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2020年最紧俏的商品。
新冠肺炎的爆发,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口罩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
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一次性医用口罩……这些往日里听都没听过的名词,我们已经能挂在嘴边、熟练分辨。
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防疫口罩,诞生在中国
110年前,它在一场来势汹汹的瘟疫中,拯救了无数生命。
1
1910年10月,满洲里。
这是中俄边境的一座边陲小城,两名中国矿工从俄国返回中国后,投宿在了这里的一家小客栈。
短短几日后,两名矿工突然高烧不退,全身呈黑紫色斑点,不治而亡。
草草料理完后事后,没有人再把两个无名小辈的死放在心上。
但很快,客栈里的两名服务员也因这种“怪病”而丧命。
浩劫就此开始。
短短几周内,“怪病”就悄无声息地传染到了千里之外的哈尔滨,而后迅速席卷了包括沈阳、长春等在内的重要城市,很快就蔓延到了整个东北。
这场瘟疫蔓延的速度,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不少家庭举家死亡,一时间尸骸遍野,百姓纷纷逃亡。
中新网
东三省总督锡良在上报朝廷的奏折中,将东北疫情形容为“如水泻地,似火燎原”。
据《鼠疫斗士,伍连德的故事》记录:后经统计,这场肆虐长达7个月的瘟疫,夺去了不少于6万人的生命,吉林、黑龙江死亡人数甚至占当时两省人口的1.7%。
疫情的重灾区——哈尔滨,每日死亡人数更是以百为计,“地无完土,人死如麻,生民未有之浩劫,未有甚于此者“。
而百年前的中国,在清政府的统治下内忧外患,满目疮痍。
医疗卫生水平低下,传染病知识的匮乏,地方防疫手段低效,专业人员稀缺……
各种谣言、偏方也在大街小巷蔓延,行之有效的却寥寥无几。
民众对此次瘟疫极为恐惧,有人已经患病却依然四处躲避检查,有人坚持要将病死的亲人带回家乡,更加重了瘟疫的蔓延。
当时的东北,在铁路网络的联通下,已成为中国工业重镇,人员流动频繁,病毒沿着铁路线,以惊人的速度蔓延。
晚清东北铁路建设 / 图源:地球知识局
清政府收到的《东三省疫事报告书》上,一连串数字触目惊心:哈尔滨,死亡5693人;长春市,死亡5827人;沈阳,死亡2579人;北京、天津、上海也都出现了病例。
更凶险的是,此时已临近年关,瘟疫极有可能随着返乡百姓,一路南下蔓延至关内,再扩散至全国,防疫形势异常严峻。
1910年12月24日,时年31岁的伍连德,临危受命,乘车北上,以“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的身份,抵达了被瘟疫和死亡笼罩的哈尔滨。
2
到了东北,伍连德的首要任务,便是揭开本次瘟疫的真面目:它多半是鼠疫,但是不找到“鼠疫杆菌”这个元凶,是不能下定论的。
那时,西方医学界对于鼠疫的主流观点是:老鼠是唯一的传染源,鼠疫只能由老鼠传染。
东北当时正值冬天,寒冷刺骨,气温到了零下20多度。老鼠全都躲在洞穴里面,怎么可能出来传染人类呢?
日本的一位鼠疫专家,解剖了哈尔滨疫区的300只老鼠,都没有发现鼠疫杆菌。
伍连德却认为,老鼠身上没有鼠疫杆菌,无法证明绝对不是鼠疫,“因为鼠疫还有可能人传人”。
他的观点违背了主流认知,遭到了日本专家的质疑,“这次瘟疫肯定不是鼠疫!”
为了证明自己,他必须找到鼠疫人传人的证据。
他想到了刚刚死去的旅店老板:她没有被老鼠咬过,只是死之前和贩卖黄鼠狼的皮货商有过接触。
伍连德想要秘密解剖她的尸体。
伍连德的两个助手听到了“解剖尸体”的消息,吓得魂不附体。他们害怕的不是感染,怕的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惊扰了亡灵和鬼神。
伍连德见状,只能想办法支开他们,只带着自己的学生一起解剖旅店老板的尸体。
这是中国第一例现代人体解剖。
他们在死者的身体里,发现了大量的鼠疫杆菌,最集中的地方是肺部、心脏组织和血液。
解剖证明了这场瘟疫就是鼠疫,也证明了这种鼠疫无需借助动物,可以通过呼吸,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伍连德将它起名为“肺鼠疫”。
隔离所用的建筑,叫做疑似病院
针对肺鼠疫通过呼吸“人传人”的特点,伍连德发明了一种在当时看来非常稀奇的“怪物”,来防止人群通过呼吸交叉感染:
口罩。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防疫口罩,后来被称为“伍氏口罩”。
伍氏口罩 / 中新网
拿9寸普通的外科纱布,剪成3尺长。每条顺着折成双层。最后还要在上下两片纱布中间,夹上块4寸长,6寸宽,半寸厚的消毒棉花。
这种口罩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厚”。而且制作简单,费用也较为低廉。
可是在100年前,愿意相信口罩能防病的人少之又少。
不管伍连德怎么跟民众解释微生物、鼠疫杆菌、传染途径,没人听得进去。大家都还是我行我素。
甚至在搬运鼠疫患者的尸体时,有些警察都不愿佩戴口罩,结果最后都被传染了。
许多人终于因为这一活生生的案例,减少了对口罩的排斥。
但是,伍连德普及口罩的路上,还是遭到了普通民众,甚至医生的不断抗拒。
3
当时,45岁的法国医生梅斯尼也在哈尔滨。他和伍连德对瘟疫的看法完全相反,认为鼠疫只可能是老鼠传播的,不可能人传人。
在伍连德颁布的一系列措施中,梅斯尼最反对的就是戴口罩。
“方枘圆凿,不对症!口罩能防得住老鼠身上的跳蚤么?”
