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来源: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ID:The-Intellectual)作者:邓巍巍(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中国青年报”、“每日经济新闻”、界面新闻,观察者网综合整理

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卫健委发布关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的通知,统一称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简称为“NCP”。

在昨天下午2时,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曾群强调进一步加强家庭内部的疫情防控的重要性!
卫生防疫专家强调,目前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
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
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
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除此之外,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处研究员冯录召表示:
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的传染病,大家都没有免疫力,人人易感
所以无论你的小区是否有病例,如果不注意防范,都会有感染风险。
何为气溶胶传播?
根据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邓巍巍在@知识分子撰文称:
可能大家都有过这种经历:
走在楼道里甚至路上,明明周围几十米之内都没有人,但仍然可以闻到烟味我们闻到的就是烟草燃烧后形成的几百纳米左右的颗粒。
越小的颗粒,空气的粘性作用就越明显。微米级的颗粒在空气中像是芝麻撒在蜂蜜里,几乎不下沉。
定量来说,静止空气中同一高度的小颗粒停留时间跟其表面积成反比。对于1微米的颗粒,在静止空气中沉降时间为1小时以上。
而环境中总有风吹草动,于是这些颗粒几乎永远不会沉降,始终停留在空气中这也是为什么抽烟的人可能早已经消失不见,但余味还久久不散。
这种在气体中稳定分散悬浮的液态或固体小颗粒叫做气溶胶。之所以翻译为 “胶”,就是取颗粒与媒介之间黏黏糊糊、难分难舍之意。
邓巍巍,公众号:知识分子飘啊飘的气溶胶:新冠病毒的超长时空传播途径
含有新冠病毒的飞沫核尺寸就在亚微米到微米的范围,与烟草燃烧后的颗粒尺度类似。
因此,飞沫核在空气中可以悬浮很久,并且在空气中湍流的推波助澜下漂移到远方。
飞沫核中的冠状病毒有蛋白质膜壳的保护, 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保持活性。
若是被人吸入体内,就有可能导致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邓巍巍,公众号:知识分子飘啊飘的气溶胶:新冠病毒的超长时空传播途径
排泄活动可产生气溶胶
2月1日晚,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透露,该院肝病研究所研究发现,在某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测出2019-nCoV核酸(新型冠状病毒)阳性很有可能提示粪便中有活病毒存在。
此前,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也表示,除了呼吸道传播,新型病毒有没有通过血液传播、粪便传播、污染物品的传播,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所谓粪口传播是指,病人的粪便中存在病原体,排出体外后造成环境、水源或者食物污染,人们接触到这些污染物后可能感染。
而在2月2日,针对“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粪口传播吗”这一问题,钟南山院士作出了回应:
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通过粪口传播现在这个问题应该非常重视,因为在粪便里发现病毒,粪便是否传染病毒值得高度警惕。
在湖北、江西有些地方,确实有使用便桶习惯,还放在鱼塘里洗,确实要引起防控注意。
根据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邓巍巍在@知识分子撰文称:
“粪口传播” 不大可能通过吃,而主要可能是通过气溶胶和呼吸传播
这是因为与呼吸活动类似,排泄活动也可以产生气溶胶。排泄活动也是牵扯到软物质和复杂流体(液体和气体)的力学过程,这些过程甚至可能比较剧烈,因此产生气溶胶是也很自然的。
2003年,香港淘大花园E座发生321人感染SARS病毒,致死42人,就被认为极大可能性是气溶胶传播。
感染病毒的排泄物在上百米高的污水管道中下落,与气流的相互作用也形成一个雾化过程。
这些雾滴通过8楼的管道裂缝和几家住户没有被水封好的U型管逃逸,最终蒸发成为气溶胶形式的感染源。由此可见,公共卫生是一个系统工程,容不得短板
邓巍巍,公众号:知识分子飘啊飘的气溶胶:新冠病毒的超长时空传播途径
疫情依旧严峻
关于疫情的最坏结局我们必须知道
随着感染人数的不断上升,国内的疫情依旧严峻。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4673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例,其中724例死亡,2375例被治愈。
可以看到,目前被确诊的人数已经破3万,远远超过非典,并且还没有停止肆虐的脚步,令大家无比揪心。加之没有特定的药物对新型肺炎进行医治,被感染的患者即使进医院进行医治,后续能否被治愈仍旧是一个未知数。
在此情形之下,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 目前病毒传播是否到达了一个顶峰,还会不会有大规模的感染?
  2. 相关疫苗的研发情况如何?多快能投入使用?
  3. 疫情在未来总体的发展走向是什么?
首先,关于病毒传播的问题。
之所以关心病毒的传播,是因为根据目前的数据来看,全国的确诊人数越来越多。
    (图片来自丁香园丁香医生)
那么,新增的感染趋势走向如何?未来确诊病例是否还会快速增多?
李兰娟院士在之前的采访中表示,这主要取决于确诊患者和隐性感染患者是否全部被发现和被治疗,如果是的话,那么新增感染的趋势会下降反之,如果感染源的筛查和隔离力度不够,就会使得新增的感染病例增多。当然,随着疑似病例的增加,会有一部分转化为新增的确诊病例,但目前的发展还在可控范围内。
其次,是大家都关注的疫苗研制问题。
1月28日这天,国内传来了关于研究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好消息,李兰娟院士领导的杭州国家重点实验室向大众宣布,目前已经成功分离出了3株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这意味着我们有了疫苗的种子株,研发疫苗又近了一步
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将很快拥有疫苗呢?
