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航
三百六十行,每行都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一些世代相传的经验,以及外人无法企及的门槛。就连写软文和发假新闻,也会锻炼出一套成熟的信仰和价值观。
今天一篇曝光假记者的报道[1] ,展现的就是一个在“软文”行业获得了骄傲和尊严的另类典型。
“假新闻炮制者”张华的骄傲
张华今年 27 岁,毕业后曾从事算命和看风水,月入不过千元,后来做月入两三千块的人事专员。在别人的推荐之下他进入了“软文”行业。
开始写时,客户嘲笑他不专业,这让他感到自尊心受挫,开始疯狂学习新闻教材。他学习和阅读《新闻写作教程》《新闻学概论》《心理学导论》《阿米巴经营模式》等专业书籍。
在专业知识的武装之下,他的月收入一路跳升到了每月 3 万块钱。即使在软文的黄金时期过去之后,他被当地一家公司“收编”的收入一个月也有一两万块。
从默默无闻到小有名气,从“屌丝”迈入高收入阶层,“软文”行业让张华收获的不仅有金钱,还有尊严和成就感。
他后来看到一些“不专业”的客户都嗤之以鼻,“客户已没有和我对话的资本了,你都不懂里面的术语,你好意思说我写得不好?”
张华们的“软文”操作提升了“竞争门槛”,拉低了市场定价。身为搅局者,他尝到了最初的好处,因为客户可以用很小的代价做到对自身品牌的关键词优化,就不需要花大价钱寻找正规媒体。
但是当进入“媒体”行业的人越来越多,客户只要花很小的成本就能上新闻的时候,仅仅产生上报纸的“优越感”的轻松单子就不好接了。软文行业的“衰退”连他这位“先行者”都感受到了压力。
张华没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所颁发的正规记者证,但在这份足以令张华自豪的职业当中,他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也有很多话想说。而拥有真·记者证的记者听到他的自白,会怎么做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他自己成为新闻主角的同时,记者也反映到了当地网信办,可见一次新的“约谈”正在酝酿之中。
相比自学成才,新闻专业教育多了些什么
我觉得,如果张华是在本科阶段接受了一些比较好的新闻学的教育基础,那么他能够收获到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可能是在学校之外,通过自己阅读资料很难直接产生的。
比如说,书本身是很难告诉你重点在哪的,看起来哪都是重点。张华自己总结了“倒金字塔式”写法,也算效果不错了。但毕竟老师会给你画重点。
新闻学老师的心里装着一大堆教科书不会告诉你的事情,包括行业的潜规则或明规则,一些旧的,教条的,空洞无趣的东西的产生来源,发展路径,以及在中国为什么有意义。
老师讲的故事有些也是听别人说的,在互联网时代你可以按图索骥的去搜索,但是如果没有人告诉你关键字,你去搜什么?10w+ 养成秘籍么?
文科专业向来是被调剂的重灾区。我自己在大学阶段是出于个人兴趣而选择了新闻学专业,但是我的同班同学当中,多数都是从其他地方调剂过来的。
中国孩子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基本上家长很难了解到几年以后的热门,也不想跟从孩子心底的喜好(除非这个喜好跟家长的偏好一致)。
结果就什么都是跟着感觉走,跟着大家传的热门走。但文科包括新闻传播专业,似乎从来都不是热门。
孩子们一开始并不情愿接受自己这个专业,尽管后来因为对于专业的了解,以及毕竟会有一些归属感(文科专业女生多,很多女生对相处时间长了的任何东西都容易有感情),还是有不少在本专业范围内就业的。
但是我觉得,很显然,如果能有再来一次的机会,这些学习的名额应该被分配给那些对行业一早就感兴趣,并且更有意愿去进行学习的人——比如从媒介“实操”找到人生价值的张华。
价值观不仅是高尚的情操,更是对危机的把控
如今,新闻专业主义看似在不断没落。写作机器人已经开始替代记者的工作,而记者队伍现在也并不是由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士为主,很多是“半路出家”。
写作机器人的背后是算法。驱动算法的人是工程师程序员,他们一般来说都“没有价值观”,而工程师出身的领导者,很容易基于个人经验,进一步得出“算法没有价值观”的论断,导致机器与人的冲突浮上表面。
价值观应该有多重要呢?立志颠覆行业的人将其视为可有可无的东西。他们看到的是,自己用没有感情的算法,不加修饰的反映读者的好恶,把那些自以为替天行道,为民请命的传统媒体逼到了墙角。
老学究们手捧昔日的辉煌,掉落进故纸堆。他们难以产生“价值”。他们产生真相,而真相“带不来多少钱”。
如果一概不论内容生产对社会的引导意义,那么Quora和知乎 会从分享知识变成贩卖故事,而专门贩卖故事的人也会形成职业。他们如不获得矫正,也将进一步产生自己的价值观。
不加批判的自学成才,和野生进化出来的价值观,实际上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真相当然重要,但是比真相更重要的是,这个真相能够给你带来多少钱?”就是自我进化,走火入魔的结果。
如果完全没学习过任何历史,会容易陷入历史的重演中。再平庸的老师,也会重点的给你去讲价值观,因为那多少事是历史进化的缩影。
你可以听了老师的宣讲以后再不屑一顾,但你未来某天的某个时刻,一定会回想起当年课堂上那个模糊的影子。
由此我觉得,那些经受过专业训练,仍存新闻理想的媒体人,他们确实应该在新的平台里面,但是他们的角色应该是为平台的价值观做最后的把控,而不是任何其他。
他们不适合接着做编辑,因为手下已经不存在记者;但他们也不适合做产品经理,做管理,那些他们都不熟悉。
像一点资讯、快手等平台,流行聘请老记者负责内容,我从中看到的更多是老总对新闻行业不理解,带着美好期望,认为专业记者对于增加平台影响力和提升流量有好处。
记者一方则有些是带着实现新闻理想的抱负过去,这容易造成期待的相互错位。
平台们的“首席内容官”应该有,但不应该是虚衔,也不应该完全回归传统媒体的价值观,而是更多基于风控目的——我们做的内容是否合法合规?是否侵犯企业权益、读者权益?是否影响了产品的调性统一?如何规避风险?
积极的价值观,恰好体现在消极的防御当中。
张华所在的那家公司,报道里说是一家商贸公司,他们可能单纯的觉得点击量是唯一的 KPI,但是没有想到这么做可能有什么额外风险,而这些风险警示,就孕育在古老的新闻伦理当中。
总有人说新闻学教育与事实脱节,学生出来进入报馆还得二次培训。而把新闻理想当中的精华提取出来,固化成风控的经验,就能够让人切实的感受到,我们的社会当中还是不能缺了这些东西。
因此,如果雇用张华的那家公司也好,头条等运用机器人写稿的新媒体也罢,都能有专业人士在场,帮助写稿者(人 or 机器)做一些基于价值观的风控模型,也许“张华”们出现在报纸上时,就不会是以今天这种尴尬的形式。
参考资料:
[1]http://tech.sina.com.cn/i/2017-08-22/doc-ifykcypq3184838.shtml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