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全面升级,高智能、低人工,高效率、低风险。广州的实践证明,无论是面对疫情,还是其他不确定性,变革永远都是最好的抗风险策略。
疫情当前,为加强疫情防控工作,2020年春节假期延长人员流动大幅减少、工厂开工推迟,这对中国各大城市的经济产能来说,是一次压力测试。
对制造业而言,更是如此。
制造业企业必须找到新方法来面对挑战,既要看到困难,也要看到机会:消费场景加速向线上转型、新技术带来服务业创新、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速等积极变化。
广州,亦不例外。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广州作为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制造业综合实力和配套能力居于全国前列的排头兵,制造业如何“抗疫”,如何实现平稳发展既事关大局,也将给各地提供宝贵的经验。
改革开放40年间,“珠江水、广东粮、岭南衣”为代表的老广货风靡全国,而现在,云山珠水正在孕育“广州制造”。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前沿科技的引入,“广州制造”正在向“广州智造”华丽转身。这正是抵御疫情的依托。
受人瞩目的是,在这次疫情防控战中,2月1日,一队 “广州智造”医用机器人勇闯雷神山、汉口医院和中南医院,它们记忆力超强记,不惧病毒、不知疲倦地为各个病房送去必需品,大大减轻了前线医护人员的负担,从而让医护人员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诊疗中。可以说,这场科技与病毒的较量,检验着广州创新能力的成色,也让“广州智造”备受赞扬。
来自广州的的驰援机器人小逸“上岗”
不仅如此,从微信支付到家居定制,从新型显示到智能网联汽车,从穗芯计划到广州国家超算中心,广州正在实现由传统产业大城向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革新。由于这个革新,广州制造业全面升级,高智能、低人工,高效率、低风险,面对疫情当前,广州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大大提高。
此外,疫情终将过去,就长期而言,人们会形成一些新的生活方式和认知,必然带来相关产业和行业加快调整,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机遇。抓住这些机遇,企业就能迎来新一轮发展。对广州来说,进一步加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是对机遇的最好回应。
IAB产业护航广州经济
2020年的肺炎疫情对中国制造业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工人无法有效结集,工厂无法按期开工,企业面临产能的“真空”。
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由于重视智能制造,近年来,广州制造业转型升级速度超乎想象。高度的智能化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确保了继续生产,减少人工积聚,也降低了企业的疫期风险。这源于广州的正确选择。
2018年,广州出台《广州市加快IAB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此举既是广州制造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广州主动顺应全球产业转型的自觉。以IAB(“IAB”即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的英文简写)产业为代表的“广州智造”计划,提出到2022年广州IAB产业总规模要超10000亿的目标。
发力IAB产业,是广州基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的理性选择。近年来,传统产业如石化、汽车和商贸等都面临瓶颈,国家产业政策的变化、环保压力、汽车市场饱和、电子商务线上替代等因素,都在影响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广州必须找突破口。这个突破口既要发挥原有优势,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又要顺应未来产业变革的趋势,为城市积蓄动能。显然,IAB产业是最好的选择。
广州花城汇广场,Foodom机器人中餐厅正在营业
创业者的创业热情是某个产业发展的最有力证明。据国家税务总局广州市税务局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从税务登记看,广州市IAB企业共有7.32万户,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6.28万户、人工智能339户、生物医药1.01万户。IAB企业户数近三年增长迅速,合计新增4.78万户,占IAB企业总数的65.32%。
距离有关IAB的《行动计划》发布仅一年后,广州IAB产业创新驱动力已经显著上升。《2019年中国广州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显示,2018年,广州IAB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左右,占GDP比重6.4%。IAB作为新兴产业,潜力很大,未来不可估量。
高新产业的培育和投入对广州传统行业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汽车就是明显的例子。广州的汽车产业正在加速向绿色、智能方向转型。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广东区域新能源汽车销量独占鳌头,为9344辆,占比全国销量近3成。
