪后带着远离日常的仪式感。和那些饱满成熟的花相比,自然里的花草有股难以抗拒的生命力,多灵动啊。”
星芹、扶郎、夕雾、虞美人、络新妇、野姜花……光是听她讲起这些个名字,就已让人自心底雀跃不已。
出于对花草的痴迷,又觉着在朋友圈里随手发图很难沉淀下来再续思考,小早在三年前开设了豆瓣、微信公号,为了记录下自己生活里一些细碎想法。
自从一篇圣诞节包装教程被豆瓣编辑主推后,小早逐渐被愈来愈多的人关注,也收到了四处投递而来的疑问。
“我发现人们在讨论热爱生活这个话题时,大部分人把它认定为一个需要努力才能达成的目标,或者不管怎么说你都要为此牺牲一点什么。别人的羡慕来源于他们认为你有更多的闲时闲钱,或者闲趣去成为热爱生活的人,而我并没有。”
小早从小就被身边人认定为是个没有追求的安分女孩,但这丝毫没有困扰到她,“平凡简单又有什么不好呢?”对于日常中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瞬间——撒进厨房的阳光、薄荷叶上的晨露、旧茶杯上的裂纹……她有着份与生俱来的热忱。
而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心得经验,这个念头亦仿佛自然地就在她的脑子里埋种了。
拐点是在去年9月,小早在莫干山芳草园为自己策划了一场名为“花野”的婚礼。
提前选定场地、采买物料、设置流程,毕竟是第一次做婚礼策划,且是为了自己,她难免有些担忧,为此几乎整个8月都在打样花束和甜点。
婚礼当日,头戴白纱的小早跨着匹枣红马入场,从花园一头缓缓走向前方等待她的人,与他挽手踏入新的旅程。
她也将这场婚礼视作自己梦想的起点,并以此为契机,正式成立了自己的花艺与甜品工作室,“MORVENING早晚四季”或许更贴切地说,她想把它打造为一个生活的实验场域,依照四季流转,发布各类与自然生长相关的田园活动——
初春去往郊野寻一片樱花林,和朋友共度一场山间野餐;夏季亲手摘来青梅,果肉扎孔与冰糖、白酒同浸,待来年酿为琼浆;秋日取来亚麻餐布,与牛油果核同煮,染得温柔治愈的淡山茱萸粉……
02
原来有些花艺师生活中并不养花
在成立工作室之前,小早独独把兴趣作为生活的一味调剂,并没有期望定期产出,如此也不会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可一旦将它变成了事业的一部分,压力便随之从四面八方而来。
不想过早进行纯商业化运营,但累积作品就意味着要投入比以往成倍的资金与时间在其中。况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也面临着很多实际的选择,譬如没有本职工作很难维持家庭开支,没有充裕的时间把案例做得更好……
幸好先生维尼总是无条件地支持她所有决定。她爱到四处折腾,他就随着她去,每次帮忙把东西搬到目的地后便默默离开,悄然陪伴着却不打扰,留予她享受自己的世界。
与此同时,相较以前随着性子给家里点缀,如今为了钻研花艺,小早每个星期都需要去花市采买近千元的花材。
练习、练习、再练习,哪怕近期没有单子,她笑言也不敢有所怠慢,以免出现空档期后,手感会变得生疏了。

“老师只是教了你插花的基本手法和搭配原则,像法式捧花基本是半球形的,需要有技巧地去旋握住它,可最重要的还是捕捉到自己的风格,这个蛮难定义的。”
起初练习的时候,小早总觉得自己老买错花,每朵花单看都挺漂亮,一搭配起来反而成了负分。
机缘之下,她开始跟随一位法国花艺师学习“原野系”插花,结课前她们来到了近郊的香草森林,那些触手可及的植物像是唤醒了她沉睡的意识一般,在某一瞬给了她灵感。
在自然界中,没有经过人为修剪的野花基本是成簇往上生发的,为了存活得更久些,每一朵都在极力地吸收阳光,它们满满当当地挤搡着,又相互间留有呼吸的空隙,长出的姿态自有一种隐喻的灵动。
与之同时,在不间断地每周训练之下,除了手艺变得精进外,小早心里对“原野系”的定义也似乎更为清晰了。
因为小早近期接有两场婚礼,在陪我四下闲逛后,她还需立即赶往更大的恒盛花艺中心,为拱门挑选合适的叶材。
临到分别的前夕,小早的语调忽然沉了几度,跟我缓缓道来,“我后来才发现,不少花艺师生活里是不养花的,可能是工作中经手太多就淡了吧,可不投入情感做出来的东西就会千篇一律了呀……”
但如乌云过境,两人在往前迈了几步后,她又眉眼泛笑起来,轻然地晃了晃手里刚买来的虞美人,“幸好,我现在还是特别喜欢花的,你说它们这么美,怎么会舍得放下呢……”
  - 小早与灵感的Q&A -  
Q:如何拥有小早式完美早晨?!
我们请设计师按照小早的作息画了一幅她每天早上的日程表:
 在做完这些之后,小早再去公司上班,去做自己交互设计师的全职工作。
Q:取名“早晚四季”的原因是什么?
A:取名“早晚”,意指着可以包容一切万物的太阳与月亮,我也期许着这个品牌能够容纳自己所有的想法。而英文名“Morvening”,也就是“Morning” 和“Evening”的结合。
Q:为什么说自己是一个积极的悲观主义者?
A:我对很多事情都是不抱希望的,但一旦决定去做,我就不会过多期望它能带来什么,而是一股脑地用尽最大的努力。有很多决定身边的人都告诉我这不行那不对,但到头来自己还是喜欢得不得了,觉得投入的过程很值。
Q:突然被很多人关注是什么感受?
A:刚开始有些苦恼,不少人会留言提出各种要求,比如希望我写某个特定食谱,甚至存在苛刻的攻击性粉丝。但很快就调整过来了,我还是会挨个看所有人的评论,同时也保有自己的原则和方向,为大家分享更多与生活相关的美好事物。
  - 幕后彩蛋 -  
小早与灵感商店因为一场市集相熟识,
而后,遂有了大家所看到的这篇短文。

店员们将陆续介绍自己身边更多有趣的朋友,
他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行进着,
从这些小人儿的身上你可以看到,
生活的展开似乎有无穷可能。

那就敬请期待吧......

撰稿/奶油   图片/小早  设计/月泰、米糕
回顾 Review
Olga Z:“不时髦的漫画家都愁赚钱。” | 文创肖像
关于 About
「文创联合」(UnitedCultures)是“三明治”(China30s)发起的独立新项目。我们力图成为“文创”这个风起云涌而又模糊不清的领域的联结点,记录中国文创的萌芽繁衍,亦共同以新形式呈现、孵化和推动新的文创项目。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