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刚来美国,在朋友餐厅帮忙。某天,看到一个亚洲面孔姐姐前来就餐。那天不知是周末还是节假日,餐厅里人来人往,异常嘈杂,客人一波接一波,根本停不下来。
我甚至来不及仔细介绍自己,也顾不上和客人多寒暄几句,匆匆点菜完毕,急着迎接下一批饥肠辘辘的客人。
等我没那么忙碌,我返回去想和那位姐姐聊上几句,发现她已经打包好饭菜离去。我收拾她的桌椅,桌面上是她留下的不菲小费。
消费20几块,就留下10块小费,远超20%的小费平均数。再加上美国小部分亚洲人,可能刚来美国,小费文化不太了解,对服务生往往比较吝啬,不肯慷慨解囊。如此对比,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我工作的餐馆照片
过一段时间,餐厅进入淡季。好巧不巧,那天我在餐厅兼职,又看到她。由于亚洲面孔大多类似,我也不敢确认。我走过去和她打完招呼,主动介绍自己,并小心询问,之前她是否也光顾我们餐厅。
她说她之前确实来过我们餐厅,不过那天的菜品她不是很习惯,于是我放下手头事情,给她推荐菜单上适合中国人口味的部分饭菜。
和她同行的一位女士,我以为是她的朋友。她却摇头说,这位女士是她所住宾馆的客房服务生,服务极好。在她手机网络关闭时,主动借宾馆wifi给她使用。得知客房服务生每小时收入不到10块钱,她便请她一同外出用餐。
趁着餐厅不忙,我们聊起来。我问她是否本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亦或是来美的留学生研究生。她大笑起来,自己三十好几的年龄,自然不是学生。然而她的状态,看起来太年轻,和她实际年龄极不相符。
再后来她告诉我,她是一名旅行护士,这段时间恰巧在本州工作。
餐厅忙了起来,我不得不中断谈话。彼此留下联系方式,相约在周末一起吃饭逛街。然后,我就知道她的全部故事。
恰巧去年有一篇文章刷屏,《出身湖南农村,我用10年,从深圳流水线走到纽约谷歌办公室》。
她就转载并留言给我,感觉有点像我的人生经历,我也是在中国小学没有读完,却在美国读完护士。我灵机一动,就想以她为原型,写下这篇文章。
姐姐在出国前,一直生活在上海的偏僻乡村。家里经济条件不行,姐姐小学没有读完,就被迫辍学。等到大一点,被送入当地工厂,成为一名纺织女工。在工厂一干就是好几年,有一年,有美国人来工厂招聘纺织女工出国劳务。
出国劳务的工作大多辛苦,但是收入比起国内,要高好多倍。姐姐觉得自己机会来了,在整个面试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技能,最后被顺利录取。
紧接着,姐姐就随着美国人和其他入选者出国劳务,整日在美国的纺织厂劳作。几年后,她在当地认识了自己未来的丈夫。
丈夫是美国本地人,一结婚,就为她申请美国绿卡。等她逐渐适应美国生活,她辞去在纺织厂的工作。这项工作,不需要语言,只需要技术。
整个工作枯燥无味,一想到往后余生,都要在厂子里不见天日,姐姐还是鼓足勇气,进入语言学校,开始系统学习。
当她从语言学校毕业,她听从朋友建议,去奢侈品专卖店应聘,并顺利成为一名导购。那几年来美国旅游购物的人很多,她中文流利,对奢侈品知识知之甚多,加上为人热情,服务周到,很快她就拿到不错的销售提成,并顺利晋升成管理人员。
做导购这行,积攒完一定经验和客户,就没有太多职业上升空间。在办公室工作的同事,看她一向积极上进,鼓励她重回学校,去考取护士执照。
姐姐在做导购期间,攒下一笔钱,足以支持她继续教育。她反复思考,决定放弃从事多年的销售工作,回到学校,继续学习语言和专业技能。
姐姐在中国小学尚且没有毕业,在美国早期,又一直在纺织厂工作。后来转战销售工作,从来没有静下心好好学习。整个大学期间,学习过程很煎熬,她多次想过放弃,又心存不甘。
她的很多同学,一入大学,就具备基本知识和相应语言水平。她却不一样,不仅要恶补语言知识,更要恶补专业知识。她熬啊熬啊,差不多五年时间,才从护士学校毕业,拿到职业护士执照。比起她的同学,她多花费几年的功夫。
拿到职业护士执照,她四处面试。虽然护士是美国紧俏行业,可是拿到执照去找工作,并不总是一帆风顺。
原因有二:一是中国人语言水平,相对美国人,有较大差距;一是中国人在国内没有从事护士行业,在美国大学毕业,工作经验基本为零。
语言水平和职业技能,都是美国雇主们优先考虑的。几经波折,无数次面试和试用,姐姐最终成为一名职业旅行护士。
可能很多国人对护士行业不了解,给大家看下相关数据。哈里斯民意调查(The Harris Poll)对23项职业所做调查发现,最受美国民众尊重职业中,医生,军官,消防队员,科学家,护士排名前5 。
美国家长对孩子未来职业期望,工程师,医生,科学家,护士,建筑师排名前5。由此可见,护士行业既受大众尊重,社会地位较高;也受大众欢迎,行业收入也不错。
当然姐姐没有安于现状,止步不前。最近她联系我,提到这几年时间,她一直在准备考试,目前已拿到美国注册护士执照。比起职业护士,注册护士收入更高,福利待遇更好,工作内容和环境也更上一层。
我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未来几年我再见到她,她将是更专业的注册护士,在美国医院病房里,为无数人提供帮助。
树林后,是姐姐工作的医院
文章一写完,我就发给姐姐浏览。她不禁感慨,当初同她一块儿出国劳务的纺织女工,大多还在纺织工厂劳作。
其他人离开纺织工厂,也是走向餐饮,按摩等服务行业。
只有极少数人,通过继续教育和自身努力,改变自己工作环境和职业生涯,获得更好的社会地位,更加融入美国生活。
工作之余,姐姐喜欢去湖边散步
在此祝愿姐姐在美国生活越来越棒,事业越来越成功!也希望她的故事,能够激励更多的人,持续努力,摆脱困境,争取更好的未来!
毕竟,姐姐说,像我这样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人,都能够走到现在;很多人条件比我好上几十倍,又有什么理由不奋进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