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在现金流上的最著名的评论是:“现金是氧气,99%的时间你不会注意它,直到它没有了。”
抓现金流,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中小企业愁白了头。面对这种极其特殊的疫情,企业将面临更为严重的挑战,现金流不够、经营效率不高的企业,将在严峻的市场形势面前率先出局。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肖星教授的文章,和你一起聊聊为什么现金流如此重要?如何打赢现金流保卫战?
身边的经济学(ID:jjchangshi)| 来源
肖星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系主任、教授
今年春节,人们都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拦在了家里,不仅没有了往常的忙碌,连春节最常见的走亲访友都没有了。
本来,对很多人来说这是难得的休息和静思的机会,但是大多数人都被各种忧虑困扰着。困扰大家的,除了疫情之外,可能首先就是疫情之后的企业生存问题了。
作为一个会计学教授,今天这篇分享,我想从现金流的角度跟大家谈谈。在这段特殊时期,为什么现金流变得尤为重要?中小微企业主,应该如何打赢这一场现金流保卫战?
01
关于现金流的基本知识
我们先来温习一下现金流的知识。
现金就是钱,而现金流,顾名思义,就是钱的流动。
可以是现金流入,也就是“收钱”,也可以是现金流出,也就是“花钱”。
显然,在收了一些钱又花了一些钱之后,你手里钱的数量就会发生变化,流入大于流出,钱就变多,反之则变少。
从会计的角度看,所有的企业都是做三件事:经营、投资和融资。
相对应的,企业的现金流也有三个方面的来源和去向。
Ø 经营现金流主要来自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主要去向是采购、发工资、交税等;
Ø 投资现金流主要来自出售固定资产、股权等资产或得到分红等投资收益,主要去向是购买固定资产、出资入股其他企业等;
Ø 融资现金流主要来自接受他人入股或借款、发行债券及其他债务融资,主要去向则是给股东分红、还本付息等。
02
疫情对现金流产生什么影响?
疫情对现金流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经营现金流方面。
对一些行业来说,疫情的影响主要是复工时间推迟造成的,这种情况只是对经营现金流有一定的负面冲击,问题还不是太严重;而对另外一些行业来说,则是一下子断了经营现金流入,而流出还要继续发生,于是很可能使经营活动现金流突然变成负数。
如果企业原本的现金来源主要依靠经营活动,而且有比较刚性的投资支出,就可能把净现金流变成负数,那样的话就是单纯消耗手里的现金,如果情况不能在短期内扭转,一旦手里的钱花完,企业就面临倒闭的危险。
03
疫情下的应对之策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有什么办法呢?
我们分别从经营、投资、融资三个方面来讨论一下。
1. 解救经营现金流
先来看经营现金流。
在这方面最容易想到的是减少开支,比如很多人提到的,暂缓应付款的支付、通过在线办公节约开支、甚至在员工能够理解的情况下暂时减薪;同时,最近北京、深圳、苏州等很多地方政府都纷纷出台了减免税负、缓缴社保、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租金等企业帮扶政策,应该及时了解这些政策并善加利用。
其实,开辟其他现金来源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比如,非典时期,携程也遭遇了现金流入断崖式下跌的情况。
当时,携程一方面实行一线人员轮岗,管理人员和部分部门每天只上半天班,发60%工资的政策;另一方面,携程争取到了与招商银行合作开展信用卡电话销售的项目,同时向招商银行出租携程闲置的呼叫中心,为招行外呼发卡,获得现金流入。
2. 压缩投资现金流
再来看投资现金流。
在现金流紧张的情况下,显然要尽可能压缩投资支出,暂缓一切不必要的投资现金流出。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甚至可以考虑出售一些非关键资产来自救。
3.挖掘融资现金流
最后来看融资现金流。
短期内获得新的融资是不太可能的,但是企业可以善用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的金融帮扶政策,比如原有贷款展期、无还款续贷、加快贷款审批、发放政策性贷款、开辟贷款绿色通道等。
