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大寒,我相信很多朋友跟我一样,心更寒。
短短一个月内,两起极为恶劣的暴力伤医事件,都发生在首都北京…
真的是气得眼泪都要掉下来,这世间怎么会有如此禽兽不如!
先是民航总院的杨文医生在12月24日被暴徒家属残忍杀害,再是今天朝阳医院突发的陶勇医生被医闹犯罪人渣砍伤手臂。
相关报道已经看了太多,只是越看越觉无力,越觉得心寒。
面对暴力伤医,我们好像什么都做不了,难过得语无伦次。
但总觉得还是应该写点什么,纵使人微言轻,微不足道。但我愿意成为点亮寒夜中的微光。
上次转发“对暴力伤医说不”,我一学医的朋友留言说:“你是我朋友圈第一个为此事发声的非医学专业的人...”
我相信我们的发声,至少能够让我身边的医生朋友们觉得,你们不是孤立无援,腹背受敌。我想告诉医生们,至少我身边的朋友们,都站在支持和保护你们一边。
你知道么?最难过的点在于,你知道这种悲剧很可能会再次发生...

而公众在重复出现的新闻中,会麻木...
毕竟现实生活已经够艹蛋了,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社畜过好自己的日子吧,管那么多干什么呢,照顾好自己一家老小就行了。

可如果你看到我所看到的,你真的能无动于衷,毫不动容吗?

“今天受伤最重的陶医生,才四十岁,已经是主任医师加博导了,意思是,这个水平是十大杰出青年的水平。”

“国内最好的眼科医生,且本来还能奉献二十五到三十年的水平。”

“目前最好的消息是没有生命危险,但是手上的神经全断了。最坏的消息是脖子上的伤口大出血。无论哪一个这个大夫都不可能再回到岗位上了。“
他是那么优秀的一位眼科大夫,医术精湛且医德崇高,他曾让无数病患重见光明,年纪轻轻就已是业界大拿,博士生导师,90余篇SCI…
陶医生应当受到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敬重,他本可以医治更多的病患,培养更多杰出的眼科医生,然而这一切就被这样一个暴徒给断送,艹!
鲁迅说,学医救不了中国人,这话真扎心。

伤情光是看着就已经痛心...伤人者万死不足惜。

再来,这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俗话说的是,一颗老鼠屎,搅坏一锅汤。

暴力伤医的这种下作手段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长此以往,我们将失去医生。不再愿意有优秀的年轻孩子愿意学医,那是长达十数年的不懈学习,无数的资格考试,住院医师实习轮岗。家长也不会愿意不舍得让自己最宝贵的孩子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死扶伤。
我们的社会,我们每一个人,将不得不为暴力伤医而买单,代价将相当沉重,且不是耸人听闻。
起因就是我们的沉默,我们的旁观。

有几条不成熟的小建议和反思,整理在此:

一是
当务之急,各大医院
实行全面安检
并加派安保力量。

那些去医院还带着菜刀的,你们是去看病还是去行凶???

此条虽治标不治本,防得住菜刀防不住水果刀,哪怕说陶瓷水果刀都不让带了,架不住暴徒还有拳脚。玛德
二是治乱世用重典,加大对医闹的惩处力度。
我们看到舆论重压下,杀医者孙文斌死刑,罪有应得。
但同款医闹呢?医生受伤的情况,希望同样是依法严惩。
三是绝不姑息,杜绝一切按闹分配
我们的部分领导脑路清奇,先想的是自己的乌纱帽,维稳要紧。出了事想着先平息,会哭会闹的有奶吃。姑息养奸,将滋生一堆模仿犯罪的。
君不见杨医生被害后,杀人者95岁的母亲立即被安排转院到了朝阳医院获得专家会诊。害
那些给90多岁的杀人犯的亲娘安排到更好的医院的事情里
一路推波助澜开绿灯的那些领导 
要为以后所有伤医事件负责 他们每个人的手上都沾着这些医生的血 
四是
不神化医生,医生也只是凡人。

拒绝将医生捧到道德高地进行绑架,医生和我们一样也是凡人,也要养家糊口,不是庙里不食人间烟火的菩萨。
另外,请大家理智点,医生也不是华佗,不是大罗金仙。生老病死,医生并不是万能的。现代医学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很多疾病仍然是绝症,很多严重的突发稍有延迟,也是回天乏术。
我最受不了的一句话是“好好的人送到医院怎么就没了”...好好的人为什么会送到医院?今天我还被朋友提醒道,为什么没有人去打中医?深思...

美国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有时能治愈,常常在帮助,总是在安慰。

无数医生和生化科学家们都在朝着治愈、缓解更多病痛的方向努力着,但我们的医学,现在还没有到无所不能的境界。
五是
深层次反思,医患矛盾紧张的根源,是我们的医疗体制改革。

非专业人士,但我学卫生经济学时也了解到,我们的公立医院每年获得的预算,是总额限制的...“顺产率”、“治愈出院率”等是被用作考核不能突破的指标。很多我们看起来荒诞无比,计划经济时代都不会有的计划指标,被塞到了21世纪改革开放已经40多年后的当下,显得如此莫名其妙。

背后的逻辑,是卫健委为了控制医疗成本?抑或是为了某些统计数据的好看达标?总之需要专业人士认真思考...此处则最怕是外行瞎指挥内行。
医疗不可能三角:便宜、高效、服务好。中国选了便宜和高效,结果是医生高强度工作,门诊每个病人三分钟,手术后尽可能早出院,病床极度紧张。美国选了高效和服务好,结果是昂贵无比,普通家庭医保费用接近房租,叫个救护车就能破产,医保是最重要的政治议题之一。加拿大选了便宜和服务好,结果就是慢慢等,慢慢排队。一个大国,能实现又便宜又高效还能跟去东莞酒店一样舒服的医疗体系,现实中真有吗?
weibo:pkuwd
请原谅我已经不太能够写出很平和且有逻辑的文字,在此暂停。

我新年那天写下的是,我们的世界并不会因为日历从2019切换到2020就变得更好,各种肮脏和丑陋不会被尘封在旧岁之中。

但我相信的是,只有我们每个人都愿意改变,拒绝沉默,这个世界才会一点点变好,变成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愿意生活的那个美好家园。

武汉的肺炎疫情感染确证人数增加,冲在第一线的还是医生们。今天刚好也看到一条讲当年非典旧事的,看完五味杂陈,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过年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

准备好3M或医用口罩,
一旦发现自己和家人出现发热或咳嗽症状尽快就医

祝一切安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