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今天羊无法像往常一样欢快的跟大家打招呼了。
2020年1月16日早上七点半,赵忠祥老师因病去世,享年78岁整。
羊突然想到,近期热搜上曾静静躺着条“倪萍探望赵忠祥”。
现在想来,那可能今年已经61岁的倪萍,去见她的老搭档最后一面。

虽说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童年回忆,但是对于70~90年代生人来说,他们的童年,都回荡着赵忠祥老师的声音。
“赵忠祥”这个名字,曾被人捧上神坛,也曾倍受质疑。
今天,羊用自己的方式,带着大家回顾一下赵忠祥老师这传奇的一生。
—— 那个男生 ——
1942年1月16日,赵忠祥老师于河北省邢台市出生,他是我国第一代电视主持人,也是第一个男性播音员。
1958年,北京电视台(中国中央电视台的前身)正式成立,第二年广播事业局正式组成班子,开始了挑选电视播音员的工作。
那时候,赵忠祥老师还是一名励志考名校的高中生。 
其实赵老师当年之所以去报考播音员,并不是因为他对这项职业有多么向往。
事实上,除了“考名校”,那时才十几岁的赵老师对未来并没有太具体的规划。
可奈何十几岁的少年自带极强的好胜心,于是少年赵忠祥就跑去广播大楼应试。
当年的赵老师身高将近一米八,曾经练过体育,整体形象上镜。
而抱着“考着玩玩”心态的少年赵忠祥也没有太大心理压力,因此在播音考试中表现的很放松。
就这样,年仅18岁的少年赵忠祥,顺利被录取。
18岁了,高考迫在眉睫,我留恋校园的生活,如果电视台需要我怎么办?
刚才李伍副局长动员我,希望我投身到电视事业中来,电视在中国刚刚起步,这里需要人。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我眼前浮现出教室墙壁上的一行大字,就这么办吧。
—— 赵忠祥《岁月随想》
1960‍‍年,赵忠祥进入电视台工作,担任播音员,是中国第二位电视播音员、第一位男播音员。
当时刚成年的赵忠祥,是电视台的第78位工作人员,可以说,他是一个行业的开拓者。
当年中国的电视行业才刚刚起步,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完善。
年轻的赵老师仅仅在电视台学了一个多月,便被“赶鸭子上架”,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实在是没有其他“男生”播音员。
要知道,从1958年到1960年,受技术限制,电视台是没有录像设备的。
也就是说,当时才18岁、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赵忠祥,就必须在镜头面前实时直播。
就在这一年的10月1日,这个刚成年的“毛头小伙子”,就被派去了天安门阅兵现场,进行现场转播解说。
△此后,赵忠祥老师更是连续多次担任了国庆实况转播解说,均取得圆满成功。
这对赵老师而言,这是际遇,更是挑战,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你今天想想,哪个台敢用一个18岁的小孩上天安门去转播啊?”
而那时候,少年赵忠祥的普通话发音是不标准的,还带着地方口音。
△“一艘军舰,我们一直念‘艘’(sǒu)军舰。”
自然,当年发音不标准的赵老师少不了写书面检查,贴在走廊里。
但在那个年代,我国的电视行业还在摸索阶段,年轻的赵老师无法接受长期的、系统的相关培训。
于是赵老师是边工作,边摸索,边学习。
电视播音员是一项新的职业,中国第一位电视播音员沈力自然成为我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没有条件和机会向国外的同行学习 ,只能自己摸索。
—— 赵忠祥《岁月随想》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赵忠祥老师对自己是不满意的,他觉得他可以做的更好。
不过在那个时候,整个电视行业就是不成熟的,受技术限制,电视台的设备也十分简陋。
电视台的设备十分简陋,胶片是用手工操作冲洗的,记者们配备的AK16摄影机,又重又笨,一不注意,电瓶溢出的酸液会烧了衣服,一切都靠人力,靠手工。
那时的工作态度,用“认真”二字形容是不够的,可以说简直是玩命。
—— 赵忠祥《岁月随想》
可以说,正是赵忠祥老师他们的探索,才给现在的相关从业人员趟出了一条道路,树立了职业标杆。
—— 那个男神 ——
还记不记得宋丹丹、赵本山还有小崔合作的那个小品《昨天,今天,明天》?
白云现场“表白”台下的赵忠祥——“赵忠祥是我的心中偶像”。
对于很多老一辈而言,赵老师那就是一代人的大众偶像。
不过,赵老师对自己的颜值是不满意的,甚至他自评“长相对不起观众”。
因此,赵老师不愿意在电视中看自己的节目。
但谁还没“鲜肉”过呢?年轻时的赵老师也许不够帅,但气质内敛又文雅,处变不惊。
1978年12月,《新闻联播》主播首次面对观众,赵忠祥成为节目开播以来第一位出镜播音员。
在1979年的《新闻联播》中,赵忠祥第一个使用了提示器播报,这个提示器也是当年赵忠祥老师从美国带回来的。
羊猜测,那个提词器会不会是赵老师去跟随邓爷爷访美的时候带回国的。
1979年1月,赵忠祥以记者身份,跟随邓爷爷访美,期间在白宫做了卡特的专访。

