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鲍森牧师简介
大卫·鲍森(J.David Pawson)1930年出生。是英国当代著名的圣经释经家、神学家、牧师,是英国当代圣经权威教师。他笃信圣经为上帝的话语,无误无谬,毕生研经与教学。原为循道会牧师,后受邀至浸信会牧会,他所牧养的Guildford教会(Millmead Centre)后来成为英国最大的浸信会。
《旧约纵览》和《新约纵览》系列以概论的方式解析圣经,讲述上帝和祂的子民之间那段爱的史诗。大卫‧鲍森牧师利用地图、图表、模型,讲解新旧约每一卷书的背景、写作目的、意义和关联,深入浅出的剖析,以宏观的角度,逐卷查经,有别于一般章节式的查经法,大卫‧鲍森牧师以清晰的思路,提纲挈领地勾勒出每卷书的脉络,并提供详细的历史地理背景,帮助读者抓住每一卷书的精义与梗概。无论对于初信者以及忠实的信徒都是大有裨益。

【正文】大卫鲍森新约纵览  第25讲:希伯来书(二)
视频:第25讲:希伯来书(二)
文字(字幕整理):第25讲:希伯来书(二)
一、是罪人?还是基督徒?
当圣经中有些话中的涵义不符合你原本的想法的时候,通常就会贴上『问题经文』的标签。所谓的『问题经文』有两种:一种是看不懂意思的经文,另一种是看的懂意思的经文。大多数人有意见的是看的懂的经文而不是看不懂的经文。我们来看看散布在各章中的这类经文。
首先,大家最熟悉的一段在第六章。其实,这个中心思想贯穿整卷书信。在希伯来书第二章中说:「我们若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各位,所谓「我们」 是指谁?每次听人引述这句经文,都是在讲罪人,指责罪人忽略福音。但是事实上,这里的「我们」是指基督徒,指这些犹太基督徒。光是忽略救恩就有危险,很简单,不是吗?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世上的一切东西只要被忽略就会败坏。该留意却没留意,就会变的乱七八糟。人很容易在信仰上渐行渐远,恐怕每个教会都有会友 渐行渐远。
以这个观念延伸来看下去:第三章有两段经文,而最重要的一段在第六章,还有一段在第十章。第十章26节:「因为我们得知真道以后,若故意犯罪,赎罪的祭就 再没有了。」这话相当重。有些人会问:不是一旦得救就永远得救吗?最简单的解释会说:这里讲的人并没有真正重生。请注意,圣经其实没这么说。根据希伯来书 这里的描述,那些可能会失去救恩的人,是已经重生的基督徒。第六章4-5节:「论到那些已经蒙了光照、尝过天恩的滋味、又与圣灵有份,并尝过 神善道的滋味、觉悟来世权能的人…。」这里是在讲罪人、非基督徒吗?我告诉各位,这根本就是在讲基督徒。若是保罗的书信有这样的描述,没人会怀疑所指的就 是基督徒,对吧!在彼得前书里有一段经文几乎是相同的描述。彼前二章2-3节:「就要爱慕那纯净的灵奶,像才生的婴孩爱慕奶一样,叫你们因此渐长,以致得 救。你们若尝过主恩的滋味,就必如此。」这是在描述谁呢?基督徒吗?当然是!希伯来书所讲的人已经尝过上帝善道的滋味,并觉悟来世的权能,与圣灵有份,并 且蒙了光照… …。很抱歉,我不能曲解这段经文说那些人并未真正重生,这完全是在描述已经信主的人,而且整卷书信是写给犹太基督徒的。甚至,我们从「属灵婴孩」的称呼就 已经看出他们已经重生了。既是婴孩,就已经出生,就已经重生。
二、『救恩』有可能无法挽回:

信心冷淡之后,就可能出现最严重的情况:「背离信仰」。信心冷淡还可以挽救,但若是一直走下坡,就会走到无法回头的地步。在希伯来书第六章中有一个最严重 的警告在第6节:「若是离弃道理,就不能叫他们从新懊悔了。因为他们把 神的儿子重钉十字架,明明地羞辱祂。」各位,希伯来书第六章并不是在讨论人会不会 失去救恩,而是在讲一旦失去救恩之后还能不能再找回来。希伯来书说:不行!我们必须要严重警告那些信心冷淡、忽略救恩的人:你的处境很危险!你有可能会走 到无法回头的地步。真希望圣经不是这样讲的,但我必须实话实说。不只第六章这样说,整卷希伯来书从头到尾都是在迫切地恳劝读者,也就是犹太基督徒:可怕的 危机将要临到那些拉锚、收帆、忽略救恩及信心冷淡的人。我们必须要严正的看待这个警告,「圣经」是不会唬人的,「圣经」的话都是真理。所以,光看希伯来书 就足以证明人有可能不断的远离耶稣,直到无法回头。这些犹太基督徒是否背离耶稣的关键,就是在犹太会堂的面前否认耶稣是弥赛亚。这样的作法等于重新把耶稣 钉上十字架,就会失去救恩。
新约圣经告诉我们,只要与主同行,就有得救的确据。这确据不是根据廿年前的决志,而是根据现在跟主的关系。圣经说:圣灵与我们的灵一同见证我是上帝的儿 女。换句话说,你可以确定你自己正朝天国的路走,但这不保证你一定到得了天国。只要你继续走下去,继续相信耶稣,将来必定到得了天国。所以,这不会让基督 徒整天紧张兮兮地担心自己是否得救,反而会让基督徒更认真地看待上帝。不要信心冷淡、不要忽略救恩、不要渐行渐远;要继续相信。马太福音和希伯来书这两卷 书都对基督徒提出了严重的警告,新约的其他作者也提过,甚至耶稣也亲口说过:「我是真葡萄树,你们是枝子,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就常在你们里面。」祂还 说:「不常在我里面的,就要被砍下来烧了。」我无法扭曲这些话,用常识就可以了解。
