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加拿大联邦大选已经尘埃落定。在这次大选当中,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曾经表示,这是他经历过的最肮脏,最卑劣的竞选过程。在短短40天内,假新闻,谣言,以及传播错误信息的广告传播于社交媒体、网络,以及人们的生活当中。
不过,在加拿大的历史上,虚假消息并不起源于社交媒体时代。2019年底,加拿大公益组织Historica Canada便推出了一系列短片,向民众讲述发生在加拿大历史当中的虚假信息与谣言的合集,其中包括2003年加拿大也出现过关于SARS的谣言和恐慌。
一、2003年,SARS病症在加拿大引发的恐亚谣言与恐慌
严装待发的医疗工作者,图片来自CNN.com
2003年,在世界范围内爆发了SARS非典型性肺炎的疫情。在当时的电视节目当中,每天都有医学与公共卫生的专家接受采访。
比较特殊的是,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爆发了亚洲以外最严重的SARS疫情。据统计,大多伦多地区在当年先后爆发两轮SARS疫情,在加拿大当年确诊的375例SARS病人中,45%为医护人员,死亡44例,病死率高达12%,其中大部分发生在多伦多。
在当时加拿大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中,大量的报道称SARS来自于中国,而且使用了大量亚洲裔的照片。这使得亚洲人佩戴口罩的照片与SARS紧密联系到了一起。这些信息导致了巨大的问题:因为这些照片,生活在多伦多的亚裔受到了严重的偏见与歧视,即使他们什么都没有做错。那些带着口罩的亚裔照片,是在亚洲拍摄的,而不是在加拿大拍摄的。
多伦多的SARS疫情来自于一名在香港受到感染的女性。而在多伦多,这导致超过一万人被隔离。在当时,有邮轮公司拒绝来自多伦多的乘客登船,中餐馆、华人超市等商铺遭到了社区的非正式抵制。而当亚洲人在公共场合咳嗽,擦鼻涕时,都会遭到周围人群的白眼。在当时,有人拒绝与亚洲人握手,还有人认为,与他们握手是一种”政治正确”。
一些家长与老师告诉孩子们,远离中国人,这十分可怕。 在当时华人聚居的多伦多城郊士嘉堡,这样的氛围让人感到不适。而在地铁上,机场中,以及医院的候诊室内,乘客们远离他们见到的亚洲面孔。人们开始远离中国城,这使得亚裔加拿大人的生活变得艰难。
据《人民网》当时报道,2003年4月, SARS疫情在大陆及香港地区蔓延扩大,影响所及,全球各地的唐人街都陷入恐慌,华埠商店生意一落千丈,倍受重创。多伦多、温哥华不少华人时时戴着口罩以为自保。各地华人社区有关SARS的谣言满天飞,弄得人心惶惶。
多伦多唐人街
虽然加拿大是一个信息透明的社会,但面对多伦多不断传播的重大疫情,感到紧张是人的本能反应,但还是有一些人反应过度,体现了偏见甚至仇恨的存在。
当时有北美中文媒体报道:SARS在大多伦多地区的蔓延已开始引起一阵恐慌,市区内的许多家药店的口罩都已脱销,而一家专门制造口罩的多伦多医疗用品供应公司则表示,该公司库存的一万个口罩一天就被买光。此外在SARS风暴中,最受影响的则是华人的生意,尤其在多伦多,中餐馆的生意已一落千丈,唐人街街区的餐饮业更是萧条冷落,下降幅度最高达75%。不但华人回避华人商场和餐馆,当地的其它族裔也对华人及华人开办的生意敬而远之。更有少数加拿大人咒骂华人将SARS病毒带入加拿大,甚至牵连到整个亚裔族群。
可问题是,这些亚裔并不见得与发生在亚洲的瘟疫有任何关系。甚至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根本就没去过亚洲。
似乎当时的加拿大社会将亚裔当作了这起瘟疫的替罪羊。在新纳粹与白人至上主义网站中,他们呼吁关闭边境,并散播仇恨移民的言论。他们要求政府对亚裔人士进行特别监控。还有极右翼媒体表示,SARS疫情的发生,就是因为移民法对白人不够重视。
针对SARS在当地华人社区扩散的谣言,时任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于2003年4月10日亲临多伦多唐人街一家海鲜烧腊铺用餐。 《国际先驱导报》等媒体报道,克雷蒂安总理当时公开表示,SARS并非某个族裔特有的疾病。歧视华人是不应该发生的现象。他还说:这里“没有危险,所有的预防工作都做好了”,怕“SARS”就不出门、不上饭店,是没有道理的。他到唐人街吃饭,就是要“做个榜样”。
时任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
克雷蒂安的新闻发言人说,总理特意到唐人街用餐的目的是为向国民表示,不应该由于害怕非典型肺炎而歧视亚裔。非典型肺炎疫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而不是某个族裔特有的疾病,因此不可以专门针对任何一个社区。