相较播音员、主持人的身份,也许有很多小伙伴还不晓得赵老师也做过记者。
赵忠祥记者对卡特说的第一句话是:
“总统先生,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电视台记者第一次有机会采访一位美国总统。”

赵老师的“第一”还有很多。
1981年,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播出,由赵忠祥老师做解说,这个节目是好几代人的童年回忆。
1983年,央视第一届春节晚会横空出世,虽然赵老师不是节目主持人,可他是第一个在节目中和观众见面的。
赵老师曾经计算过,自己前后总共上了18次春晚:
“有主持的,有朗诵的,更有之后参与小品的,每一次都是不一样的经历,有快乐的,也有悲伤的。18次参与春晚,对我这个电视工作者来讲,已经大喜过望了。
1991年,赵老师接手主持《正大综艺》,节目创下了37%的收视率。
也许有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那时候的赵忠祥看似是电视台里的“台柱子”,但却连个正经部门都没有——
“主持了一辈子综艺节目,但从来不是那个部门的人;播了半辈子新闻,都没去过新闻部;就算主持了那么多届春晚,我也没在文艺部带过一天…”
当年的赵老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总编室的一个节目组,哪里需要他,他就去那里。
用倪萍老师的话来说,他是“到处流窜”。
面对这样忙碌辛苦的工作,赵老师牺牲了很多。
1985年岁末,赵老师的母亲病危,那时候赵老师正在紧张的准备1986年的春节联欢晚会。
因为1985年春晚因技术限制,出现了重大失误,因此当时的春晚制作团队格外紧张。
△在1985年春晚播出后骂声一片,央视不得不在《新闻联播》中向全国观众道歉,这在央视的历史上绝无仅有。
在离当年春晚仅剩20多天的时候,赵老师的母亲去世了,赵老师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有关赵老师童年时期的报道并不多,但他曾在自传里一笔带过——他是遗腹子,还没出生,便没有了父亲。
是赵老师的母亲,含辛茹苦地拉扯着一对子女长大。
要知道在赵老师出生时,二战还没有结束,社会动荡不安,一个单身母亲所面临的艰辛是我们现在所不能想象的。
△美国记者白修德于1942年拍摄的中国。
在母亲去世后,赵老师呆在灯光昏黄太平间,亲手为母亲化妆。
这是一个儿子对妈妈的送别。
在医院太平间昏黄的灯光下,我打开自己的化妆盒,亲自为母亲化妆。我是遗腹子,在人性冷落、世态炎凉的境遇里,母亲劳累一生抚养我长大成人 。
—— 赵忠祥《岁月随想》
在1986年的春晚舞台上,赵老师没有失约,没有人能看出来这是一个刚刚丧母的儿子。
赵忠祥老师在春晚的舞台上从来没有出过错,而且每一步走位、每一步台词都严格的控制好了时间。
如果时间没有把控好,也许就有一个嘉宾的节目就被砍掉了。
其实每一次站在春晚的舞台上,赵忠祥老师的内心都是“如履薄冰”的;
但是他的外在表现很松弛,让观众感受到的是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那个时候,赵忠祥老师的工资很低,台里也没有置装费…于是赵老师就穿着播新闻时的工作服,主持了几届春晚。
话说,只要倪萍和赵忠祥出现在同一节目中,就一定会吐槽赵老师怎么“抠门”。
△看倪萍和赵忠祥两位老师相互斗嘴,真的很有意思。
当然,赵老师卖字画的经历,也被倪萍编成一个又一个的段子。
但毕竟赵老师出生在物资极为匮乏的年代,再结合他的人生经历,他的“抠门”不是不能理解。
2000年,赵忠祥最后一次亮相春晚。
在离别的舞台上,他自我调侃道:
“还看春节晚会呐?还没看够?
离开春晚的赵老师,并没有离开观众视线。
那时的赵老师,录音的工作量是别人的5倍,一年录252集。
哪怕是退休后,他也正常进行《动物世界》和《人与自然》的录制工作。
虽说观众不一定能天天看到他,但他还是忙碌的。
赵忠祥老师的面容虽然早已老去,但声音不老,还在对屏幕另一边的观众娓娓道来。 
说实话,赵忠祥老师不是完人,并不符合很多人对“德艺双馨”老艺术家的标准。
大半生的荣光也好,晚年的争议也罢,其中是非曲折,哪怕网友吵破天,他也听不到了。
但至少在今天,让我们好好送这位老人离开。
毕竟,电视机里的赵忠祥,从来没有对不起观众。
告别今宵
无论新友与故交
明年春来再相邀
青山在
人未老 
赵忠祥老师,一路走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