三、『救恩』需要坚持到底:
在出埃及记中,两百多万名犹太人他们离开埃及然后往迦南去,却走不到那里。以色列人顺利的离开了埃及,却无法顺利进入迦南。你的起点也许正确,但是终点也 要正确;你也许离开了埃及,但你需要抵达迦南美地。新约圣经有三个作者用这件事来警告读者: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章中提及此事;希伯来书四章也提及此事;犹 大书再提及此事来警告基督徒:光出发不够,还要努力的抵达终点。
《天路历程》这本书把基督徒的生命比喻为旅程,要从「罪恶城」走到「天城」。当最后来到约旦河,这是个又暗又深的死亡之河,基督徒和他的同伴心中十分为 难。于是基督徒的同伴选择不过河,走旁边那条路。本仁约翰写道:我在梦中看见,连在天门前面都有一条路通往地狱。这就是「圣经」从头到尾一贯的信息。在启 示录上,耶稣对受到极大压迫的基督徒说:「凡得胜的人,我必不从羔羊的生命册上涂抹他的名。」这是什么意思?如果希望自己的名留在生命册上,就必须得胜。一定要走到终点,不要回头,定睛仰望耶稣直奔向前。上帝愿意实现祂的应许,但前提是我们要保守自己。犹大书最后说:「祂能保守你们不失脚。」请注意,不是 「必定」,而是「能够」。因为在前面有一句话说:「要保守自己常在 神的爱中。」坚持下去!坚持下去!继续往前走!这就是希伯来书从头到尾的中心思想。
上帝爱你,但祂不会强迫你。祂会带领、保守、引导你,但你要保守自己。保罗说:「我深信祂必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又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 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所以重点就是:上帝会保守你,但你也要持守信心。希伯来书十一章所列出的这些信心英雄,他们到死都存着信心。但愿我们也是如此,希望我们都能继续相信,希望我们都将靠着羔羊的宝血得胜。不是靠着行为得救,而是靠着持续的信心。圣经讲的很清楚,千万别扭曲了。
四、结论:
首先,希伯来书清楚的告诉我们,基督徒有可能失去救恩。
第二,一旦沉沦就无法挽回。
第三,上帝的命定需要我们持续的配合。
预定的结果不会自动产生,上帝确实预定拣选我们。祂先拣选我们,我们才选择祂,但祂需要我们的配合。举例来说:一个快要溺毙的人,有人丢给他一条绳子,叫 他赶快抓住,而且要紧紧抓住直到上岸为止。试问:这个人上岸之后会不会说「是我抓住了绳子才救了自己」?我想不可能。他一定会说:「是那个人救了我!」如 果认为是自己抓住绳子才得救的话,那他就是骄傲,而且错的离谱。预定论?这我相信。上帝预定我做祂的儿女,上帝拣选我,早在我选择祂之前,祂就拣选了我。但我需要使所蒙的恩召和拣选坚定不移,这是彼得在彼得后书中说 的。要紧紧抓住绳子,直到安全上岸。是上帝救了我,不是绳子,也不是因为我抓住绳子的缘故。不可能说是因为绳子救了你,或说因为我抓住绳子才得救,是祂救 了你。但是祂说:要紧紧抓住直到我送你到安全之地。到时,你就可以说:我终于得救了。上帝完成了祂所展开的善工,但整本圣经都在强调「持续相信、持续信 靠、持续抓住绳子、直到抵达终点」。我希望自己又是加尔文派又是亚米念派,预定论和自由意志是老掉牙的主题了。这两派都希望能够重写部分的新约圣经,两派 都有他们所谓的「问题经文」。我相信上帝能够保守我们,我也要保守自己常在上帝的爱中。紧紧的抓住祂,直到抵达终点。耶稣曾经对祂的门徒说:「你们若在人 面前不认我,我在父面前就不认你们;但你若能坚持到底,就可以分享我的荣耀。」就是这么简单。
第四,要得到上帝的赦罪,还要竭力的追求圣洁。因为非圣洁,没人能见主。上帝会管教我们,使我们痛苦,因为祂希望我们更圣洁。「赦罪」跟「圣洁」都是上帝 的恩赐,两者都是根据「信心」而来。耶稣受死不只是为了赦免你的罪,还要赐给你圣洁。若你能坚持到底,不断的仰望耶稣,持续的向前直奔,直到跑到终点得到 奖赏,你就是耶稣在寻找的人。
第五,上帝是圣洁的神,祂不愿见到他的儿女不圣洁。
第六,希伯来书帮助我们了解新约和旧约圣经之间的关系。
第七,希伯来书以「基督」为中心,能帮助你定睛在耶稣身上。
第八,希伯来书能帮助你建立信心。
第九,希伯来书能让我们体认到「信心冷淡」的危险。
第十,希伯来书强调基督徒要积极参与教会生活,不要停止聚会。当你面临逼迫压力时,团契生活可以坚定你的信心。
图片、表格:第25讲:希伯来书(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