此外,企业还可以积极拓展其他融资方式和渠道。下面介绍几种可行的方式。
1)收益权转让
由于疫情的影响是阶段性的,企业可以将未来相对比较稳定、可靠的收益转让给特定投资者,这个投资者可以是金融机构。
这就相当于是把未来的收益提前了,帮助企业应对眼前的难关。
2)委托贷款
如果从银行获得贷款难度很大,也可以考虑从其他企业,特别是有产业链关系的国有企业通过委托贷款的方式获得贷款。
实际上,我国委托贷款的数额巨大,统计表明,2016年末,全国委托贷款余额大约在121亿人民币。
3)应收账款收益权抵押借款
这是将质量比较好的应收账款抵押给银行或者其他机构,获得借款。
4)固定资产售后租回
如果企业有房子、机器等实物资产,可以考虑与租赁公司签订售后租回协议,将资产所有权出售给租赁公司,再从租赁公司租回使用权,这相当于是一种抵押借款。
4.变被动为主动
现在,我们要再来说一说经营现金流。
根据朱武祥、刘军、魏炜和欧阳良宜最近对1435家中小企业所做的调查:
Ø 35.96%的企业认为自己账上的现金只够维持一个月的生存
Ø 31.92%的企业认为只能维持两个月,
Ø 17.03%的企业认为只能维持3个月
Ø 只有9.2%的企业认为自己账上的现金可以维持企业6个月以上的生存
甚至一些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也感受到了巨大的生存压力。比如,西贝莜面村公开说,自己的现金只够维持3个月的生存。
这些数字一方面说明疫情对一些行业的影响巨大,甚至是灾难性的,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长期处在一种资金链非常紧张的状态下。我想,这固然与大家都在说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关,也与企业的经营思路和模式有关。
转型案例1:
我有一个学生从事传统制造业,将近20年都是以常规的模式经营,拿订单、生产、销售、收款。尽管他的企业在行业内小有名气,并且技术领先,生存没有问题,但是日子过得并不容易,经常为银行贷款发愁。
后来,在学习了会计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财务思维之后,他从财务角度重新思考了自己的行业和业务,发现原来的模式占用资金大、效率低,从财务角度说存在很大问题。
于是他对商业模式进行了彻底的改变,处置了大部分固定资产,不再自己生产,而是利用自己的技术和客户资源与供应商合作,由供应商生产,自己只负责销售。这样一来,资金束缚立刻松绑了,不仅不再需要银行贷款,而且由于他坚持预收20%订金的做法,账上还长期有充裕的现金。
同时,由于业务环节简化,他自身的精力也被解放出来,开始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在进行调整之后的第一年,公司收入就比上一年增长一倍,现金流和利润情况更是大大改善,公司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转型案例2:
我另外一个学生的企业,原本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设备制造商,后来我跟他们探讨得知,他们的竞争对手是国外著名企业,虽然这家公司前期通过消化国外技术进行国产化,在技术上不落后,但是未来获得持续技术领先的能力不足,而且设备制造的模式需要大量固定资产投资,与企业自身的能力不匹配,不如借助自己消化先进技术的能力做设备维修服务,这样不仅降低了技术领先的压力,还可以降低固定资产的投资。他们后来按这个思路调整了商业模式,企业发展很快。
对于大部分融资难的中小企业来说,不适宜采用占用资金较大的商业模式,要想方设法减少资金占用,采用更轻的模式。
现在既然大家都被困在家里,不如趁这个机会好好思考一下,让企业来一次转型。制造业想想如何让自己的资产变轻,服务业想想怎么跟互联网、大数据结合。
以往大家每天忙忙碌碌,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现在也许是一个机会。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坏事可能就变成好事了。
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练内功的机会。
上面说到携程在非典期间不仅想办法节约开支,而且积极开拓新的收入来源,实际上,携程还利用这个机会完善企业规章制度,梳理和改进业务流程,对员工进行培训。
这样的做法非常值得学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