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山东头条news 由中新社山东分社主办。关注焦点事件,解读深层民意。
“邻村两位疑似肺炎患者已被带走”“从明天起,严禁两村间相互串门、走亲戚”“从外地返乡过节、探亲的能早走就早走,以免造成不便”……初一深夜,潍坊高密郝家楼子村村支书通过村中心大喇叭向全村人通报。

2020年伊始,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从该地流入全国各地的人员数量不明。各省市区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涉及人口超过13亿人。客车停运、高速口监测、“封城”“封村”等已成为常态。

也是这个深夜,山东首批138人医疗队济南登机驰援武汉。通过新闻报道,我注视着医疗队中每位“请战”奔赴疫区一线“勇士”们的脸庞,以及前去送行的新闻媒体同行,感慨万分。全国各地的“逆行者”陆续驰援一线,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而这70多里地,是我在享受春节家人相聚喜悦又关注、谈论当前疫情现状及防范时,突然接到村里大范围通知后的“逃离”路程。从村里到位于高密市区的家,这平时转瞬即到的路程,此次走得无比漫长。
我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在济南工作,面对此次疫情,很自觉地将自己被列为了返乡过节探亲的“外来人”。收拾行李、打包铺盖、包扎饭菜,即便已经是23点多的深夜,匆匆“逃离”的紧迫感还是笼罩在场的所有人。

行驶在220省道上,汽车大灯射出去数十米的光,道路两侧漆黑一片,后视镜中寻不到多余车灯的光亮,但始终前伸的路告诉自己,车要继续往前开,路要继续向前走。
途中,偶遇一辆鲁G牌照的SUV,我踩了踩油门追上了他。不知道哪里来的默契,当看到我同他一样打开远光时,他与我一道,在单向双车道的公路上行驶了十多公里,既不超车、也不落后,直至我按响喇叭示意他,我要换路走了。

他与我一样是“逃离”者吗?也感受到当前紧张的疫情了吗?也是想要在这无情的突发灾害面前,寻求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吗?我想来想去,觉得可能是这样的。

寂静的夜,听到的只剩下发动机的轰鸣声和轮胎与沥青地面的摩擦声。“我想写点什么,或乡情或亲情或爱情,但我又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我告诉副驾驶的妻子,想迫切表达一下此时的心境:
第一次背着“外来人”的身份“逃离”这生活了近30年的村庄。村子依然在,但车子渐行渐远,而心,永远属于这里。当在纠结是否提前“逃离”时,心里最大的声音就是:不想“抛弃”姥爷,让他独自在家中承受疫情的恐惧。但,我最终输给了无奈。

临走前,我将仅剩的7枚一次性口罩中的4枚留给了姥爷。由于行李较多,从堂屋到门外的车,我往返4次终于找到了口罩。我嘱咐他,出门一定戴上,勤洗手!

行车路上,明明已经困得话都说不清楚了,但坐在副驾驶室,好似在睡梦中的妻子仍然呢喃道:“困吗?慢点开,我陪着你”,帮深夜开车的我提神。不小心睡过去了,她醒来之后的第一句话便是道歉,“我太困了,不好意思睡过去了,我不应该睡的”。
00:25分,新的一天刚刚开始,我们也顺利到家。温暖的灯光下,若大的床上,铺了结婚时做好的新被子,红彤彤的,很喜人。静躺,迎接太阳的升起,继续战斗。


其实,这个春节我们策划了好多新春走基层的题目,想赞美山东省默默坚守岗位的水利人,展示省内非遗传承现状,挖掘“鲁南高铁”拉上老区人民走上小康路的成就,探访金融扶贫成果……
但,疫情就是命令。期待春暖花开时,我们不用戴口罩,走上街头,繁华与共。



图文:沙见龙
编排:孙宏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