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娘今年85,平时腿脚灵便,一直是自己一个人生活。然而,冬天的路面非常的滑。在一次出去买菜的过程中,她一屁股就摔倒地下了。
对于年轻人来说,拍拍屁股就起来了,但张大娘却迟迟没有站起来。由于这条路比较偏僻,平时很少有人路过,等了许久也未见有人过来,她就勉强着爬到路边继续等待。
寒冷的冬天,加上冻得硬邦邦的地面,很快就让张大娘撑不住了。几个喷嚏下来,整个人很快就瘫软了。
万幸的是,就在这时,两个放学的学生路过这里。看到有老人摔倒了,两个学生丝毫没有犹豫就把张大娘扶着坐起来了。其中一个同学,用自己的书包垫在了张大娘屁股下面。在得知张大娘无法站起来之后,两个学生也犯愁了。他们手里都没有电话,看到张大娘疼得直张嘴,又不敢轻易挪动。
张大娘看到有人来帮他,知道孩子们没有电话后。她强撑着告诉他们,自己兜里有手机。于是,其中一个同学拿出她的电话打了120。
很快,120就赶到了。看到两个学生这样的善举,临走时,医护人员给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张大娘的股骨头断了。这就意味着,需要手术。然而,术前的检查却不支持立即手术。由于张大娘平时有高血脂、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慢性病,医生建议她常年吃降脂和抗血小板的药物。这虽然对她的心血管是很好的保护,但会大大增加手术出血的风险。
面对如此病情复杂的高龄病人,骨科也积极寻求兄弟科室前来支援。一次多学科的大会诊,就在骨科办公室展开了。
骨科的意见是,要尽早做手术,但出血的风险不能忽视。如果能够尽快做手术的情况,血液回收是必要的。同时,需要备血。麻醉科的意见是,近些年的专家共识中已经不再将抗血小板药物作为半身麻醉的禁忌,因此麻醉方式可考虑半身麻醉。这样一来,不仅术中对病人影响小,也利于术后恢复。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常年的高血压及颈动脉斑块成倍增加了围术期脑卒中和心脏事件的风险。如果术中再出现大失血,很有可能危及生命。
正当大家围在一起商讨手术日期的问题时,病房连续传来的咳嗽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很快,护士长就来告诉骨科主任:刚才入院的老太太咳嗽的厉害,影像科也打来电话说她有肺部感染。
老太太也反映,自己咳嗽有一段时间了。此时,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了。有肺部感染,意味着手术麻醉风险进一步增加。搞不好,还要进重症监护室。
权衡再三,张大娘的儿子也同意先停用几天抗血小板药物、改为可控的抗凝药物再行手术。关于高血压和肺内感染,他也同意先用药控制。
大家会诊的统一意见也是,一旦时机成熟,及早做手术。
在用药调整的第三天,张大娘体温已接近正常,但胸部片子显示可疑出现坠积性肺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很快再次进行了全院会诊。
这次,大家都认为不能再等了。如果再等下去,张大娘的各个器官功能就会下降。到那时,可能连仅有的手术机会都没了。
此时,大家都一致看向了麻醉科主任。平时,为了保障手术麻醉安全,麻醉科几乎就是把关最严的最后一道关。但他们有求于麻醉科,即使停手术,也不能发作。
麻醉科主任沉默了一会说:手术做不做,主要还是看家属意见了。在医学上,咱们能做的只能尽量做。现在的情况,很明显是不能再拖了。但如果强上手术,一旦出现风险,家属是否能理解的问题。在麻醉方面,我们可以采用神经阻滞麻醉或者半身麻醉。在高血压已经用药调控了几天的情况下,术中在备好充足的血源,麻醉科问题不大。关键的问题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听到麻醉科主任这么有底气地回答,大家长舒了一口气。骨科主任说,有你们保驾护航,我们放心。
按照计划,手术第二天进行了。手术中,虽然经历了几次失血、低血压、输液及输血的小插曲,手术还是在大家的努力下完成了。
由于采用的是半身麻醉,术后并未上呼吸机,这对张大娘的肺是非常有利的。另外,由于手术解除了术前牵引的制动,可以坐起来对肺部炎症的恢复也是非常有利的。
随着术后第二天各项指标的逐渐好转,大家知道,这个手术赢了!
查询往期文章方法:
①点击文章开头蓝色字体“麻醉MedicalGroup”
②进入公众号后台
③点击“文章检索”按钮
④输入关键词(如,硬膜外)
大量硬膜外相关文章将展现在您面前。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