《纽约时报》在2003年4月8日刊出《恐惧比非典传播更快》的文章,列举一组数字:香港680万人口,当时有883人感染非典,发病率仅为8万分之一,死亡率不及4%;而香港每年死于一般肺炎的人却达2000—3000人。据统计,近90%的非典患者在1—2周内就痊愈,不治者多数为老人和患有其它病者。《纽约时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流感有300万—500万重症患者,其中25万—50万人不治,死亡率达10%;登革热每年病例达5000万,死亡率为20%;艾滋病等恶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更高。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散播仇恨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不论是纳粹、3K党、还是卢旺达大屠杀等等惨案当中,仇恨与歧视都是激化问题的重要因素。当时的麦克林杂志曾这样评论出现在多伦多的这些种族偏见:这是一次考验我们价值观的重要测试。
加拿大的SARS疫情在爆发后数月并得到了控制。相比于当年人人自危的中国,加拿大境内的疑似病例一共有438起,虽然依然有44人因疫情身亡,但总体来说。疫情本身并没有对加拿大社会与公共卫生安全造成重大影响。比起病毒本身,人们对信息的判断所造成的影响显得更加重要。在生活当中,人们被大量的信息所迷惑。人们不再在意除去标题以外的信息:事实固然重要,但是承载事实的内文和语境更加值得人们阅读。
二、为了不让非洲裔移民来到加拿大,当年的政府居然这样做
 加拿大公益组织Historica Canada推出的系列短片,还包括下面这个故事。
在20世纪初,大量来自于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非洲裔居民们开始有了移居加拿大的念头。在那个年代的美国,非洲裔人士被区别对待,并且时刻会有生命危险。而当时的加拿大政府想要通过大量的移民来占据属于原住民的西部领地。在加拿大政府的宣传广告中,将西部的这些领地称之为“最后的乐土(The Last Best West)”。
这原本是一个供需结合的双赢局面,但问题是,当时的加拿大政府当中,种族主义依旧存在。加拿大政府也不期望大量的非洲裔移民在西部地区定居,于是,当时的加拿大内务部展开了一起肮脏的秘密行动:故意在非洲裔群体当中宣传虚假消息。
首先,他们很少回复来自非洲裔申请者的询问,其次,他们在回复当中,还表示非洲裔移民在加拿大严寒的环境当中,不会向欧洲裔移民一样获得成功。此外,内务部还雇佣了特殊雇员,阻止非洲裔俄克拉何马人移民加拿大。这些雇员前往俄克拉何马当地,与社区内知名的领袖见面,并且在报纸上撰写文章,与想要移民加拿大的家庭会面。他们在这些过程中提供虚假的信息。
其中一名受雇于加拿大政府的人士,是一名名为G. W. Miller的非洲裔医生。他在一篇社论文章当中散布假消息,称加拿大是一个荒芜,寒冷,并且不适合移居的地方。前往那里的非洲裔人士只会有三个下场:贫穷,被虐待,以及被冻死。此外,Miller医生还夸大了加拿大边境官员可能对非洲裔妇女及儿童的虐待。
在这些谣言的虚假信息的影响下,只有1000多名俄克拉何马非洲裔人士定居到了加拿大草原省份。当时政府的雇员向内务部表示:这些人的移民热情已经开始消退。或许当时的他们会在这之后庆祝工作的顺利,但是他们留下的谣言记录,却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从那些谣言到现在,加拿大已经走过了超过一百年的道路。谣言并不起源于社交媒体,但社交媒体的存在无疑放大了谣言的传播能力,以及可能影响到的人群数量。
在这则视频当中,以这样一句话来结尾:
Question what you see, hear, and read. Think critically about the messages fighting for your attention.
质疑你所看到、听到、以及阅读到的。对于这些努力争取获得你的注意力的内容,请仔细思考。
不论是微信、Facebook、推特,还是任何社交媒体,信息的来源,引用的事实,以及传播的途径,都值得我们的注意。在宣传内容能够操纵每一个人之前,作为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们,更应该去仔细察看,这些可能出现问题的内容与信息碎片。
从100年前的秘密行动,到2003年的非典恐惧,再到2019年的联邦大选,现实或许让我们感到灰心:一个世纪过去,谣言依旧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并且每次都能够起到效果。在抗击虚假信息的道路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重要的环节需要做到。
本文系加美必读读者投稿系列,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本公号欢迎读者来稿,采用即有优厚稿酬,稿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海外华人关注的热点分析;
    华人在海外的生活感悟与奋斗故事,本人亲历与采访他人均可;
    移民留学亲历过程与经验教训。
  • 稿件要求真情实感,不能做假,也不可有歧视言论
  •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 加交流群请先加投稿微信ID:yiqijianada 转发必读文章并截图,验证后可入群。
商业推广需求请发邮箱:[email protected]
点击关键词,看更多资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