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娃打包整理她的旧书时,我竟然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
在童话故事里,后妈出现的概率很大,而且基本上都是邪恶的。
这个发现足以证明两件事:
一是后妈的角色出现的频率真的很高;
二是我真的是很闲。
言归正传,这篇文章就一本正经的探求第一个话题---
为什么童话的作者都偏爱后妈作为第二女主?
首先声明一下,后妈都是邪恶的这个观点和现实中的情况挺不一样的,在生活中很多愿意抚养别人孩子的妈妈们,反而是更有爱心和母性。比如中国好后妈章子怡。
后妈的角色,究竟映射出的是什么吗?对照下日常的亲子矛盾,基本上就能找出依据-----童话故事里的后妈,就是亲妈的另一面。
妈妈在孩子幼小心灵中都会有两个形象。
一个形象是温馨慈祥感平易近人,那是抱着TA、给TA喂奶讲故事、哼唱摇篮曲的那个妈妈;
另一个形象就是逼TA写作业、不许TA吃巧克力蛋糕,甚至打屁股的那个妈妈。
比如我和娃之间。
因为还处于我能看懂娃作业的阶段,所以我俩闹别扭的频率根据我辅导她作业的次数,基本上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
每次在气急败坏的时候,我都在想:这娃是我亲生的吗?
估计娃也在满腹委屈地幻想:她一定是我的后妈,否则不可能对我这么不好!

后妈的代入感,在这个时候就突显了重要的作用。娃结合故事带给她的想象世界,体会到了生活并不都是美好。
家里有本《格林童话》,其实仔细的读读里面的故事,很多细节都可以直接用作恐怖片的素材----
小孩子们会受到食人巫婆的威胁;狼会吞下两只脚走路的猪;灰姑娘是孤儿,而跟她没有血缘关系的两个姐姐为了让脚塞进小巧的玻璃鞋,居然会砍下脚跟上的肉,她们的眼睛最后会被鸟啄伤;狠毒的继母被绑在一根柱子上烧死;邪恶的皇后被迫穿着烧红的铁鞋跳舞,最后被折磨致死......
这还都是被删节、修订之后的版本,最早的《格林童话》,更黄更暴力。

那这样的《格林童话》,为何还一直占据儿童经典必读科目的C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
我想,对于真实世界预演的意义,也许大于娱乐本身。
后妈们帮助孩子在故事中摸索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他们好比是在摸索两边的悬崖。如果他们看到了两边的悬崖在哪里,心中更加有数,反而就会更加从容,待在安全地带了。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邪恶小精灵,会诱惑我们做一些错事和坏事,但哪些错误是致命的,这不能靠成人的说教,要靠孩子自己的探索。
所以,不仅成名要趁早,犯错更要趁早。
尽可能把能犯的错误都犯一遍,然后知错就改。
抛开儿童读物,再来看看自己爱读的故事爱看的电影,无一不是因为故事可以把我们丢进一个充满风险的世界,可以好像身临其境一样地去体验各种危险,但又不会真的付出代价:
我可以体验乱世中的感受、被社会遗弃的滋味、不按社会规范行事的刺激,但又不会真的落得家破人亡。而且故事中的英雄还可以代替我牺牲性命。
简而言之,就是童话中的后妈们,是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模拟体验。能帮助孩子们掌握更为复杂的道德。要知道,道德比我们教给孩子的教条更为复杂。
能不能撒谎?那要看情况了。如果纳粹问你楼上有没有犹太人,你是说实话还是谎话呢?
能不能偷窃?也要看情况了。普罗米修斯偷火,没有人谴责他,人们反而把他视为英雄。

能不能搞破坏还是要看情况了。中国不是有句老话叫不破不立吗,搞破坏是创新的第一步。
善恶之间的分界是模糊的,成熟就是分寸感的把握。
我们不可能只教孩子什么是好的、善良的,也要让他们习惯那些看起来更冲动、更粗暴、更阴暗的事物。

童话中后妈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小的一代预演成年人的真实生活。
「Leo Tuition」火热招生中
  • 多元化授课:
    A.线下 2-4人小班授课,因材施教,有效降低学习成本
    B.线上 1-1视频授课,个性化辅导,共享白板实时互动
  • 金牌师资力量:所有教师均具有英国教师资格证,5年以上教学经验
  • 课堂丰富多元:英语/数学/科学(包含物理,生物,化学)/中文/拉丁语
       包含7+/11+/13+/GCSE/A-level
  • 精析考试政策:通过分析考试政策,帮助孩子规避政策风险
  咨询及联系方式
     联系人:Leo老师
     微信:chantszchungleo
     电话:+44 7944 639655
     邮箱:[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