广州甚至在无人驾驶等领域进行了布局。比如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的网联汽车祺迹(WitStarⅡ),在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上,斩获无人驾驶组“领先奖”和“最佳跟驰奖”。小马智行、小鹏汽车、宝能汽车、恒大汽车、文远知行等造车新势力加速成长。
广汽第二代无人驾驶汽车祺迹WitStar Ⅱ
随着5G商用元年的到来,广州积极借力5G技术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赋能智能装备实现制造能级跃升。黄埔区的昊志机电5G智慧工厂,全球首条5G全自动化主轴生产线正在有条不紊运作中,该生产线令企业整体生产效率提升50%左右。
在全面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战略上,广州先后密集出台实施广州制造强市战略规划、价值创新园区和村级工业园、协同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行动计划等六十多份重要政策规划,布局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互联网、生物医药等六大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目前,广州正在建设智能网联汽车、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两大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现在,广州已发展为全国一线城市率先获批制造强国试点示范城市,成功创建了首批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全国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中国软件名城。
产业变革是最好的抗风险
非常时期,会催生或强化新的商业模式。新的模式,再加以巨大市场体量,意味着新的产业可能性。要知道,2003年非典时期,阿里等电商重塑了自己的市场地位、远程会议系统等新型产品的得到了完善。
在战胜此次疫情中,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两座临时医院,建设时间仅不出半月,其中对工程机械设备和相关物资调度和使用提出了巨大的要求。
可以预见,下一步对设备和物资进行优化调度,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方向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需求,推进基于制造业服务化的远程智能服务将会进一步加速。在极具传染性的流行病等意外事件发生的时候,设备出现故障,制造型企业的工人、维修人员往往不能及时赶到现场。这时,通过远程技术指导,以及远程监控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故障预警等,这些智能服务会逐渐从理念变成现实。
可以预见,通过此次疫情,很多制造业企业会重新得到反思。“中小企业将会面临巨大冲击,尤其是那些现金流不好、经营不稳健的中小企业将遭遇严峻挑战。”北京大学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教授对当下疫情发表评论称,企业在没有收入和现金流,而房租、利息、人员成本等必须支出的时候,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压缩成本,很可能就倒闭。 
短期的企业自救行为、长期的产业创新升级,其胜出的逻辑却并不特别,简而言之——为别人降低成本。更低价格,更好体验,一直都是个人消费者购买服务和商品的核心考量。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则是企业参与经济活动的目标。因此,无论2C,还是2B的企业,都应该认识到非常时期,或许有非常的机会。
在未来,制造业势必会更加推进智能化,聘用更多高技能和多技能的工人,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劳动力供给的波动和生产环境的限制。
广州正在为此做足准备。近两年内,思科智慧城、GE生物医药园、韩国LG Display等500强高端项目纷至沓来,这在全国一线城市中,极为罕见。这些努力获得的原因,是一个城市的潜力和后劲。说到底,一座城市的发展路径就是不断自我革新,以创新来改善公共治理和推动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让高端要素在本地积聚,从而推动财富积聚和增长。
更为关键的是,传统制造业与新型制造业相融合的前提是,必须要有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包括金融、会计、法律、知识产权保护等各方面。如果说制造业代表着城市经济的基本盘,那么服务业则代表着城市的辐射力。
在现代服务业中,金融业是“服务业之王”。数据显示,2019年前三季度,广州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619.53亿元,同比增长7.8%,占同期GDP的比重为9.1%。广州市实现金融业税收342.4亿元,同比增长2.6%,占总税收比重为7.96%。
金融业很大程度属于“在线产业”,特别是金融科技的发展,更加速了金融业的去人工化,这无疑增强了行业在疫情面前的抗风险能力。
实上,无论是面对疫情,还是其他不确定性,变革永远都是最好的抗风险策略。广州的实践从一个侧面表明,中国的一线城市们正在进行一场方方面面的“创新革命”。在城市的地理空间之内,创新企业正在重塑中国的科技路径与商业模式,它们与城市一起成长,与中国经济一起抗击风险,经历光荣与梦想,还有转型和挑战。
 疫情之后,仍是春天,南国花城更值得期待。
作者 | 南风窗高级记者 何子维
排版 | GINNY
南风窗新媒体出品
_
_
_
_
点击购买最新一期《南风窗》
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