恐怕没那么乐观。
李兰娟院士表示,疫苗的制备至少需要三个月
“制备疫苗有个过程。在疫苗种子株出来以后,要通过细胞株培养,这个过程要一个月。拿到疫苗株后,各方面的检查、检测大约半个月,然后,还要通过鉴定部门的鉴定,通过国家一期、二期的验证,得需要一个半月审批的过程,疫苗才能够出来。
而这已经是最乐观的估计了,因为很多时候,分离出病毒并不意味着疫苗研发的成功,对于科研专家来说,这只是一个开端。
业内专家表示,除了分离病毒这一步骤,还有病毒培养、灭活、接种动物、在动物模型上不断实验、再做临床安全、再到有效性评价等一系列过程
而在这些不断推进的进程中,专家们要接连不断地去攻克新的问题,所耗数年都有可能。
多少年来,很多疾病的病毒都分离出来了,例如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又比如令人谈虎色变的HIV病毒,但距离研发出疫苗依旧是遥遥无期。
换句话说,想要研制出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依旧任重而道远,就算顺利,也难以在当下解决燃眉之急
那么,在这样的情形下,疫情究竟会如何发展呢?
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日前给出了预测
关于此次疫情,大概会有三个结局:
首先,是最为乐观的结局
如果我们对此次疫情把控有加,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病例(在大概率下会)在2周内出现下降的情况,国内在两个月左右控制住武汉疫情,接着再用两个月的时间控制住其他区域的感染病情,保证各大省市基本没有散发的病例,最终,世界卫生组织结束对中国的高风险评估。
其次,是一种令人焦灼的结局
疫情得到部分控制,病人数温和地增长,整体可控,过程可能会拖至半年甚至一年之久,中国每个医院都(可能)成为传染病医院,将疾病纳入日常管理,直至社会建立一定的免疫力,直到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像2002年的非典一样,逐渐自然消退。
最后,是最坏的结局
那就是像 2009 年的墨西哥流感一样,病毒不幸(大范围)席卷全球,感染数百万人。
那么,通过努力,我们究竟能不能有效控制住这个病毒,让它向好的方向发展呢?
张文宏认为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取决于通过全国医疗团队和医疗资源的输入。
另一方面,取决于各大省市的保卫战成果比如,由各大医院到社区医疗站点的新增输入性病例,是否能在第一时间快速被确诊、及时被隔离、救治。如果可以,那么哪怕将来的病例增加,也会有足够的能力应对。
而关于病毒的走向,主要有两种结局
1. 病毒最终将退回到自然界,回归山林深洞;
2. 毒力逐渐降低,成为人群中发现的 4 种冠状病毒(HCoV- NL63,HCoV-229E,HCoV- OC43 和 HKU1)外的第五种冠状病毒,成为每个冬春季的常客,从此在冬季感冒和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中,成为除了腺病毒、人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等之外的 2019 新型冠状病毒。
在采访最后,张文宏也给出了自己的预测:在接下来的两个周内,将会看到初步的成效,(疫情)应该是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希望在2个月至3个月左右,结束这场战争
莫任谣言引发恐慌,
同时严格做好防护措施
尽管此次从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确诊人数依旧在不断上升,但我们绝对不能对此次“战役”失去信心。
对于普通人来说,依旧要时刻保持对病毒的警惕,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做好防护措施,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亲人。
同时,大家要不信谣,不传谣,不要让谣言来掌控自己的情绪
比如,前两天,有媒体对李兰娟院士的采访原话进行断章取义,发布了带有歧义的消息称:“宠物也会感染新型肺炎。
消息一出,让不少不明真相的人,将宠物视作携带病毒的生命个体,对人们造成了一定的恐慌,导致不少抛弃宠物的闹剧。
而世界卫生组织随后回应:目前没有证据显示猫狗等宠物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因此,大家不必担心家中的宠物对自身健康构成威胁,更不要轻易抛弃自己的爱宠。
又比如,前不久官方媒体刚辟谣了“熏白醋能对空气进行消毒”;
以及“吃大蒜胜过杀病毒的口腔药物”;
甚至“用香油滴鼻孔可阻断传染”等谣言。
而应对此类谣言的最好方式,就是熟记新型冠状病毒的预防方式
居家防疫要做到“七个要”
专家呼吁广大社区居民,一定要注意防范聚集性疫情的发生要提高家庭聚集性疫情防控意识,居家防疫要做到“七个要”:
一要取消一切社会活动聚集,要劝阻重点疫区的亲朋好友推迟探访计划;
二要常开窗,多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三要做好日常家庭消毒对门把手、桌椅、马桶坐垫等重点部位用75%乙醇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四要讲个人卫生:饭前便后用流动的水、肥皂或者洗手液来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弯曲遮掩口鼻;
避免空气和接触传播家庭成员要避免接触可疑症状者身体分泌物,不要共用个人生活用品;就餐时,公筷分餐,快进食,少说话,相互交流不宜近,避免握手和拥抱,拱手微笑讲礼仪;
六要严格做好居家隔离外来复工人员要配合相关调查,准确报告实情、主动接受隔离;需要居家隔离、观察的,应尽量与家人分住所居住,条件有限的,要分房间居住,单间隔离,同屋居住的全部家庭成员都要带好口罩;
七要密切关注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自觉避免接触他人,佩戴好口罩后尽快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全力配合治疗。
最后,希望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众志成城,共同战胜这次疫情!
ref:
http://www.sohu.com/a/369681916_465270
http://www.sohu.com/a/369626490_411863
http://sa.sogou.com/weball/page/sohu-video?vid=174643345&site=2&docid=sv_174643345&mat=12
https://video.sina.cn/news/2020-01-28/detail-iihnzhha5150996.d.html?vt=4&wm=3049_0006932517076
华山感染 | 《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对决:超级疫情Vs. 举国之力》
知识分子《飘啊飘的气溶胶:新冠病毒的超长时空传播途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