为了证明自己,梅斯尼主动申请去医院里工作,他把浑身上下裹得跟铁桶一样,一个跳蚤都进不去。
但就是不戴口罩。
很不幸,1911年1月8日,梅斯尼开始发烧,同时伴有剧烈头疼。9日,他剧烈咳嗽,痰中带血。11日,法国医生梅斯尼抢救无效死亡。
梅斯尼的悲惨死亡,证明了伍连德对疫情的判断是正确的,所有人开始听从伍连德的调遣。
伍连德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医护和民众戴口罩,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他指挥着大家开了专门生产“伍氏口罩”的工厂,生产的口罩都免费发放给民众。
同时,他将疫区分为几个地区,让经过培训的警察和医务人员入户登记、消毒。
停止交通运输,全面封锁了疫区。最后用四个月的时间控制了当时的疫情。
决定当年致胜关键的防疫口罩,在后人一次次的改进中,成为了抵御病毒一道坚实的壁垒。
1988年,甲肝在上海迅速爆发。传染性强,感染人数多。在这个危机关头,医院开设了多个紧急门诊,对病人进行检查。
华山医院门诊,戴口罩的医护人员在检查患者
同时临时建立了多处隔离病房。医生都带着口罩进入隔离病房对病人检查。
华山传染科徐麦玲教授带领下级医生在临时隔离病房查房
在80年代,口罩已经在医疗卫生领域普及开来。小小的口罩,也成了医生的保护罩。
伍医生发明的这种平面折叠式口罩,过滤效果好,对于细小粒子的过滤效果可以达到85%。
对于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性疾病来说,更是重要。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2医院的调查显示,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能有效防护医护人员感染病毒和细菌。
非典时期,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就非典病毒的传播,发布了相关的防范措施,建议应该减少自己暴露空气的时间。
SARS病毒,主要是通过接触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近距离的空气飞沫等途径传播。
根据微生物学家的报告,病毒大多是在患者说话、打喷嚏或者咳嗽的时候附着在微小的水滴之上传播的。
所以佩戴口罩,可以大大降低自己被感染的概率。
现在的医用口罩,已经可以有效阻隔微小粒子,能过滤的最小粒直径可达0.5微米。
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口罩再一次成为了保护身体健康的重要防线。
110年前,伍连德博士依靠强制手段,才能民众戴上口罩。
如今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发展,“戴口罩”终于成为了许多人的主动选择。
4
2007年,诺贝尔基金会官方网站公布了193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候选人,伍连德赫然在列。
伍连德的诺奖提名理由是,在肺鼠疫防治实践与研究上的杰出成就及发现旱獭(土拨鼠)于其传播中的作用。
同时,他还是近现代中国卫生防疫事业的奠基人。
伍连德成立了中国最早的防疫机构——东北防疫总处,建立多个地方防疫站、培养专业的防疫队伍,在之后的疫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30年,他任命全国卫生防疫总监,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现代检疫法规,建立了流行病实验室,发表了多篇论文和专著。
1937年日军侵华后,伍连德创建的医院、机构大部分被摧毁。
虽然物质载体不在了,但是伍连德作为医生的使命感,激励着一代代的医学人。
在新冠疫情中,也有无数医生,奔向战场。
口罩的样式和性能,早就一次次的升级换代。但是口罩、护目镜、防护服下的初心,却从来没有改变。
“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因为他们,我们才有了期盼未来的勇气。
参考资料: 
1. 《SARS中的职业防护技术》, 王宁,雷玲, 金泰廣; 《环境与职业医学》,2005年
2.《东三省疫事报告书》, 奉天省防疫总局, 1911年
3.《伍连德博士与医学史巨著》, 吴静, 刘小斌;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3月
4. 《结核病区医务人员医用防护口罩佩戴现状以及影响》, 谢媛琪, 林小田, 余雪松, 王昱, 姜泓; 《护理学杂志》,2015年1月
5. 《浅谈SARS病毒及其防护口罩技术的进展》, 傅科杰, 杨力生, 童鲁波, 杨斌, 王爱兵; 《山东纺织经济》, 2004年11月
6. 《肺鼠疫与伍氏口罩》, 中国环境网
7. 《中国疫苗百年纪实》, 人民出版社, 2020年2月
8. 毛艳梅,吴俊,潘海峰,叶冬青.博学载医,赤心爱国——纪念鼠疫斗士和中国公共卫生先驱伍连德[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9,23(08):1021-1024.
9. 王银. 1910-1911年东北鼠疫及防治研究[D].苏州大学,2005.
10. 《回顾伍连德及其对中国防疫事业的贡献》, 李元; 《生物学教学》, 2019年10月
11. 《鼠疫斗士,伍连德的故事》,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年10月

《槽值》招聘新媒体内容运营坐班实习生工作地点北京,三餐免费、提供班车。长期招聘线上约稿作者,单篇稿费300-1500元。点击招聘即可查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