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寻麻麻
家庭阅读指导、幼小衔接全域规划,用科学的策略打造孩子终生受益的学习力
磨人的期末考总算结束了,这几天不论大人还是娃都松了一口气。小豆包们简直嗨上天,我家每晚都热闹非凡,玩具房被一群娃攻陷,还关上门,贴上纸条:谢-绝-大-人-入-场!
我真是不要太开心,你们玩你们的乐高,我看我的书,大家各得其乐。没有考试没有作业的日子,是如此惬意~~
不过,欢乐没几天就是家长会了,检验成果的时刻来临,大伙又恢复到忐忑状态:“不知道我家娃考了多少分,这大半年表现如何,老师会不会给个惊喜(惊吓)……”
我家小豆包这次考得一般般,两科满分,1科98。
她自己不甚满意,我倒觉得还行,因为之前跟她强调过,不用追求满分,有那个时间去精益求精,还不如把这个时间拿来玩点别的。
而且我自己觉得一年级分数没有太多参考意义,但看娃在意,突然觉得也许“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吧,对小朋友来说,成绩依然是他们努力过的证明。
也有考得不太理想的小盆友,家长多少有点郁闷。不过,在班主任一番“期末考试后,家长怎么做”的主题演讲后,大家也都释了怀,找到了方向。
我听完也忍不住在心里打Call,不愧是特级教师,这次演讲含金量很高,不装不端,十分接地气,说到了家长的心坎上。
接下来,我就把整理的要点分享出来,希望也能带给你一些启发。
01
期末考试后,家长最该做什么
期末考试结束了,成绩大家也都看到了。
建议咱们家长不要急着追问孩子:“为什么只考了这么多分?”
不妨先问问自己:“我是觉得考试没那么重要的淡定派还是重视每次大小考的较真派?”
五分钟安静地思考后,老师笑着说:
无论哪一派,都只是你的立场,而不是你的身份。
你的身份是孩子最重要的家人,是他成长路上唯一可以全情信任并寻求帮助的那个人。
当你基于身份而不是立场,去看孩子的成绩,你会发现,作为父母,我们此时此刻,最该做的只有两个字—支持!!
(图片来源于unsplash)
01
情感上的支持
一说到情感,你们多半会想:老师又来灌“鸡汤”了。
今天,我就用更实际、更落地的方式来帮大家梳理下逻辑:
孩子考试不理想,你首先想到是什么?是怎么让他变得理想,对吧。怎么才能变得理想呢?最关键当然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孩子自己想努力,想改变,才可能发生变化。否则,你就算手握戒尺,每天守着、吼着,成效也不大。
那怎么才能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肯定不是责骂呵斥,更不是讽刺贬低。
试想,如果老板跟你讲:“这份策划案写得实在太烂了,天下怎么会有你这么笨的员工?”你还有动力去改变吗?
但如果老板换个说法:“这次没做好,说明你有很大的可能性,再试试,我相信你可以。”你会不会更有积极性?
一样的道理。
孩子考得不好,他自己也会内疚会不开心。
这时候,父母的呵斥,掩不住的“嫌弃”表情,生生把孩子推向了逆反的方向。“算了,反正你说我不行,我就不行呗!”
唯有情感的支持,让孩子感到安全和温暖,那原本浅浅的内疚才能升华为改变的动力!
而且,情感的支持能帮孩子和家长之间建立起信任,以后考试测验孩子才不会“报喜不报忧”,长大也更愿意和你沟通。
这点我还是蛮有体会的,我妈妈是老师,小时候对我要求比较高,每次没考好,虽不会责罚,低沉沮丧的气场还是很浓。
小孩比大人想象的敏感,感受到大人的不满,慢慢就学会了“选择性汇报”,直到现在,我都习惯性“报喜不报忧”,其实我内心觉得这是一种亲子关系疏远的表现吧,所以,不希望自己孩子是这样。
(图片来源于unsplash)  
02
思维认知上的支持
大家知道当今教育工作者最关注,最看重的是什么吗?
Teach Thought(美国一家致力于K-20教育创新的研究机构)最新发布的《2018年美国教育趋势》报告,通过大数据揭示了近年来的教育发展趋势。
按分值高低,排名第一的,不是我们熟悉的STEAM、PBL,机器人/编程,而是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
(美国知名私校把成长型思维作为教学工具)
成长型思维是相对固定型思维的一种心智模式。
面对失败,固定型思维是“我不行”;
成长型思维是:失败并不意味“我不行”,而是“我还有成长的空间”。
拥有Growth Mindset的孩子,做事不容易放弃,能从过程中享受乐趣,具有超强复原力,未来成功的几率非常高。
对孩子来说,考试是人生第一次面对筛选压力,有了表面上的成与败。但家长一定要清楚,这不是真正的成与败,任何一次考试哪怕高考都无法决定孩子的一生。
真正的成与败,不取决于分数,取决于认知思维,是觉得“我不行”还是相信“我有成长的空间”。
(图片来源于pexels)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当前这个竞争压力特别大,焦虑感特别浓的环境里,想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最考验的,其实是父母能不能坚持成长型思维。
很多慢热的孩子,在竞争态势中,刚开始往往表现不佳。
这时候,你是否能抵御住来自外界的压力,坚定地用动态思维看待孩子的一生?是否会坚定地相信,他可以通过努力慢慢变好?
如果你有这样的信心,具备这样的成长型思维,请相信我,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的。
现代儿童科学心理学创始人普莱尔说过,童年时期,孩子会相当大程度上感知到父母对事物的认知,并以此来塑造自己的“思维模式”。

所谓言传身教的力量就是如此。
只有你相信“变好比好更重要”,孩子自己才会相信!
03
方法上的支持
光前面两点还不够,除了态度,能力还得到位。
很多孩子考试不理想,确实是存在一些知识薄弱点的,家长应该利用好寒假机会,演好“脚手架”角色,帮孩子查漏补缺、提升能力。
首先,你应该认真做一次试卷分析,这是比知道考分更有意义的事。
认真分析错误,而不是用一句粗心带过,哪有那么多粗心,简单地把孩子应该会的题目做错归结为粗心,是没有找到实质性问题。
比如一道数学题错了,我们应该做的,不是跟孩子讲:“你怎么这么粗心,这道题平时都做过,怎么还会错?!”
而是应该分析孩子到底是计算错了,还是题意没理解到?计算错误的话,为什么检查时没有发现。
如果计算没有问题,是否是题意没理解到?可以请孩子讲讲他对题目的理解,就能发现一二。
其次,找出原因后及时查漏补缺。
推荐给大家一个方法,先把错题记录在错题本上,注明错题原因,便于日后查看,回顾更新。
过段时间后,把给孩子讲过的同款错题和正常题型混在一起,让孩子再做一次,看看还会不会犯错,就能了解他的理解掌握情况了。
以上就是期末家长会上老师分享的主要内容,不知道大家看完是不是内心也更平静更有谱了?最后,千妈也不啰嗦什么总结陈词了,说几句实在又中肯的话送给爸妈们吧:
马上就要过年了,咱们还是要做个招人待见的叔叔阿姨,别逮个小朋友就问期末考了多少分,在班里第几名。
毕竟,人家孩子也没问我们,工资涨了吗,几套房了,换车了吗,生二胎没……
祝大人小孩
文明你我他、和谐中国年!
推荐阅读
一群行走在中美两地的家长
♥分享
地道的美式教育资源
靠谱的育儿经验攻略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我们为您精选了孩子的书籍、玩具、用品,点“阅读原文”来看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